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1341|回复: 5

新地球简史 【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8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没有外星人拿出真实的地球演变录像,那么所有关于地球简史的阐述都难免是一种假说。但愿我的这个假说能够更贴近真实,而不是走向相反。这个假说是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加各种资料综合分析归纳的结果。顺便一提的是这个假说也得益于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大气的气压、气流的观点。

   地球发展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一、热熔期,时间约50亿年前——35亿年前。这时的地球完全是岩溶的海洋,地球表面温度达到3000摄氏度以上。小行星和陨石落到地面就熔化了,没有陆地没有生物也没有水,但已经有富含水分子碳氢分子的大气。它们是被地球吸引的彗星及含有甲烷类陨石气化后生成的。地面上空的水分被蒸发成水蒸气,升到高空。遇冷变成水滴再落下,地球像罩在一个白色的蒸锅中。

   二、浮“冰”期,时间约35亿年前——15亿年前。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逐渐降低,地球表面出现一片又一片浮“冰”,它们是岩浆冷却后形成的有水平纹理的一大片一大片岩石。地球表面依然像一个蒸锅,蒸锅里上下流动的紊乱的气流明显阻碍了浮“冰”的运动,使得它们随地球自转速度减缓。这时的雨水已经能够降落到浮“冰”的地面,降水加速冷却效果,使得浮冰厚度不断增加。还由于浮“冰”与下面熔岩运行不同步,这时的浮“冰”就呈现水平纹理层次结构。现在已经有科学研究表明,古老的过去称之为水成岩的沉积岩大多不是泥沙之类物质沉积而成而是由热熔岩冷却而成。由于这些地表有了水,地球开始一点一点出现了简单的生命现象。这一时期随着地球温度进一步降低,浮“冰”越来越厚,越来越多。裸露在地球表面的液态熔岩面积越来越小。随着雨水降落越来越多,浮“冰”上储存的水分越来越多,空气中水蒸气越来越少,阳光可以直射地面,地面开始出现能够产生光合作用的简单植物以及依靠这些植物而生的低等简单的动物。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地区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引起大气有规律地运动,地球空气也结束紊乱状态,开始有了明显的风和风带。

   三、流“冰”期,时间约15亿年前——7亿年前。在风带的作用下,浮“冰”开始流动。由于大气环流的作用,浮“冰”也相互连接成七个环流圈,即三个低纬环流圈、两个中纬环流圈和两个高纬环流圈。三个低纬度环流环是北赤道环流环、赤道环流环、南赤道环流环。两个中纬度环流环和两个高纬度环流环分别是南、北中纬度环流环和南、北高纬度环流环。南、北赤道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的浮"冰"自东向西流动,赤道环流圈和中纬环流圈的浮“冰”自西东流动。其中规模较大的当属南、北中纬度环流环,也称西风带环流环。在开始的时候,许多地球表面还有裸露的熔岩,随着浮“冰”越来越多,渐渐碰撞,相互连接。这个时期,地球上的地块基本是水平状态,地球表面出现七条旋转的地带。后来,旋转带相接触的地方出现了乳胶状可塑岩体。每条旋转带上有水的地方生物繁茂,无水的地方昼夜温差大,产生沙漠。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七条旋转带面积不断扩大,终于互相碰撞,地面上再也没有裸露的熔岩。大海蔓延到全球。不同旋转带碰撞的结果使得它们都产生了一条一条的缝隙,使得下面含有不同成分的岩浆涌出并凝结,这就是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各种矿藏。

   四、全封闭期,时间约7亿年前——2.5亿年前。在这一时期初期,地壳厚度只有数十米至数百米不等,上面覆盖着海洋,无论海洋还是陆地只要有水的地方,都是生物的天堂,有许多陆地植物繁茂,生活着除哺乳动物以下的各类动物。然而这一时期的地壳是极不稳定的,气流始终在推动地壳运动,如上所述的环流环依旧发挥着威力。而这时的地壳是脆弱的,所以经常有断裂的情况,断裂地带的大量植物被埋入地下,就形成了后来的煤和石油。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尽管这时的地壳已经覆盖了整个地球,但由于各个大气环流是方向是不同的,所以他们推动的地壳就难免发生碰撞。假定在某一运动地带的地壳在某处被反方向地壳运动带卡住,在持续不断的气流强大作用力下,在卡住的地方后面会有一长长的大片的地壳会会发生波浪样的起伏,向下的部分被海水淹没,上面的植物被泥沙等沉积物掩埋变成后来的煤。当作用力继续作用,终于有的地方地壳承受不住发生断裂,断裂的结果是一侧的地壳压在另一侧地壳的上面。如果在被压住的地壳中有大量的动物和植物,那在高压密闭的情况下,这些动植物的遗骸最终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在这一时期,地壳尽管已经完全覆盖了地球,地壳依然在气流的作用下运动,既有缓慢上升下降,也有翻江倒海的突然爆发,如此反复,周而复始。地壳为我们人类预备了充足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地壳运动带之间碰撞产生的裂隙涌出岩浆也成为后来的矿物岩体和火成岩。到了后期,随着岩层厚度增加,由数百米至数千米,地壳被气流推动产生波浪形起伏的时间周期越来越长,波峰与波谷的垂直高度越来越大。由于地壳已经完全覆盖了地面,在气流作用下,地壳的裂隙中涌出的岩浆,形成了许多小火山。此时的地球上有陆地有水分的地方依然动植物繁茂,是恐龙生活的全盛时期,海洋由于贝壳、珊瑚类动物的大量繁殖堆积也形成了大量的石灰岩地层。火山频繁爆发掩埋了众多动物和植物,成为后来人类进行研究的化石。

   五、开裂压缩期,时间约2.5亿年前——至今。在这一时期大部分地壳厚度已经接近万米,在漫长的时间后,由于地壳的内张力作用,地壳开始收缩。下面是传统的联合古陆示意图:



   上图是联合古陆最初在一起的情景(可惜图没有传过来),以下是逐渐分裂变化的情景。(百度百科中有关联合古陆的描述:存在于地史时期的单一超级古大陆。又称泛古陆、泛大陆。据推测,这一超级大陆约占地球表面积的一半。环绕联合古陆的原始大洋称泛大洋或联合古洋。由于现代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留海域,故泛大洋又称古太平洋。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大陆漂移假说。他认为,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为统一的大陆(即联合古陆),侏罗纪以后开始分裂、漂移,逐渐演变成现代的海陆分布。30年代,南非地质学家A.L.迪图瓦则认为,大陆解体之前不是一个而是两个超级大陆,即北方的劳亚古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古陆,两大陆之间为特提斯海。70年代,美国学者R.S.迪茨和J.C.霍尔登等认为,二叠纪时地球上只存在一个联合古陆,一个泛大洋和一个特提斯海。)

   在有关联合古陆的图上,过去是陆地现在也是陆地。这显然是错误的,我们早已经知道,许多过去是陆地的地方原来是大海。这样这种陆地始终是陆地的说法和画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有联合古陆,那么这个古陆是包围了整个地球,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便冷却开裂,即使没有气流的作用,它们也会裂几块,海底也会扩张,以补充新的地壳。如果地壳内张力使地壳收缩,开裂是被动进行的,那么气流对地壳的影响可谓是活泼和主动的因素,它推动地壳轻则起皱成山,重则使陆地变成海洋,使海洋变成陆地。所有的山脉都是气流推动地壳遇阻后堆积形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山脉大多垂直于其上方主要气流的原因。距今一亿年前的地壳,包括了1亿年以前地壳的绝大多数历史遗存,现今6000万年以前的地壳,则包括了6000万年以前的地球地壳的历史资料。现今世界几大块陆地与其说漂移还不如说是原地收缩及被气流压缩到目前的状态。

   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2.5亿年前地球表面的确切样子,但知道这时的地壳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只有平缓的陆地和大海,盛行恐龙等大型爬行类动物。随着地壳厚度的增加,地壳的内张力使地壳收缩,地壳开裂成这么四大块,即南极地壳、亚欧非地壳、美洲地壳和澳洲地壳。之所以称之为地壳而不称之为板块,是因为它是原始地壳的组成部分,它的上面不仅有陆地也有海洋。地壳是包围地球的薄薄的一层,是在漫长的年代由众多地块及无数地层汇集而成的,是可以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决非一块“板”,称其板块与事实不符。而且每个大地壳中也有大大小小的裂缝。从已经掌握的资料中我们知道,这些地块收缩以后,它们失去的部分由地下的岩浆从大洋中脊流出给予及时补充。地壳始终是一个整体。


           太平洋洋壳年龄示意图
   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海底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岩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相当于中生代侏罗纪(大陆最老岩石年龄在30亿年以上),而且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岩石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岩石年龄愈老,而且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六十年代初,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凝固后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原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推向两边,使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当扩张着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洋壳“新陈代谢”过程,其所历时间约需2亿年。  海底扩张说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H.H赫斯和R·S·迪茨分别提出的。海底扩张说认为,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地幔流在大洋边缘海沟下沉,带动洋壳潜入地幔,被消化吸收;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扩张形式不同:大西洋在洋中脊处扩张,大洋两侧与相邻的陆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断展宽;太平洋底在东部的洋中脊处扩张,在西部的海沟处潜没,潜没的速度比扩张的快,所以大洋在逐步缩小,但洋底却不断更新,古老的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洋底一样年轻。深海钻探的结果证实,海底扩张说的上述观点是成立的。
  海底扩张作用以洋中脊为轴向两侧扩张,通常用扩张速率来表示其强度。一般以一侧的速率来表示。测算结果表明,太平洋的扩张速率为每年5~7厘米,大西洋的扩张速率为每年1~2厘米。

   海底扩张学说有正确的一面,即现有大洋地壳大多不足2亿年。也有不正确的地方,如原有洋壳潜入地幔被消化吸收是不正确的,如果不是被地幔吞食那原来的地壳那里去了呢?原有的地壳是不会进入地下消失的,它们收缩了一部分,其余是被气压、气流压缩了。所有的山脉都是气流推动地壳遇到阻力后堆积形成的,这也是山脉垂直与气流的原因。我们用放在桌面的丝绸做比方,如果用手去推,丝绸就会起皱,这个皱纹是垂直与作用力方向的。越推皱纹越多。当我们把推的力变成往回拉的力时,皱纹就越来越少,最后平复如初了。这也像地壳在气流作用下的变化。现在的地壳除了原本自身收缩的部分之外,主要是在2.5亿年前开始被气流逐渐压缩到目前的状态。陆地和海底起伏的山脉就如同丝绸的皱纹。在2.5亿年前,欧亚非大陆是与北美大陆连在一起的,澳大利亚东部与南美洲连在一起的,澳大利亚西部是与印度的东海岸连在一起的,澳大利亚南部与南极洲连在一起。印度地壳可以从现在的状态向东南方向拉,它的东侧连着澳大利亚,它的南端连着南极洲,它的西侧则连着非洲大陆。美洲大陆与亚欧非大陆连在一起。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造山运动,消失的地壳大部分变成连绵山脉和高原。如果能像丝绸一样拉回来,我们就知道青藏高原占了原来好大好大的地面。原来的地形地貌虽然无从知晓,可是从大兴安岭至太行山至云贵高原连绵的石灰岩地带说明它们原来曾是连绵的大海,同样陆地的其他有自然石灰岩存在的地方原来都是大海。在这一时期初期没有山脉,只有低缓的陆地和相对较浅的海,恐龙还能在食物充足的气候多变的地方生活,到气温适中,相对安全的地方产卵,由于地壳变迁,高山耸立,大海变深,阻挡了恐龙的廻游路线。恰恰这个时候,哺乳动物诞生了,它们是恒温动物,不冬眠。它们吃恐龙的卵,成群撕咬寒冷季节行动不便的恐龙。恐龙望着高山大海和哺乳动物说:天灭我也!也是在这一时期已经没有了形成煤和石油的条件。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有广袤的参天大树的陆地遇到极为干旱的季节再逢火山、雷击引燃大火,就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续燃烧数月之久的大火烟尘遮天蔽日,漂浮空中,若干年才被吸收,由于遮挡了日光,地球在这一时期数次出现了冰期。大约6500万年以前,哺乳动物出现了,大约300万年前,古人类出现了。大约5000—6000年前,简单的文字出现了,地球迎来文明的曙光 。

   上面简单介绍了地球的历史。如今,尽管在人类的影响下,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地壳运动没有停止,地壳的运动原理或称方式也没有改变,就是大气的气压、气流依旧是推动地壳运动的动力。

    附: 论地壳运动与气压、气流的关系

        文章要点
   地壳运动的动力来自大气的气压和气流,大气气压和气流造成地壳的应力变化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大气的气压和气流是造成火山现象的原因。远古的时候,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连在一起,英国、爱尔兰原本与西班牙、法国连在一起,印度的东部与澳大利亚的西部连在一起。海沟是大洋环流遇陆地受阻能量下泻造成的。

   关键词:气压、气流 推动 地壳运动

        论大地形状与气压、气流的关系

   地球地形的演变与大气的气压和气流密切相关,在地形变化过程中,气压是动力之源,气流则表示气压的作用力方向,气压、气流如数亿双手推动地壳,促使地壳发生流动性趋势的变化。
地球表面的大气分为高气压区和低气压区,高气压区的气流向低气压区流动,在流动的同时对所处地壳产生推动力。            

         气压、气流对地壳作用力示意图

   如图,F1为高气压区气流对低气压区空间产生的作用力,F2 为高低气压区压力差对地表产生的压力,合力F就是推动地壳运动的力(二分力形成一个合力)。空气压强单位1帕等于1牛/平方米,每10百帕对每平方米地壳的推力为√(10x100)(10x100)+(10x100)(10x100)≈1414牛,每对高低气压区气压相差 N倍的10 百帕,作用力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以上,而每平方公里等于100万平方米,计算一下,力大无比。假定某地某时气压为1020百帕等高线,承受来自西北80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1036百帕高压的作用力为:
      1414x1.6x813≈1.81x1017牛

   气流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难怪其作用于海洋,便产生了浩浩荡荡的大洋环流;作用于陆地,由于地壳下面是半液态的岩浆,而地壳又是薄薄的一层(地壳厚度仅为地球半径的400分之一,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百分之零点三),陆地地壳也会产生流动性的的变化趋势。当然。地球表面的高气压和低气压区并不是固定的,但相对的高低气压区就可以产生促使地壳运动的能量。

   迄今为止,在我们所知地壳所经受的力中(地心的引力,地幔的支持力,自转的离心力,月球的引力,气压、气流对地壳的作用力,降水引起引起地表物质改变位置的移动力等),气压、气流是最有能力促使地壳运动的一种,它表面上移走碎石沙土,削高填低,实际上对其作用的地壳做整体推动,促使地壳沿气流方向移动,遇阻后,或上升下降,或开裂漂移,其间连带造成火山、地震等灾害。

   大气压力无处不在,但高气压和低气压的盘踞分布区域却是有规律的。由此代来气流变化也相应具有规律性。受其影响地球陆地地形无不反映其受气流安排的特点。



              亚洲地形图      

   例一,青藏高原是北方西西伯利亚气流与西南方印度洋气流及东南方北部湾气流挤压堆积的结果。

   例二,经年不断的西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气流堆积了蒙古高原及其上众多山脉。

   例三,横断山脉“川”字形巨大皱摺如我们用手推桌面上的丝绸形成“川”字形皱摺的原理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作用力,前者为强大的印度洋气流,后者为手。

   例四,印尼地震引发海啸,清楚地再现了气压、气流的巨大推动力,地震区域地壳运动方向与上方气流方向一致正说明这一点。

   例五,受西北气流影响,日本本土四岛,硫球群岛排列成向东方向的弧形。

     1 2      3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朝鲜半岛演变示意图  

   例六,根据这个原理反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原本连在一起,在西北气流作用下开裂。



               西欧地形图  

   例七,同理,爱尔兰、英国原与西班牙、法国连在一起,西南气流使它们开裂、漂移。

   科学观测表明,地壳运动方向与上方主要气流方向惊人的一致(马宗晋著《中国大陆区现今地壳运动的 GPS 研究》等),这一切说明:不是地形使气流发生变化,而是气流使地形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是缓慢的,难以在短期显现的,但还是有征兆可寻,比如地震、火山等。

   气流造成地壳岩层的应力变化是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当这种应力大过其承受能力便造成地震。 地壳是固态的,固态的物质本应该的不动的,可它为什么还会动呢?这是因为它是地球表面漂浮在地幔上薄薄的一层,大洋下的地壳大部分不到10公里,青藏高原最厚处不足70公里,它们是由若干块若干层岩石组成的,而绝非六大块。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河流上漂满的竹伐。说它不恰当是因为,竹伐大都是单层,而且大小形状都差不多。而地壳组成就复杂得多,有的岩石层块大,有的块小,而且层套层,层迭层。在气流的作用下,它们是随气流方向流动的。如果在流动中遇到不动的部分,受力部分的地壳应力就会不断增加,当这种应力大过这一地区地壳的承受能力,便发生地震。2001年3月22日-3月24日,我国北方连续三天大风沙尘天气(即高压控制),24日下午,日本广岛发生里氏6.4级地震。收西北气流影响,东北、西南走向的日本列岛成为地震多发地,与其甚进的朝鲜半岛因其半岛形状与该区域上方主要气流一致而绝少地震发生,在我国华南地区(北纬30度以南,东经108度以东广大地区为什么很少发生地震,就是因为该地区夏季气流与冬季的气流方向相反,这种情况的结果是该地区地壳应力很小 ,没有积累多少能够产生地震的能量。最近一个例子是汶川地震,我们都会记得在 5月12日地震发生前8天前缅甸发生一场罕见的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三天的风暴造成12.8万人遇难,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汶川地震与缅甸风灾有无联系?它们是两个互相孤立的事迹么?不是,它们是存在着连带关系的。首先,从时间上,缅甸风灾在汶川地震之前,强风暴气流推动地壳把巨大的能量储存在地壳里,就象压缩到极度的弹簧,它在等待机会爆发,到了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究竟是连日降雨,还是太阳的引潮力(由于汶川经度偏西,此时相当于下午1点28分)所致,地震发生了。其次,从方向上,缅甸“纳尔吉斯”强热带风暴是从西南向东北方向,从缅甸登陆饶了一圈返回。而汶川正处在缅甸的东北方向上。也许有人会说:它们可是离着几千公里啊,不错,它们是相距几千公里,可地壳是连续的,气流对它的顶推作用可以由地壳向前方传递,几千公里对于我们人来说很远,而对地壳来说算不了什么,加上平时孟加拉湾气流几乎常年由西南向东北流动(横断山脉就是它的杰作)也储存了大量的能量,此刻再加上“纳尔吉斯”,这就使得汶川地震能量如此之大,破坏如此之严重。 造成地震的主要原因只有气流,因为只有气流才具有这么大的能量,地下不会有什么神奇的“内力”,所谓的“内力”其实就是外力,就是大气的气压和气流。当人类真正掌握了这一点,就会为分析地壳应力,从而预报地震开辟一条顺畅的道路。

   火山活动也与气压气流有关,2000年3月29-31日三天,我国北方连续大风沙尘天气,31日,日本有珠火山喷发。一个体现气流与地震、火山之间的关系的例子:2006年5月上旬,台风“珍珠”在西太平洋生成,5月中旬印尼默拉皮火山喷发,仅5月15日该火山就先后两次喷发。,5月16日印尼苏门达腊岛发生里氏7.2级地震在同日稍晚的报道中称默拉皮火山喷发有所减弱,这一切难道是偶然的么?当然不是,台风形成时,围绕台风眼相当大的范围里的气流有一个加速旋转的过程,这时其地壳承受来自气流的压力(直接的或间接的)比平时大许多,这是造成此次印尼火山及地震的主要原因,而当地震发生后,释放了气流积蓄的大量能量,使得火山地区地壳压力有所减轻,故地震后火山活动减弱在情理之中。

   甚至大洋中的海沟也与气流有关,海沟是大洋环流前进中遇陆地受阻,能量下泻造成的,而大洋环流的巨大能量来自气流。洋流流至海沟处被迫改变方向,其洋面一定会高出平均海平面,而且海沟越深的地方其洋面越高。

   由于地表多种因素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气流并不是均衡的作用于地表,而是有的地方强一些,有的地方弱一些。比如印度洋气流向北堆喜马拉雅山脉,向东北堆起横断山脉,通过横断山脉的气流要强一些。西西伯利亚气流向东南方向流过内蒙、甘肃、青海,经过甘肃的气流要强一些。气流强的地区就成为地震多发区,比如云南、甘肃、宁夏等。同样,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些地区出现高压滞留现象,由于这种现象的长期影响就产生了“高压滞留地形”,即中间低四面高的地形。而这种地形由于高压滞留的类型不同而不同。高压滞留可分为生成地滞留、中途滞留和末端滞留。生成地滞留往往形成广阔的平原和洼地,如西西伯利亚平原、哈德逊湾等;中途滞留往往形成盆地,如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末端滞留往往形成岛链和内海。如日本群岛、硫球群岛与亚洲大陆形成的日本海、黄海、东海,文莱、印尼诸岛与我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地区形成的南海,还有西印度群岛与美州大陆形成的加勒比海等。

   板块理论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理论,它说不同板块挤压碰撞产生地震、火山等现象。而对于在板块内部(如我国的甘肃、宁夏)产生的地震它就解释不了,所谓不同板块挤压碰撞只不过是不同气流驱使下的地壳相互作用罢了。而且究竟是什么力量驱动板块运动它也无法解释。而且,绝大多数大洋下面地壳厚度不足10公里,与数千公里的板块长度比较,其比例关系比一盆奶里的奶皮还薄,称其板块实在有些免为其难。

   那么又如何看待海底扩张现象呢?“格洛马、挑战者”号勘测船的深海钻探已证实了这一点(利用深海钻探技术,从洋底钻取了大量的岩心样品,发现它们的年龄都不超过2亿年,相比之下大陆上测出最老的岩石可达38亿年,这说明洋底十分年轻)。绝大多数混合物形成后由于物质内张力作用都会发生干缩、开裂现象。沥青路面刚铺是平整的,时间不长就会出现裂缝,时间越长裂缝越宽;一个馒头放久了,体积缩小,出现许多裂缝。地壳也是一样,它是岩浆冷却后形成的。我们不妨拿煮好牛奶打比方,一盆煮好的牛奶冷却后表面形成奶皮,继续冷却奶皮加厚收缩使大部分接触盆边的奶皮脱离盆边,时间越久收缩越厉害。我们用气吹这些奶皮,它会起皱,会堆积,也会开裂。当我们挑起老奶皮会发现连接老奶皮还有新奶皮,而且离老奶皮越远的地方的新奶皮越嫩。地壳虽然不是奶皮,但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如果有联合古陆,那么这个古陆是包围了整个地球,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便冷却开裂,即使没有气流的作用,它们也会裂几块,海底也会扩张,以补充新的地壳,如同老奶皮连着新奶皮。

   如果地壳内张力使地壳收缩,开裂是被动进行的,那么气流对地壳的影响可谓是活泼和主动的因素,它推动地壳轻则起皱成山,重则使陆地变成海洋,使海洋变成陆地。还可以使整块陆地开裂、漂移。所有的山脉都是气流推动地壳遇阻后堆积形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山脉大多垂直于其上方主要气流的原因。

   老奶皮下面的牛奶尽管还有热量,但也吞食不了老奶皮了。现今一亿年前的地壳,包括了1亿年以前地壳的绝大多数历史,现今6000万年以前的地壳,则包括了6000万年以前的地球地壳的历史资料。现今世界几大块陆地与其说漂移还不如说是原地收缩及被气流压缩到目前的状态。中国古人称地震为地动是很贴切的,每次地动,气流都推动地壳前进一小步,尽管这种变化是微小的,可历经数千、数万、数千万年的无数次推动,地形一定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由于气压气流是地壳运动的动力之源,由于气流强度不同,因而,喜马拉雅山的冬季与夏季的高度是不一样的。由于目前的地形是远古地壳收缩及被气流压缩到目前的样子,所以我们把目前的地形拉回到远古,孟加拉湾有澳大利亚北部的影子。远古的时候,孟加拉的达卡应该在澳大利亚达尔文附近,缅甸的耶城距澳大利亚凯恩斯不远,印度的东海岸连接澳大利亚的西海岸,再看一看他们相对应的地方的岩石、矿藏,就可以看出他们原来是连在一起的。

   由此我们联想到远古没有山脉,只有低缓的陆地和相对较浅的海,恐龙在食物充足的气候多变的地方生活,到气温适中,相对安全的地方产卵,科学研究的结果已经证明,恐龙生活和产卵不在一个地方。由于地壳变迁,高山耸立,大海变深,阻挡了恐龙的廻游路线。恰恰这个时候,哺乳动物诞生了,它们是恒温动物,不冬眠。它们吃恐龙的卵,成群撕咬寒冷季节行动不便的恐龙。恐龙望着高山大海和哺乳动物说:天灭我也!

   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地壳是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它既是一个整体,又是由若干可分开和可流动的板块组成的集合。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有的地方上升,有的地方下降,有的地方开裂,有的地方漂移,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促使地壳运动的动力来自大气的气压和气流,其特征为地壳的动态变化必须反映气压、气流的物理需要,仅此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 +50 收起 理由
特务小强 + 5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传时改变,文中“1414x1.6x813≈1.81x1017牛”813实为8的13次方,1017实为10的17次方,特此声明。
                              作者:nongg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8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篇应该是你的论文吧
在搜狐社区有一篇一样的
http://club.news.sohu.com/r-huanjing-220083-0-0-90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3# PROTON


PROTON 朋友你说得不错,是我的论文。我同时在几个地方发布它。因为不被“专家”的认可,故拿到网上,以求觅得知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45221645 于 2012-9-26 13:53 编辑

怎么没人来关注一下这个得不到专家的认可,或者说不被专家认可的文章嘞?
且不提到底对不对,辛苦分还是应该有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26 1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迷迷糊糊的,不是怎么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4-12-23 01:16 , Processed in 0.09429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