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1056|回复: 2

恐龙灭绝之谜及地球演化新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恐龙灭绝之谜及地球演化新解

---白垩纪热盐溶浆涌出造成灾难,并导致地壳下陷形成山脉与海洋

关键词:
恐龙  地球演化  白垩纪    热盐溶浆 地壳塌陷海洋 盐湖 盐矿

摘要:
     白垩纪(1亿455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恐龙及绝大部分地球生物灭绝,此文提出生物灭绝的原因在于组成成份类似于卤水的地下热盐溶浆在地壳压力与地球内应力及地热作用下大量涌出,对地表生物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热盐溶浆涌出后,地壳随之塌陷,形成了山脉与海洋洋底,盐溶浆回流冷却注入海洋,沉淀后形成了目前的海洋、盐湖与盐矿以及其它矿床。
正文:
人们对白垩纪恐龙及绝大部分地球生物灭绝之谜有多种推测,其中小行星撞击说是公认度比较高的推测,而笔者却认为小行星撞击说有几点是站不住脚的:
1.      目前发现的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证据的大陨石坑在当时是否是在海洋中?如不是,怎么能引发席卷全球的海啸呢?
2.      即使是小行星撞入了海里并引发了超级大海啸,而海啸登岸一段距离后,其冲击力会大幅减少,许多内陆地区受到的冲击力有限,而且生物迅速躲入背山一侧则可很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同时,海墙一路前推,在力量耗尽后,则会回流入海,地球很快又恢复平静,许多生物都能幸免于难,而实际上连许多种植物与水生微生物都未能在那次灾难中幸免。
3.      目前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排列整齐有序,蛋体完整,说明在灾难发生时,各生物并没有受到大的外力冲击,小行星撞入引发的地震、海啸、火山都会对地球生物产生巨大的物理作用。
本人则认为,在白垩纪以前,地球上并没有海洋,遍布地球表面的是淡水湖泊,组成成份类似于卤水的地下热盐溶浆在地壳压力与地球内应力及地热作用下大量涌出,对地表生物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鸟类、少量高处的生物及适应力强的水生生物能幸免于难;热盐溶浆涌出后,地壳随之下陷,地表盐溶浆回流形成了今天的海洋与盐水湖及盐矿。
以下为该观点的具体阐述:
46亿年前,原始地球由星云吸积而成形,组成原始地球的是星云中的碎岩土块与碎冰块,它们在地球内部无序地堆积,地球表面远比现在平坦光滑;在地球成为太阳系一份子后,太阳的阳光逐渐融化了地表及浅层的部分冰块,于是,一段时期后,地球表面密布大小淡水湖泊,有了湖泊,各类生物便开始诞生与活跃在地球上了,并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达到了一次高峰,有了恐龙等大型卵生动物。

地球成形过程中,在地球深处(地幔)同样存在大量碎冰,在地下高温高压作用下,碎冰融化为汽态,上行至地壳与地幔之间并以较热的液汽混合态存在,这些热的液汽混合态水比较容易地溶解了岩土中大量的NaCL,并不断地溶解岩土中的其他物质,成为了腐蚀性较强成分复杂多样的热盐溶浆(类似现在盐矿中提取盐的卤水), 热盐溶浆逐渐将岩土溶解使得地下地质结构不断变疏松,进入白垩纪,地下热盐溶浆已经在地壳下形成厚数百至上万米,集中在目前各大洋所在位置下的巨大的热盐溶浆层(如图:中生代白垩纪地球结构示意图);在地壳向下的重力与地下热力的共同作用下, 地下热盐溶浆在一定时候突然大量涌出, 地壳随之塌陷,形成了陆地山脉与各大洋的洋底, 热盐溶浆夹杂有毒气体喷涌而出,几乎流遍全球,给地表生物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尤其是行动缓慢、体积庞大、食物需求大的恐龙,只有少数鸟类与水生生物能存活;随后热盐溶浆逐渐向低处回流,冷却与沉淀后形成了目前的几大洋与遍布全球各地的盐水湖及盐矿, 热盐溶浆夹带而出的泥土则形成了现在肥沃的平原地带。
   我们可以以目前的一些发现来支持这一观点:
1.      恐龙蛋化石的发现。
世界各处发现了不少的恐龙蛋化石,许多都摆放整齐,蛋体完整,这一现象说明,在灾难发生时,并没有大的外力与高热, 恐龙蛋是短时间被溶浆状泥石等掩盖而形成为化石,如果是被火山、地震或海啸带来的泥石掩盖, 恐龙蛋会破碎而无法成为完整的化石。
2.      古生物化石的发现
在内陆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化石与现在许多海洋生物相近,它们同样在那场灾难中被盐溶浆所掩埋。
3.  海水的成分复杂多样,仅仅靠溶解洋底物质而如此,在常温下不大可能,低温的深海低更不可能,只有在加热的条件下并与矿物质充分接触才能形成。
4.        海岸边多巨石与直壁,说明海洋是地壳塌陷形成的。
5.        由海底立体三维图上可看出海洋更象是整体下陷形成的洼地。
推论:
1.      海洋生物的始祖是淡水生物,白垩纪大规模地质灾害后,部分适应能力强,而得以在海水中生存下来的。
2.      目前的咸水海洋与内陆盐湖、盐矿是在白垩纪大规模地质灾害中形成的。
3.      白垩纪大规模地质灾害中形成了现在的山脉与肥沃的平原。
4.     热盐溶浆仍然在由地下深层生成,规模逐渐变小,并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5.     热盐溶浆将岩土中的物质溶解,是各种矿藏成矿的主要原因。
作者:兆康
2009.8.1
于东莞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白垩纪末期富含铱的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而铱元素在地壳上含量很稀少,地球深处才有,也就是说,覆盖恐龙及蛋的黏土来自地下。

(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粘土层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岩层中陡然增多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测验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点推论:
1.由地质学上的天山构造期、印支构造期、燕山构造期、四川构造期可推论整个海洋的塌陷成洋是数次完成的,天山构造期对应大西洋及北冰洋地域地壳塌陷,印支构造期对应印度洋的形成,而北半球太平洋的形成则带来了白垩纪灾难以及形成众多褶皱高山的燕山构造与四川构造运动。

2.热盐溶浆是引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因为热盐溶浆使得地壳下部变疏松,地壳随之发生部分断裂, 热盐溶浆极可能就是” 莫霍面”。

3.热盐溶浆将岩土中的物质溶解并带至地表,是各种矿藏成矿的主要原因,找矿应沿着这一思路去找。
4. 平原地带的土质构成应与远海大洋海底的土质构成相近。
5. 海洋生物的始祖是陆地淡水生物,白垩纪大规模地质灾害后,部分适应能力强,而得以在海水中生存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5-1-5 17:43 , Processed in 0.12701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