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1063|回复: 0

揭秘奥运会性别鉴定实验室 防选手“男扮女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2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揭秘 奥运会性别鉴定 实验室 男扮女装

                                                

  在奥运会的历史上,不乏个别运动员“男扮女装”,利用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的优势,窃取奖牌。那么,北京奥运会如何应对奥运史上存续百年的性别之争?采取什么方式鉴定运动员的性别?

  带着种种疑问,记者近日采访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定性别鉴定实验室”的性别鉴定官。该实验室主任何方方表示,这

是奥运会首次设立性别鉴定实验室。

  鉴定实验室在协和医院

  在北京协和医院老楼地下一层,“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指定性别鉴定实验室”的牌子异常醒目。该实验室主任、北京奥运会

性别鉴定官何方方教授说,为了能够准确甄别运动员的性别,北京奥运会特别设立了性别鉴定实验室,从临床、性激素、染色体和

基因检测这四个方面,科学、全面地为运动员做性别鉴定。

  何方方说,往届奥运会只对性别进行干预和评价,并没有成立实质性的鉴定机构。“我们的性别鉴定实验室是奥运历史上首次

设立的。”

  除何方方外,实验室成员还包括田秦杰教授、黄尚志教授和王铮博士。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他们将全权负责运动员的性

别鉴定工作。性别鉴定官们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一方面可以维护比赛的公平性,防止“男扮女装”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也

希望从科学的角度保护某些性发育异常患者的权利。

  只鉴定个别可疑运动员

  是不是每名运动员都需要接受性别鉴定?何方方说,北京奥运会仅对奥委会授权的可疑个例进行鉴定,主要是针对女运动员而

言。首先是有人举报,然后针对奥委会受理的可疑人员进行鉴定。“不是对每个人都进行鉴定。”

  本届奥运会的性别鉴定除了关注雄性激素异常以外,还会结合临床、染色体和基因等检测方法进行结合判定,“我们要专注于

对发育异常的综合诊断。”何方方表示,人类的性别并不是表面上简单的两性,在男性和女性之间还存在着更为复杂的性别状态,

也就是所谓的“两性人”。对性别取向模糊的人,仅靠单一的检测方式是不够的,检测结果也容易引起争议。

  用漱口水做DNA检测
  对运动员进行鉴定时,鉴定官首先要进行临床外观判断;然后,再用漱口水做DNA基因检测,把口腔里脱落的细胞收集起来,
提取其中的DNA,用它来做分析。与基因检测同时进行的,还有利用血液样本检测性激素和染色体异常。检测后第7天,性别鉴定实
验室将发布可疑对象性别的报告。
  何方方强调,“我们做的只是医学鉴定”,最终还要由国际奥委会来决定运动员能否参加比赛,或者已经取得的奖牌算不算成
绩。
  鉴定幕后——雄性激素决定体力大小
  何方方说,正常情况下,男性的染色体是46XY,女性的染色体是46XX。只要有Y染色体,就可以确定他是一个男性。“此前的
多届奥运会都是单从染色体来判断,只要检测出女性运动员具有Y染色体,就不允许参加女子组的比赛。”
  性别鉴定官田秦杰说,除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适于女性特点的比赛外,绝大多数项目中,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高出一筹。在
田赛各种项目记录中,男女运动员成绩的差异在10%-18%,而在径赛的项目中,这种差异达到20%。“实际上,雄性激素才是决定运
动员体力大小的关键。”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比女性多5倍,正因为男女雄性激素的比例有如此大的差异,才会造成竞技的不公平。
譬如,患有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真两性畸形等疾病的运动员,即使性染色体表现为女性(XX),但因为她们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
高于正常水平,在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都占有优势。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性,其参赛资格将被质疑。
  何方方解释说:“这意味着,即使通过染色体检验确定运动员为女性身份,但只要身体里的雄性激素超标,参赛的资格也可能
受到质疑。”
  链接——百年性别之争
  从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开始,女性被允许参加奥运会并成为正式参赛运动员,性别争议由此始发。
  “女飞人”原来是男儿
  1932年,波兰女运动员斯坦妮斯洛娃·瓦拉谢维奇创造田径女子百米世界纪录,并夺取了奥运金牌。当时就有人对她的性别产
生怀疑,但由于性别检查并没有列入奥运会内容,此事不了了之。
  1980年,移居美国的瓦拉谢维奇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被人枪杀,解剖尸体时法医发现这位“女飞人”原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子

  第19届奥运会开查性别
  1964年,波兰运动员埃瓦·克洛布克瓦斯嘉先在女子百米短跑中夺得铜牌,之后又和队友打破4×100米接力世界纪录,摘得这
个项目的金牌。但在1968年被查出性染色体不合格,成为首位没有通过性别检测的运动员。
  由于性别争议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成为焦点,甚至已经影响到奥运会本身的公平性,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开
始,采用检测基因和性染色体,来鉴定运动员的性别,后来历届奥运会沿用了这一做法。
  辛苦3年讨回女儿身
  1985年,西班牙跨栏女选手帕提诺在日本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时,被查出带有Y染色体。之后,这位女运动员多次要求用更
科学的方法对其性别进行检测。经过3年的辛苦争取,帕提诺重新取得“女性”身份。
  国际体坛关于性别的争议已经延续了近80年,奥运会的性别鉴定也走过了曲折反复的弯路。1999年,这个备受争议的检测制度
于悉尼奥运会前终被废除。而当时废除的一个理由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理女性都有标准的女性染色体。

[ 本帖最后由 azsxdckickb 于 2008-8-21 22:2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4-12-23 08:33 , Processed in 0.39358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