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游戏规则》(原名《上帝的游戏规则》)所删之一 第一章 用现代目光看世界 在今天科学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切“唯心”的被摈弃,一切唯物在弘扬,我现在仍沿用传统的名词或观念来作为本书命名,可能是很大的忌讳。但我想随着人们知识的丰富,对词义的理解,联想宇宙中存在的神秘,可能会对这个命名有所理解。
科学家说:宇宙很小时,密度很大,处于高组织、低熵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让熵增大,混乱增大,宇宙向无序发展着。一个茶杯从桌上摔到地上而破碎,变为无序,这才是正常的;而不会由一些玻璃碎片回到桌上,变为一个完整的茶杯。达尔文又从生命角度认为简单生物逐渐演化成复杂的生物,生命随时间流逝越来越有组织,而不是越来越混乱,人类等这样高序的生命在进化。这种现象又有悖于科学家所说的宇宙发展方向,因此英国柯文尼所著的《时间之箭》就引用了科学家阿西莫夫的观点:生命的出现、宇宙的诞生,都是“反熵”的、非自然的事件。
“非自然的”,说明宇宙中就一定存在某种神秘的力量和不为人知的奥秘,不是我们人人都能一下子就明了的。牛顿的力学理论符合地球上的运动规律,但在有些场合不适用。当物体接近光速时,它不适用;在大质量、高引力场,包括黑洞情况下,它也不适用;它也不适用于牵涉到原子和亚原子粒子的极小尺度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符合大尺度宇宙和高速运动的规律,替代了牛顿物理学。但在基本粒子原子和分子领域,却要用量子理论,更为合理。而量子理论是智者爱因斯坦首先提出来,后又放弃的理论。你看现代科学也有这么多差异,这么多问题,没有一法解决的办法,是不是这些都是出自上帝之手,他用一些规则在故意设套呢?爱因斯坦在与其他科学家讨论量子力学时说:“上帝不会把世界当骰子”,而成了经典语,这是不是表明了科学的许多内涵就蕴涵其中呢?
那么在宇宙中存在着许多说不清、“上帝”内涵无限大时,这里估且借用这个名词以作推演,也就未尝不可了。
……
无序的样子,当然不是上帝的本意,上帝不会满意,他想还是要建立一个有序的空间。他要将这浑沌的景象改变过来,让轻清者和重浊者分离,让这个宇宙有序运行。如何才能让重浊者与轻清者分离呢?上帝想到了引力,只有引力,才能让那些重浊的物质吸引在一起,这样自然就排开了那些轻清的物质,轻清者也因为相类而相聚在一起,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这也是我们现实中“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现象的一种根本原因。
通过一段时间的分离,重浊物质与清轻的物质再没有混沌不清了,逐渐形成了朗朗乾坤,这就是上帝首先创造的天地。
牛顿,这个上帝的骄子,不知如何窥视了上帝这个奥秘。有人说,是上帝垂爱这个骄子,因此想赐予他灵性。那天牛顿躺在苹果树下,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是最容易感受到上帝的情怀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容易产生灵感,因为与上帝最为接近。于是上帝让已赐予了引力的万物之一的苹果砸到他的头上,让他通过砸头来感悟出上帝的这个精心安排。牛顿那一时便立即感觉到了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某些神秘,发现了自然界中的引力,于是他向人类告知了万有引力定律。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和物体都有引力,把上帝寄予给物质上的那点灵性所产生的引力规则揭示无遗,让我们后来的科学家遵循这一定律,又发现了许多的规律和规则。
上帝没有直接告诉牛顿引力,而是用一种其他方式让牛顿感悟。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认知,往往也是这样,不能直接获取,而是由此物到彼物的联想产生的。如果我们没有联想和感悟力,那我们永远也不会获得上帝赐予我们的真正正确的认识,也就无法去感受我们身边的许多奥秘。真理是感悟出来的,不是机械学来的,因此许多教条主义者、书呆子尽管知识丰富,但是无法把握真理的。
我们认为牛顿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但他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局限性,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海边玩耍的孩子,以偶尔发现一个更光滑的卵石和更漂亮的贝壳为乐,自己面前仍是一片未知的真理大海。”因为他受益于上帝的启示,因此他最后信奉了上帝。他提出了宇宙的形成是“神的第一推动力”的观点,也就是说他认为是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是上帝规定了现在这个世界的式样和运行方式。虽然他对太阳系的认识比我们要多得多,但他坚持认为太阳系需要上帝的时刻照料,否则就会不稳定,上帝是宇宙的造物者和维护者。不过这个观点使莱布尼兹讥讽牛顿的上帝是二等钟表匠,造出来的钟表,每次停下来,还要自己去维修不可。牛顿最后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这不是一个科学家的蜕变,而是他真正发现了这个宇宙中存在着许多神秘,不是一个科学家能够完全揭示的,有些神奇,如果不是上帝所为,那是无法理解的。因此他的后半生,就是致力于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上帝的存在,这就很好理解了。
其实牛顿这句话,我们今天也可理解为要崇尚自然、尊重神秘,不要对神秘一概否认或作勉强的解释,这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科学态度。
……
从人类的角度看,光是我们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我们人类所能看到的这部分光,其波长范围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上帝创造的这种光,至少包括了整个电磁辐射,远远不是我们人类只认为红光到紫光范围内的光波,而是从无限长的波长到无限短的波长的所有光波。我们人类能够观察到的光,一般说是红橙黄绿青蓝紫范围内的光;或者扩大一点,只将红外线到紫外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称为光。如果我们的认识仅限于这一点,那么就是没有全面理解光的概念,认识事物也会存在缺陷。
这里也许是上帝要给予每一个物类以遗憾和不足,我们人类是上帝的杰作,但也只能感受到光的一小部分。因此我们人类,也就只能看到宇宙的这个样子,对这个世界之外的形态,有时就不可想象。科学家说,宇宙是多维的,霍金指出,有的空间多达11维,而我们人类目前只能感受到四维。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仅只掌握了光波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东西看不到,因此只能感受现今这个世界式样,而无法看到宇宙中存在的许多奥秘。上帝这样安排,是要让人类在狭小的圈子中盲目起劲地忙碌着,而不会因自己在无穷宇宙中的渺小而感到茫然若失。这也是人类尽管最终结局是万事皆空,却仍有奋斗目标的原因。如果我们理解透了这一点,也许我们就不会对宇宙间的神秘大惊小怪了,而会觉得很平常。
在我们人类社会的现实中,我们用可见光看世界,能看到血肉丰满的人物;如果我们使用红外线,就能看到我们眼光透过的影像,而获得我们眼光看不到的情景;使用X光,就能透过我们眼光看到的实在,那么我们眼光看到的美丽和丑陋人物,都只是一具具骷髅,没有血肉,只有骨架,没有色彩,只有黑白。我们现在总是说我们这个世界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如果我们懂得光的本质,也许就会有新的认识。我们用眼光看,这个宇宙就是由星球组成。我们的太空望远镜,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的多彩性。我们还可以用科学的头脑去认识,科学家观察认为宇宙中充满着暗物质,也许我们这个世界的星球就是悬浮在这些暗物质之中,只是我们的眼光看不到而已。或许星球就如同一个人的骨架,或穴位关键处,而暗物质就如同人体的血肉一样,我们这种眼光是看不到暗物质的,就正如X光看不到人体的血肉一样。因此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就如同X光看人体,看到的只是一个方面,而不是全貌。那么这个世界是否存在我们人类未知的神秘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正因为我们认识世界有如此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就只能感受到我们这个四维时空,而感受不到更多维度的时空,对11维,我们有时不敢想象,或者视而不见,因此我们很可能对宇宙中的客观实在而加否认,即使有人提出来了,也会作某些辩驳,人为地阻碍了人们探索的途径。
不过今天的科学让我们将光的概念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以外的领域。也就是说我们有许多人逐步认识到了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不能说是上帝创造这个光的全部意义。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现在不但可以用我们的眼睛感受着这个世界,我们还可用眼睛平时不能感受到的超声波和声纳来感知我们看不到的世界,我们可以用X光及其他射线来察看那些隐藏在其他物质后面的东西。并且我们许多科学家还正在探索其他的光源,来为我们自身服务。这都归功于上帝的本意,是上帝创造了一种媒体,要让万事万物都能多方位多角度地感知身外的世界。
……
空气的概念同样比我们人类所认识的范围更大,我们人类还只认为被地球引力抓住的这些轻清者,或密度相对较大一点的轻清者为空气。其实上帝创造的空气远比这个范围大得多,如太空中有游离态的物质,这种物质比空气的密度和质量更小,如同人类的意念一样,难以看到和把握。空中还有微粒、光子、质子等我们一时还说不清的许多物质,这都是空气的概念或范畴,也就是一切重浊物质以外的物质均是空气的概念。
我们为何会这样理解,而不将宇宙空间看不到物质的地方,想象为真空呢?试想,如果我们的太空中真有绝对真空的话,那么临界的那些清轻的物质是否会要弥漫开来,直到慢慢地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因为那些地方引力几乎为零,那么我们所认为的空气,没有外部压力,因此内部压力会使之膨胀,密度变小,而游离太空之中。也就是说,没有绝对的真空。科学家曾因波的传递,设想宇宙中有一种以太物质充满空间在起着传递作用。尽管这后来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决了,但并不能说明宇宙中会有真空。我们还知道,宇宙中太阳风,或其他什么恒星风,都普洒在太空之中,这些风都是由物质传递着的,光子也好,粒子也好,或者还有什么未知的物质也好,反正它们充盈其间,填补着每一空白。因此太空中,是没有绝对真空的,都是被上帝创造的空气在弥漫补充着。
我们知道无线电信号,其信息波到达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后,再反射回来,才被我们的各种电器所接受。如收音机,就是这样接受的信息。如果我们认为太空中有真空的话,那么我们就无法想象宇宙的探寻,因为宇宙的探寻要靠这些物质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如果不能传递信息,那我们发射的各类航天器就没有任何意义。真空中是无法传播信息的,如在月亮上,因为没有空气,因此就不能用说话的形式来传递信息。如果是绝对真空,那就绝对无法传递任何方式和机制的信息。
而事实上,我们的航天器就达到了月亮上,达到了茫茫的太空中,如离我们遥远的火星、冥王星。我们还有更大的计划,就是要达到宇宙的边缘,这些计划的实现,就靠上帝给我们创造的这种看不见的“空气”来起作用。
“空气”,是我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的客观存在,它也正是我们现在科学用极大的努力去探寻的物质。
或许我们能从空气中看出宇宙的许多神秘,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空气就如同人体表现出来的气色一样,虽摸不到,但感觉得到。我们一个人如果营养不良,医生就会说,肤色无华,也就是皮肤没有光泽、没有弹性等。一个人是否健康,是可以从一个人的气色看出来的。我们的宇宙也许与之差不了多少,这种空气似的东西,也许表现出一定范围内的一种机制,或运行状态。
也就是我们身边的空气,是地球的一种气色的表现,是地球的皮肤,我们从宇宙中看地球是美丽的,也许就可以让宇宙中的其他生命感受到地球的健康和生气。也许任何天体都有空气这种晕圈,来表现这个天体的状态。如远离太阳近5光时的冥王星,比木星离太阳远了5倍多,尽管温度极低,但仍有大气层。不过它的大气层是随着轨道离太阳的远近而起变化的。近日时,由于温度较高,则大气厚度大;远日时,则大气厚度变小。这是否证明其生命力的强弱,或生命力不稳定呢!我们的观云识天气和看天识地震,也许也是一种证明,证明大气与其所环绕的物体有关联,体现出了空气的作用。或是上帝造就的宇宙的每一个区域,也需要一种薄雾轻纱似的东西来保障着一种机制的运行,正如人体的血肉一样,让其有一种缓冲,不会轻易被外物伤到骨架和内脏,同时还让其能感应传递着神秘的物质或信息。
……
上帝为什么要创造生命,也许上帝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宇宙本来就是一个生命体。我们的太阳给我们提供能量,将其能量散发到它所属系内的万物之中,让万物得之运化。这是不是也与我们生命体一样,心脏将血液供到全身,让身体各部位都获得营养,从而让生命有能量进行活动。至于说宇宙中空空如也,不象一个生命体,那么我们可以试想,X线,波短、能量足、能透视肉体,让血肉之体视而不见;我们人类的眼光波也能透视空气,因此视空气而不见;那么我们用一种渗透力更差、能量更弱的长波来看宇宙,是不是又会看到另一种情形。红外线相对可见光,波较长能量较弱一点,因此它能看到我们有热量的身影离开后,留下的影像,而我们人的眼光则实实在在透过了这一存在,而看不到人离开后的影像。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想,有些人到了弥留之际,也偶有看到我们正常人看不到的东西或景象的时候,我们常说他们这是看到的幻影。根据光波能量和波长的差异,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那就是这种幻影是不是身体能量不足,透视能力差,从而看到了我们正常人透视而没有看到的事物呢?现实中,我们常说身体弱的人阳气不足“火焰”低,有时能看到“鬼魂”;而“火焰”高的正常人就看不到“鬼魂”,这是不是正常人因为身体好能量足,从而透视了许多客观存在,所以看不到一些被透视的事物呢?如果我们将大自然认作生命体,那么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问题。如宇宙天体各部位的联系和反应,宇宙有度地膨胀,是不是生命的整体性和生长性的一种表现呢?且大自然中,生命也如此普遍,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总有生命在适应、在生存,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将生命的概念进行修改呢?我们或许还可以将生命视为一种机制,一种自然,不要去认为生命的产生必须符合哪些条件,而是只要有大自然的运化,就会有一种运行机制产生,也就会有一种完美的生命现象出现。宇宙每一角落都在运化,因此每一角落也就有生命的存在。
……
上帝后来发现,无论各种生命与物质如何自行选择,但仍存在着一种不适或伤害。上帝感叹!上帝觉得自己无暇顾及这么多,因此干脆又赋予这些物质和生命以进化适应的能力。上帝说:子孙们,你们自行发展吧!我不能包你们到底!看来,每一个生命都不能依赖他人而生存,才是健全的生命,否则是不健全的生命,是要被淘汰的。
现代我们的人也由于只一味追求物质满足,灵性减少了,漠视了上帝的意图,因此在教育小孩上,包办太多,在弱化小孩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在伤害下一代而不知,上帝一定会让这样的人遭遇难以承受的挫折而淘汰掉。如有的生怕小孩没吃好,只要是营养的就让小孩吃够,结果把他们养成肥胖症、糖尿病等病态身体;有的溺爱,什么都依着他们,结果使小孩既不懂得礼貌和谦让,心理也不健康,又没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和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啃老也成为了一些人的理所当然。这些做法,都是因为没有很好地领会上帝的意图,造成了对下一代的伤害,且这个伤害是终身的,可能就是上帝淘汰的对象。那么我们培养小孩,还是任其自然,不要太刻意,顺应上帝的意图吧!
最具灵性的人类,最初是让自己的后代自行去磨炼,提高自己的能力,自求生存。因而形成了“树大分杈,人大分家”的现状,这就源于上帝的旨意。在我们人类的现实中,小孩开始时,父母大人很是操劳,为其确定前程,但到一定时间,就任其自行发展了,你不适应也好,困顿也好,父母大人无能为力了,也只能听其自生自灭了。
……
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不下几十种,如气候变化说,植物影响说等等,但均不能自圆其说。其中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则倍受各方关注,而乐于被接受,因为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在研究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粘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岩层中陡然增多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测验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于是他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 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恐龙的消亡。
以上这些只是猜测,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这里说上帝的喷嚏是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只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也就是我们的大自然就是大的生命体。这里说上帝的喷嚏,是说大自然造成的一种大的瞬时的颤动。这对我们这个生存空间来说,就是引起气候的变化,造成生命不适的一种灾难。之所以说是上帝的喷嚏引起的灾难,只是从宏观的角度,化繁为简,以一种形象的方式来表述,或许这样人们能摆脱钻入胡同,不能四处旁顾之惑。我们从宏观到微观看,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或许就是一个大生命,我们这些生命只是寄居在其身上而已,也正如我们身上寄居着我们看不到的病毒和益生菌一样,其比例大小的差异,导致自己不可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加上我们还有唯我独尊的意识,因此不会认为我们所依附之地是生命,而是一个自然环境。
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一般遇到有什么不适,或稍微的一点刺激,为了作出应激反应,就会有喷嚏的出现,无论我们所认识的或大或小的生命都应该如此。我们就从人类自身来看,我们一个喷嚏,让全身震动,进行了整体的调整,全身的经络都畅通了,恢复了正常,让自己舒服了。这种解除疲惫,振奋精神,调节自身的一个很正常的反应,或许就是让有些寄生在身体某处的生命获得了毁灭性灾难的原因。
我们再回到正常思维上来看,恐龙之死,或是说气候影响;或是说地球上的地质频繁变化,引起了许多生命的不适;抑或说小行星的撞击,使整个地球的大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造成的自然灾难。这些观点都没逃出宇宙来了一次整体调整,引起气候等环境的变异,而造成寄生在上的生命的灭绝性灾难。因为整个宇宙的震动,就犹如是上帝的一个喷嚏,或许让全部星球的运行轨迹都有所调整,从而引起了气候等一系列突然变化,对寄生在宇宙之中的“小”生命也就造成了毁灭性的灾难。
这一观点虽有一点荒谬,但慢慢想来,也许真有这种可能。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不要对自然伤害太多,对自然伤害太多,就是对我们所寄生的生命造成伤害或刺激,也就会引起“上帝”打喷嚏而对我们这些生命造成灾难。我们的科学最好是从宏观上考虑,不要只从微观上着手,从微观上着手的科学技术,可能到最后还是害了自己,最好是顺应自然,从而让我们的小生命与大生命和谐相处。
……
我们在探索或认识这个迷幻太多的宇宙时,不妨先把这个宇宙的运化当作是上帝的一种游戏看,也许能达到换角度思考的目的,或许会有“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外收获。因为只有游戏,才不会刻板,才会思维开阔,才会找到多种途径,才有可能歪打正着。也只有游戏才会在不知结局、没有明确目标的情况下,仍这样有生命力,并深深地吸引着人们,让人们为之沉溺而不厌倦,没有枯燥的感觉,可能更易获得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