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929|回复: 2

认识“闪击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1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认识“闪击战”

导读:“闪击战”闻名于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军队使用这一战法,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席卷了大半个欧洲,却在苏联遭到了挫败。本文通过对西方两种不同观点的介绍,分析了“闪击战”的特点及影响其成败的种种外在因素。

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各种论述中,西方对于德军的“闪击战”有着完全不同的诠释:在英美研究者的观念中,“闪击战”是以装甲部队作为决定力量,在突破敌人战线后,不顾侧翼暴露的危险,向敌人深远后方作大胆快速突进的战术。这种快速突进将对敌方阵营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从而导致整个战线的崩溃。他们认为,1940德军对法国的攻势就是这一战法的经典实践。然而德国人自己却认为,“闪击战”是以传统的“机动战”为蓝本,运用纵深包围手段达成“歼灭战”目的的战术。在他们看来,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才是“闪击战”真正的颠峰之作。                                                                                                                                                               “锥子”和“锅子”
关于对苏作战的战役指导,希特勒在1940年12月18日所颁的“元首训令第21号”中明确指出:“德国国防军必须准备在对英战事结束之前,即以一次快速的远征将苏俄击败。”而其手段则为“装甲部队应果敢行动,以锥形突破向敌人深远后方突进,歼灭部署在俄国西部地区的俄陆军主力,阻止其有作战能力的部队撤至俄国纵深地区。”也就是说,在这个代号为“巴巴罗沙”的作战计划中,德军必须在苏联西部地区将俄军主力歼灭,否则苏军将退入广阔的后方地域。如果这样的话,拿破仑在1812年所面对的同样问题将出现在希特勒的面前!
在入侵苏联之前,德军的“闪击战”已经在西线屡次获得巨大成功。通过入侵波兰、法国等一系列战役,德军对快速部队的运用、陆空之间的协同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根据西线作战的经验,德国装甲部队在新的条令中,提出了装甲兵作战的标准形式:“明确地形成重点,尽可能在敌人预想不到的地方实施突破。和空军作紧密的协同。攻击时不要担心暴露侧翼。迂回并且包围敌人。”
最后一句话“迂回并且包围敌人”体现了德国人一贯的军事思想。苏德战争初期,德国人运用的是一种这样的战术:装甲兵团在敌人战线上突破,接着迅速向敌人战线后方作深远的突破,切断敌人的交通线,造成合围态势,然后由步兵扫荡陷入包围圈中的敌人。这被德国人称为“锥子和锅子”。在德文中,“锅子”一词就是“包围圈”的意思。
实行如此大规模的包围行动的先决条件是具备快速移动的突进双翼。也就是说,最好是使用两个装甲兵团来实施纵深突进任务。实战的经验证明,仅有单一轴线的装甲突击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赢得相当的空间,排除敌人的抵抗,但是却无法造成全歼的效果。
“锥子和锅子”战法,曾经使苏军在战争初期处在措手不及的被动挨打地位,整个战线被接二连三地扯碎。而德军则成功地实施了一连串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诸如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基辅战役等。这样的战果曾经让人不由地相信,德国人已经赢得了东线作战的胜利!                                                                                                          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闪击战”的一些不可克服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苏联国土空间广阔,又缺乏完善的道路系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德军“闪击战”的发挥。另一方面,他们面对的苏联军人具有坚忍不拔的个性,在作战中的顽强程度远胜于德军在西线遇到的那些不堪一击的对手,这使得“闪击战”的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希特勒又重蹈了法国皇帝拿破仑当年的覆辙。

战后的争议
在战后关于“闪击战”的反思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装甲兵团是制胜的关键。但在装甲兵的运用上却存在争议。传统的一派认为,装甲兵团应向内回旋以形成双钳,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来完成合围,以达成围歼敌人的目的。另一派则认为,装甲部队应高速推进,长驱直入,以达到最大的深度。也就是说,在对苏作战中,德国的装甲兵团应径直向莫斯科方向冲去,不应浪费一分钟时间。
后者的主张被称作“经典闪击战”,它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他认为,正是由于正统派的主张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德军为满足“包围歼灭”的战术构想,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结果反而丧失了夺取主要战略目标的机会。那么,利德尔·哈特所说的“经典闪击战”是否真的会比传统的包围歼灭战更加有效呢?
德军在苏德战场上惟一可以算是“经典闪击战”的行动应该是德军名将曼施坦因指挥第55摩托化军的快速突击。当时,第55摩托化军向前疾进,不以包围敌人主力为目标,在开战后5天内前进了300公里,远远地领先于其他部队大约100到160公里。在西线战场上,这种深入敌后的突击足以造成敌人阵线的崩溃。但是苏军的抵抗却非常顽强,此时第55摩托化军已经无任何后续补给,德军不得不在步兵到达前暂停前进。战斗结束后,曼施坦因承认,在德国装甲部队如此快速地冲刺之后,苏军只是被迫向东撤退,虽然受到不小的损失,但是却未被歼灭。
西线战役时,当德军向敌人后方突进时,通常可使敌人发生精神性的崩溃,而苏联红军在战线受到突破或者后方交通线受到威胁时,几乎没有一点恐慌的现象出现,即使已经被包围,仍能坚持到底,不惜和阵地共存亡。在许多战斗中,被包围的红军不但未丧失他们的决心,相反还对德军钳形攻势的矛头实施反包围。德国纳粹党党报《国民观察者报》在社论中也不得不说:“苏联士兵视死如归的精神,胜过我们西方的敌人。”所谓“闪击战”打击的是敌人心理这一理论在东线战场上并未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闪击战的不足
苏德战争期间,一个问题始终在困绕着德军:究竟要冲到什么地方,才会对苏联红军造成决定性的影响?以苏联的地理特性而言,莫斯科是德国人眼中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但这座城市远在内陆,绝对无法通过一两次攻势行动所能到达。苏联广阔的国土深远的纵深,是“闪击战”的一个重要敌人,德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的攻势常常因油料消耗殆尽而停止。
为了保持向前不断的冲劲,法西斯军队往往不惜用最后一滴油来追逐敌人,以至于停摆在路上不能活动。如果停在不适宜的地点,这将会招来反法西斯战士的致命打击。曼施坦因曾经说过:“只要我们的战斗群一停止,不久就要遭到敌人预备队由四面八方的反攻!”越向敌后深入,这种情形越可能发生!正是在这场时间与空间的较量中,号称无敌的德军日渐消耗,终于丧失了战争初期的进攻锐势,在莫斯科城下遭到了第一次失败。
对于后勤补给的高度依赖可以说是“闪击战”的另一个弱点。由于苏联境内的铁路规格和西欧完全不同,使得德军的补给不得不依赖摩托化运输。然而落后的道路系统却影响着摩托化运输的效果。另外,被高速推进的德军甩在身后的红军和活跃的游击队,不断袭击德军漫长的交通线。这更造成了德军后勤的极度吃紧!
1941年入侵苏联的德国陆军仍然是一支传统步兵师为主的军队,快速部队仅占全军的一小部分,两者在作战中的步调差异极大。在西欧有限的空间里,这并为对战争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在东线,由于作战的区域过大,快速部队进展过速时,步兵被远远抛在后头,这个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必须先中止快速部队的前进来等待步兵的赶上。一路追赶着坦克的步兵疲于奔命,终成强弩之末。因此,德军冰临莫斯科城下之时,就是“闪击战”在东线战场最终崩溃之日,那里也成了希特勒纳粹德国走向覆灭的转折点。
发表于 2008-12-1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闪击战,关键就是一个快字,所谓出其不意,兵贵神速,失去了速度,德国就败了


其实蒙古国的成吉思汗也算的上闪击战大师
成吉思汗从各游牧武士所具有的内在优势入手。其实,他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作战演
习的不断训练。这些武士身穿毛皮衣服,外备新马作为补充,能在极少休息、吃饭的情
况下骑马连续行军几天几夜,他们将“闪电战”引入13世纪的世界。据说,他们在匈牙
利平原作战时,三天走了270英里。他们用皮袋装水;皮袋没有水时,又能充气在游泳
渡河时使用。他们通常靠农村居民生活,然而,如有必要,也喝马血、马奶。从小学到
的打猎技术,使他们能控制长距离飞奔的马群。蒙古人最喜欢的战术是假装溃逃,这时,
敌人很可能会一连好几天追逐他们;结果只能是受骗中计,遭到伏击、全军覆没。其他
战略战术还有:将树枝拴在马尾巴上,扬起灰尘,以及让假人骑在多余的马上,给人以
大部队在行军的假象。
蒙古人最基本的武器是大型混合弓,这种弓比英国人的长弓更具杀伤力,其穿甲箭
能在60O呎内杀死敌人。这是蒙古骑兵使用的一种可怕的武器;他们能在骑马飞奔时射
出所配备的30支箭。其他装备包括钢盔、轻便兽皮盔甲、马刀,有时还有一支带挂钓的
长予和一把钉头锤。蒙古马仅在空旷的牧区牧放,漫长的严冬里没有避寒之地,没有干
草或谷物作为补充饲科。这虽使得它们体格不很高大,但却非常能吃苦,且适应性强。
“即使今天”,一位权威人士说:“在牧区用套索捕捉一匹蒙古马,装上马鞍,不需要
再喂食,能连续骑100多英里,这是常见的事。但第二天就不能再骑这么远了,得将它
放牧好几天才行。”这对蒙古人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因为他们战时备有大批新马,能按
需要连续不断地换着骑。
成吉思汗为游牧民族传统的技术增添了新的技能和装备。这些技能和装备,绝大多
数是从中国人那里学来的,其中包括强有力的石弩、攻城槌和坑道工兵;坑道工兵能将
地道挖到城墙底下,然后用火药把城墙炸掉。这样,成吉思汗为无与伦比的骑兵射手增
加了攻城武器;这种武器在攻占带有防御工事的城市时,是必不可少的。
蒙古人还是从事间谍活动和心理战的能手。战前,他们尽量收集有关敌人的道路、
河流、防御工事、政治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情报。他们还派间谍散布蒙古势力强大,任
何抵抗都无济于事的谣言,使敌人士气低落。战斗中,他们采用残酷的恐怖战术,以削
弱敌人的土气。战俘被迫站在队伍前列向自己人进攻;而攻城时稍遇抵抗,便将全城居
民屠杀殆尽。
最后,成吉思汗的伟大战略独具一格:他在进攻强大的帝国之前,十分注意征服他
的游牧邻邦.他非常熟悉中国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战略,或如中国人所说的,“以夷制
夷。”过去,许多游牧部落的酋长,因同时遭到帝国军队和敌对部落的进攻而被消灭。
因此,成吉思汗的战略是,首先联合“所有住在毡制围墙的帐蓬里的人们”。 “以少胜多”与“以多胜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它的核心是“以聚攻散”,集中兵力,攻敌之某一点上,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以多于敌几倍或十几倍的兵力战胜敌人。从局部看仍是以多胜少,但在每个战役中却是以少胜多。此点在成吉思汗的战略思想中是十分突出的,它成为成吉思汗战略思想的核心。在作战中,他是尽力避免分散兵力的。当形势逼迫不得不在两个战略目标上进行作战时,成吉思汗也能正确选择主要战略目标,并毫不犹豫地把全军主力用于主要战略目标,将少数兵力用于次要战略目标,并实施防御战略。当战争形势转变之后,他便及时地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13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中国适合打“持久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4-12-23 02:22 , Processed in 0.141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