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1910|回复: 2

调查北纬三十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速览]北纬30度附近,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和文明之谜不约而同地汇聚于此: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等等。此次《走近科学》的记者们将会带您一同探秘中国的北纬30度。不过这一次选取的地方不是比较有名的三星堆遗址、千年花山谜窟、神龙架,而是大家不太熟悉和了解的地方。试图通过这样一些小的点,在各路专家们的帮助下找寻到它们的答案,从而去探视一下北纬30度这个谜团之一二。  
  

  

  《走近科学“调查北纬三十度”》八集系列专题10月8日至15日金秋浓情奉献!

  北纬30度附近,许多令人惊叹的自然和文明之谜不约而同地汇聚于此: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远古玛雅文明遗址、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等等。

  此次《走近科学》的记者们将会带您一同探秘中国的北纬30度。不过这一次,记者选取的地方不是在中国30度线上比较有名的三星堆遗址、千年花山谜窟、神龙架,而是普通观众不太熟悉和了解的地方。试图通过选取这样一些小的点,在各路专家们的帮助下找寻到它们的答案,从而去探视一下北纬30度这个谜团之一二。

  

  

  《调查北纬三十度•闯入黑竹沟(上)》

  黑竹沟,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斯合镇西面一片狭长的原始峡谷地带,位于北纬29°09′。在九十年代初它曾经红极一时,人们谈它色变,叫它魔沟、死亡谷、甚至被封以陆地百慕大的称号。盛传在这个地方经常发生人畜神秘失踪现象。但这样巨大的名头很快遭到众多质疑之声,一时间,是是非非,众说纷纭。时隔十五年,记者沿着北纬三十度线,开始围绕失踪事件进行调查。

  记者走访了乐山作家叶簇,他在1988年先后发表的《神秘的黑竹沟》、《小凉山上“魔鬼三角洲”》两篇文章,是对黑竹沟失踪事件最早的报道之一。随后记者又对当年深入黑竹沟拍摄调查的成都电视台记者郭月进行采访。原始地带人失踪也本属于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是在黑竹沟失踪案中,诸如当年解放军失踪为何独独留下会把两只枪留在溪水边,以及在七十年代林业勘测队失踪后,搜救队长发现的奇怪大脚印,却给人留下的疑点。而在对郭月的采访中,我们还得知了她当年曾遇到进沟后充满电的摄像机忽然失灵两个小时的状况。当记者奔赴当地准备继续调查,从彝族老乡的口中,又听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情况:黑竹沟的熊猫曾经下山袭击羊圈,咬死羊子40多只。

《调查北纬三十度•闯入黑竹沟(下)》

  记者来到黑竹沟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基地,寻求专家的解答。专家告诉我们大熊猫在动物分类中属哺乳纲食肉目动物,大熊猫吃肉其实属于正常范围。但是肉吃多了会导致大熊猫消化不良甚至死亡,并且大熊猫生性敏感且对于肉类是个典型的机会主义者,为什么黑竹沟的大熊猫会三番五次的主动跑下山来去偷袭羊子,多达40多只?而这个时候,峨边林业局的一位普通林业工人主动跑来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消息,在前几年他们林业队上山工作的时候,竟然遇到过他们七八个专业指南针同时失灵偏转方向45度的情况。

  指南针偏转、熊猫行为异常,连同之前的失踪事件遗留的疑点,令黑竹沟在我们面前忽然又扑朔迷离起来。记者邀请地磁专家、熊猫专家在当地猎人的带领下踏入了黑竹沟,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事情终于水落石出。

  

  

  

  《调查北纬三十度•宝藏迷踪(上)》

  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位于北纬31°29′。2007年5月在一个荒 地上,人们从附近的巢湖市调来了武警保卫这个地方。这里究竟有什么需要这样森严的保卫呢?这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地,这片土地下埋藏着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宝藏。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敬国教授对这个地方持续研究了20年。根据研究,凌家滩地处北纬三十度附近的气候温和地带,这个地区的环境非常适合人类生活。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大量的价值连城的玉器,其中一个一个玉人背后的遂孔只有0.15毫米,这个宝藏和不可思议的技术震惊世界。这里曾经存在着一个技术高度发达的史前部落。

  2007年5月,张敬国教授带领考古队在20年来第五次进驻凌家滩,寻找史前凌家滩的贵族墓穴。然而到来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盗墓人,双方展开了这是一场暗地里的较量。
《调查北纬三十度•宝藏迷踪(下)》

  张敬国发现一块重要的土地上出现了盗洞,而这个盗洞很可能打穿了土层,进入张敬国想象中埋藏着宝藏的墓室。从那天开始,张敬国教授的考古队转移到这块土地上,就在武警的森严包围下进行寻找史前宝藏的探索。

  2007年6月底,考古人员终于取得了第一个重大成果,一个重达80公斤的玉猪在土层中被发现,在中国新石器时**古的历史上从未发现这样的物品,人们惊喜万分。然而更大的新石器时代宝藏在哪里呢?

  考古人员在对整个遗址进行全面研究后发现,这个部落不仅技术高度发达,而且对周边的地区有着强大的控制力和材料运输能力。张敬国认为玉猪是通往宝藏的标志。果然不出所料,考古人员在不懈的努力之后,在玉猪下发现了一个辉煌的新石器时代大墓,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玉器、石器和陶器,而且数量巨大价值连城。

  然而这个辉煌的史前文明在5000多年前就被洪水毁灭了,而这个文明的种子顺水向东,飘流到了今天的江浙地区加入了良渚文明。


《调查北纬三十度•山背上的图形(上)》

  四川雅安蒙顶山,位于北纬30°06′。在浏览卫星地图软件“GOOGLE 地图”的时候,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研究员谢强无意间发现:蒙顶山的阴面,在卫星地图上呈现出一副奇特的图案,左边是一只麒麟,右边是一个带着羽毛头冠的武士。整个图案方圆几十平方公里,非常生动。

  我们跟随谢强的脚步,去往蒙顶山现场考察。历经数日,通过实地采访和多方寻觅,我们最终见到了现实中的这幅图案,证实了它的真实存在,但对于它的形成原因还没有找到科学答案。而在蒙顶山上,我们听到看到了更多的自然之谜,包括一口传说中打开井盖就能下雨的古井,和一座一年四季永远半湿半干的麒麟石碑众多的谜团摆在了我们面前。

  

  《调查北纬三十度•山背上的图形(下)》

  为了科学的解释蒙顶山阴面的图案和众多谜团的形成原因,我们组建了一支包括专家学者和地质爱好者的考察队伍,在向导带领和科学仪器的帮助下,徒步深入了那副图案的内部。最终得出了科学结论。

  在地质学上,蒙顶山是一处非常特别的地方,中国南方三大特殊地质地带呈“Y”形交汇,交汇点的位置就在蒙顶山。在这样特别的地质地区,出现一些特殊的地形是完全可能的。同时蒙顶山还具有非常特殊的气象条件,它所在雅安地区被称为世界“天漏”,是全世界年降雨日最多的地方。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这副生动的图案。对于图案中争议最大的两个部分——人像的头冠部位和嘴部,我们通过数次考察,分析出了各自的形成原因。而关于蒙顶山另外两大传说中的自然之谜――古井和麒麟石碑的秘密也被依次解开。

  
《调查北纬三十度•质疑呼风唤雨(上)》

  安徽省池州市地处北纬29°59′到30°24′,北纬三十度这条带有神秘色彩的纬度线将它正好贯穿。大山村就是池州市一个普通的山村,那里世代流传着求雨的习俗,只要举行了求雨仪式就会下雨,据说非常灵验。我们特意前去调查这个传闻的真实性。我们选择了天气预报说没有雨的一天进行求雨仪式,而调查就从仪式的内容开始,但是仔细观察了很久,我们并没有发现大山村的求雨有什么神奇之处,甚至显得有点简陋,为何大山村的人会对此笃信不疑呢?显然有人真实见证了求雨的灵验。通过对整个仪式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大山村人在求雨的时候会燃放大量的花炮,花炮燃烧时将大量的烟尘散发到空气中,这是一个唯一与降雨有关的因素了,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里,试图解开谜底。

  

  《调查北纬三十度•质疑呼风唤雨(下)》

  我们的假设实际并不成立,因为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这些烟尘都无法成为导致降雨的关键因素。在无意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天气要发生变化的时候,自来水会变得如同牛奶一样浑浊。也就是说,在求雨灵验的神奇事件背后,似乎有一些征兆事先透漏了天机。会不会是大山村人根据这样一个征兆再去求雨呢?这样的推断也不符合逻辑,村里有自来水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然而求雨灵验的传说却是世代相传,二者在时间上根本无法对应。我们几乎可以断定,在求雨和降雨之间并没有任何联系。

  说也奇怪,就在求雨仪式结束以后两个小时,原本晴朗的天空开始阴云密布,甚至有雨点开始掉下来,然而,雨最后还是没有掉下来,天就变晴了,而此时的大山村人却认为求雨已经成功了。

  原来,山区的气候条件非常多变,当地良好的森林覆盖率使得即便受旱,旱情也会比别的地方轻很多,这样,等到要求雨了必定是干旱了很久的事情,本身也该要下雨了,而大山村人对于求雨成功的界定条件极其宽松,天气有一点变化都认为是求雨的结果,这样一来,在当地特殊的条件下,求雨这件事件发生却不灵验的概率很低。

  我们的调查结果出来了,并不是求雨导致了降雨的发生,而是一些因素使得大山村人在两者之间建立了一个错误的联系。这里并不是北纬三十度线的一个新奇迹,我们推测,所谓的神秘北纬三十度线也应该并不神秘,只是暂时人们没有认清事情的真相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小裤衩 于 2008-2-16 16:38 编辑 ]
发表于 2008-1-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纬三十度最著名的莫过于百慕大三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止北纬,南味30度附近也有许多奇怪和著名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5-1-3 17:27 , Processed in 0.3699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