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1024|回复: 1

达尔文与他的孩子们[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达尔文与他的孩子们


“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是一位惜时如金的科学家,每天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1846年10月,他在写给菲茨·罗伊的信中说:“我的生活过得象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尽管如此,他始终不忘对孩子的关心与教育,把它视为自己的天职。当他的第一个儿子威廉呱呱坠地时,他就把其作为研究人类表情问题的观察对象,逐一记录下儿子各种表情开始出现的时间和状态,并打算撰写一本有关人和动物表情的著作。除此,达尔文还为每个孩子分别建立了家庭“档案”,上面记载着每个孩子什么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齿,什么时候患了什么病,服的什么药,等等,一清二楚,一丝不苟。

“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李大钊语)。值得称道的是,当达尔文的儿子们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能十分认真的和他们一起讨论两性间最为敏感、最为关切的“性”问题,并根据自己的和谐美满的爱情生活,十分坦诚地说自己在青春期时“是一个年轻的傻瓜,认为性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下流的事情,根本没有认识到爱情能够使它变得纯洁而美好。”(引自张秉伦、郑士生著《达尔文》第153页)引导孩子以圣洁的目光、理智的头脑去看待“性”问题,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此外,达尔文非常憎恶饮酒过度,并以自己年轻时一次酒醉后失态的“丑事”为例,警告孩子们不要经不住引诱而喝过多的酒,更不可因酗酒而闹事。否则,这种憾事将成为一生中的“羞愧”。

达尔文对孩子既严格又和善。在工作时间,达尔文从不允许孩子们打扰。一次,不满四岁的三儿子弗朗西斯怯生生地敲开父亲的书房门,掌心上放着六个便士,他想用这些钱来“收买”父亲出去和他玩玩。达尔文望着这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皱着的眉头舒展了,暂时丢开工作,拉着儿子的小手去花园玩了一会。事后,他对孩子们下了严格的“命令”:这样的事,今后不准再发生了。当然,达尔文深深地疼爱孩子,并一向把同他们一起玩耍当作自己的乐事。每逢星期日,他总要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度过这一天。或者和他们到郊外散步,共赏大自然的美景;或者放下父亲的架子与孩子们摸爬滚打,做着稚气的游戏,让孩子们尽情地欢乐。每晚,孩子们上床后,达尔文总要安排一定的时间给他们讲各种有趣动听的故事,有时还随机应变自己编织动人的故事,让孩子们从中得到知识,开阔视野,受到教益。

达尔文十分注意环境育人。他原先住在伦敦繁华市区。这里车马喧闹,烟雾笼罩,空气混浊,社交频繁,很不适合孩子们的成长。在征求妻子爱玛的同意后,1842年9月14日,达尔文全家迁至远离闹市30多公里的唐恩村。这里:田野辽阔,森林蓊郁,河水清澈,空气清新,孩子们可以在树荫下聆听鸟鸣,可以到河边去收集卵石、钓鱼,可以去森林里采摘蘑菇……尽情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使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达尔文一生节俭,但舍得投资教育。家里的每项开支他均有记录,并把它们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以便结算。他从来不浪费一张纸,甚至连废纸也不肯轻易丢掉,还常常把朋友来信的空白地方剪下来,保存在一个纸夹里,用来记笔记。他的解剖台,是自己用简陋的显微镜和一块木板嵌在窗户上搭成的。他孩子多,负担重,单是教育费就是一笔巨大的支出。在这方面,达尔文舍得投资,从不吝啬。据载,仅1861年,子女教育费这一项竟达1632英磅之多!这惊人的数字中,包孕着一颗伟大的爱心,体现了达尔文对孩子们明智的父爱。

达尔文对子女的关爱与培养,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五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中,乔治·弗朗西斯和霍勒斯都成了著名的科学家,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并封为爵士。其中,霍勒斯多年从事潮汐运动的研究,并形成了月球引力系潮汐涨落原因的理论。弗朗西斯曾深入地研究了植物的散发作用,并发明了气孔计。

著名学者赫伯脱指出:“一个父亲胜于一百个教师。”(见夏林、高潮等编选《人生珍言录》第171页,地质出版社1982年6月第1版)渴望儿女成才,天下父母同心。从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父母是孩子最贴切的老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达尔文不愧是一位“胜于一百个教师”的家长。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重视家庭教育,如何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及成功的家教范例。
 楼主| 发表于 2008-9-2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记得上中学时生物老师讲解近亲结婚的危害,说什么大科学家达尔文虽然开创了<进化论>但是由于近亲结婚,生的都是低能儿,看来是不见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4-12-23 08:05 , Processed in 0.4934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