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1621|回复: 4

拿破仑时代军队编组情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6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陆军编组和步、骑、炮兵情况
  拿破仑时代欧洲军队以营为基本的战术单位。每营六至八连,约五百至一千人;二至三营为一团;二团为一旅;二旅为一师。师为战略单位,含有诸兵种合成性质,配步兵八至十营(人数为五千至九千五百),炮兵二连(十二门炮)。1800年时,拿破仑以军团为战略单位,含步兵二至三师,轻骑兵一师(三至四团),炮三十六至四十门。
  主要的兵种为步兵、骑兵、炮兵。
  步兵在习惯上有轻、重步兵之分。在各个国家里,由于人员的身高、体力和气质不同,以及马匹的特长不同,由重步兵和重骑兵中区分出轻步兵和轻骑兵。这种区分是必要的,在基本任务上稍有不同。重步兵用以进行大规模的坚决的攻击和成密集队形作战;轻步兵适于散兵战,进行机动,担任警戒和前卫等。步兵的主要武器是前膛枪和一部分来复枪。主要是燧发枪,后来改进为击发枪①。命中精度差,装弹困难,又慢,影响射击速度,每分钟约射五发。其对单兵的有效射程为百米,对集团目标在二百米内有效,在三百五十米外则不易命中。步兵已普遍采用刺刀,长矛在十八世纪前期已废止。步兵装填弹药慢,前进速度也不能快,往往来用“鹅步”②。后装枪是以后发明的,直到1838年为止,法军都没有使用过后装步枪。拿破仑有一次在德意志步兵营中观看燧发枪时曾感慨地说:“这的确是能发到兵土手中的最倒霉的武器了。”
  一个团编三营时,第一、二营为基干营,第三营为后备营。如第三营迅速参战,则由各营抽调一部临时编组第四营为后备。
  当时有近卫军建制,被称为军队精华。这是挑选身躯最高大、最魁梧的入组成的,但往往徒有其名,在俄国和英国就是如此。法国拿破仑的近卫军则不以身材为标准,而是选拔骨干组成,确实为精华,不过,因为吸收了军队中的优秀分子而削弱了军队的其它部分。法国除了皇家近卫军外,在各部队营中还有类似的精锐部队,如掷弹兵连、轻骑兵连等。这也使营的战术动作复杂化。其他各国也有类似情况。
  骑兵也有重骑兵和轻骑兵之别。在整个中世纪,骑兵是一切军队中的主要兵种。“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时期,军队中一般都有五分之二至二分之一的人员是骑兵。十八世纪中叶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和“拿破仑战争”时期,骑兵仍占有重要地位。
  重骑兵主要是指胸甲骑兵。骑手有胸甲,很重,法国胸甲重二十二磅。重骑兵前身为埃及、波斯、希腊、罗马的重装骑士,中世纪的骑宪兵。重骑兵在实战中运动笨拙,战斗力不强,胸甲也不能抵御近距离(一百至一百五十米)射来的枪弹,所以欧洲军队一度废弃之。后米拿破仑迷恋帝制的传统威仪,在法国恢复胸甲骑兵。不久,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也仿效了。
  龙骑兵是一种步骑两用、介于轻重之间的骑兵。有些国家编入重骑兵,有些国家则纳入轻骑兵。因其军旗上绘有龙形图案,故称龙骑兵。轻龙骑兵还可以徒步作战。
  轻骑兵则有枪骑兵、马枪兵、骠骑兵、猎骑兵等区别。枪骑兵使用长矛、马刀,后装备手枪、马枪;有的配铠甲,编入重骑兵。马枪兵装备最好的武器,配有马枪,是精锐。骠骑兵较轻捷,最早出现于匈牙利和波兰,由贵族组成,以后遍行于欧洲军队。猎骑兵出现于十八世纪下半期,由守林人、猎人、山民中选拔人员组成,长于散开队形作战,以及担任警戒、侦察、追击等。
  恩格斯认为:骑兵的这种区分是“令人吃惊的蠢事”。将轻装和重装马匹的差别,作为划分各类骑兵——胸甲骑兵、龙骑兵、枪骑兵、马枪兵、骠骑兵、猎骑兵——的依据,意义不大,而且过于复杂。同时,由于讲排场重形式,胸甲骑兵、龙骑兵、枪骑兵的实战作用都不大。
  骑兵的基本作战单位是连,通常配马一百四十匹。三至四连为一骑兵团,团以上有骑兵师和骑兵军团,所辖团的数目不很固定。拿破仑在步兵师中,也编入一定数量的轻骑兵。
  拿破仑时代的炮兵,有飞跃的发展,正式成为兵种。
  火炮在十四世纪时已出现。十五世纪时,战场上已出现炮兵,但往往为军队所雇用而不列为军人。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炮兵在大部分国家列为军队正式编队,但仍未成为独立的兵种。菲特烈大帝虽然意识到炮兵的作用,认为炮兵应有迅速运动的必要,使用了马拖的野战炮,但是,他始终不承认炮兵是一个“兵种”,而看作是个辅助部队地位应次于步兵和骑兵。法国军事理论家吉贝特伯爵也有类似的看法。
  火炮在技术上的进步和改革,显示了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火药性能改善,伽利略和牛顿等的科学研究成就,使炮兵学理论渐趋完善。炮架、炮身、炮弹的改进,使普鲁士出现“骡马炮队”,炮可以随着骡马翻山越岭,有了一定的机动性。在1759年又建立了骑炮兵,支援骑兵作战,为各国采用。法国十分重视炮兵学理论的研究。被称为法国“炮兵之父”的琼·巴普蒂斯特·格利包佛尔于1776年任法国炮兵总监时,改革了炮兵,发展了较完整的炮兵系统,其中包括专门训练的炮兵部队和学校,用于野战、攻城、海防和要塞守备的专用炮兵武器;并且改进了炮架、炮结构和编制,采用标准型制,炮架零件可以互用,重炮可以分解,各种运炮工具只需七种车轮和三种车轴就够了。因此,轻型炮(四、六磅核弹炮和六英寸追击炮)普遍装备陆军,要塞炮采用回旋式轮子,可在半圆形的轨道上滑动,调整方向,并且开始以炮的口径而不以弹丸重量来计算火炮的大小。拿破仑在这个基础上,又改进和发展了法国炮兵,使之进一步标准化和轻便灵活,并增强运动性,编制也更为合理。拿破仑第一次使炮兵成为一个独立的兵种。
  英国炮兵一直落后于其他国家。炮车用单马纵列挽曳,驭手持长鞭随车步行。马和驭手都是雇来的,也没建立骑炮兵。直到1800年改革炮兵,才和各国采取相同的措施。
  军队人数和拥有炮数的比例,各国并不一样。拿破仑认为每千人有二门炮就可以了,这一比例后来成了常规。此外,每门炮携弹量约为二百发,其中四分之一左右为霰弹。徒步炮兵连一般配炮八门,骑炮连配六门。
  火炮的种类、性能、口径甚多,详见附表。
  随着火饱的改进,筑城学也有了变革。法国工程师佛邦改良了土耳其和荷兰军队的筑城方法。石建的、高耸的城墙构成的“俯瞰式”堡垒,不再能有效地抵住炮火,它们被“削平的”或称为“佛邦式”的堡垒所替代。意大利人又有新型的“围廓”,后来又有改进,这种堡垒流行到十九世纪初。其主要特征是外形通常为一正多角形,从每个角上伸出一个堡垒,故又称“多面堡”,以便能够有效地交叉火力。还有一层低厚的石建的胸墙,外面有一条宽阔的壕沟,上面被一条倾斜的外堤掩蔽,并盖上厚厚一层泥土,炮弹打在上面,力量也减弱了。

(二)海军的发展
  海军方面的情况这时也有一定的发展。
  欧洲国家由于殖民海外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海上武装力量一直比较发达。西班牙和英国海军都盛极一时,此时尤以英国为最,称霸海上。
  英国战舰有备炮百门、九十八门的三层甲板船,还有四层甲板的战舰。1803年时,英国拥有第一线战舰三十艘,支援的有八十六艘“五十门炮船”和巡洋舰,加上预备舰队等,共有七十七艘战舰和四十九艘“五十门炮船”,巡洋舰若干艘。1808年时,总吨位为八十万吨。1814年时,共有战舰二百四十艘、巡洋舰三百十七艘和其他艇船六百十一艘。
  法国在1803年时,拥有战斗舰二十三艘、巡洋舰二十五艘、中型巡洋舰十七艘,还有舰船一百六十七艘,正在建造的战舰有四十五艘。按照法国计划,准备建立联合舰队对付英国,预计法国拥有战舰一百三十艘,西班牙六十艘,荷兰二十艘,热那亚十五艘。实际上,连年征战,计划并未完成,到1815年时,法国有战舰一百零三艘、巡洋舰五十五艘。这些战舰中,有载一百三十一门火炮的四层甲板和载一百十二门、一百门、八十门、七十四门(为数较多)、六十四门炮的三层甲板等各种型号。
  舰船多为木结构,使用风帆。舰炮主要为卡伦炮(系1779年发明,最初由苏格兰卡伦铁业公司制造,因以为名)。这是一种短炮身、大口径炮,在近距离发射球形实心弹,可对敌舰木质部分造成严重破坏。这时美国人富尔敦已开始研究、试制蒸汽舰船,但未到实用阶段。
  从海军力量讲,英国占压倒优势;从舰船结构讲,法国和西班牙超过英国,军舰较大,外形也较美观。



①燧发枪是以弹簧作用使燧石打击出火花,引燃火药,推出弹丸。1805年起采用击锤起爆药雷汞,引燃火药。
②前膛枪使用铁探条装填弹丸,射击时必须停下来,同时要保持横队的整齐,所以步伐很慢,被称之为“鹅步”。   


附表 拿破仑时代的火炮性能
种类 口径 炮长 初速 有效射程 弹量 射速 炮车重 全备
炮车重 全备
弹药车重 挽马数 每门需
弹药车数
毫米 口径倍数 米/秒 米 公斤 发/分 公斤 公斤 公斤     
六磅炮 84 18 416 实弹600 4 1 290 1050 1500 4 1
霰弹400 8 1
八磅炮 108 18 410 实弹800 8 1 580 1050 1900 4 2
霰弹600 8 1
十二磅炮 121 18 410 实弹900 12 1.5 880 2100 1800 6 3
霰弹900 12 1.5
150毫米臼炮 165 4.5 170 实弹600   1 330 1450 1600 4 3
发表于 2008-9-6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拿破仑时代炮兵也不是单独编队的,而且只是少数,但是拿破仑却能把他们用到关键的地方,这就是实力!拿破仑主要军事思想就是集中兵力,中央突破,主要使用兵种就是步兵,辅助兵种是少的可怜的炮兵和大量侦查用的轻骑兵。至于拿破仑与当时其他军队的差别是——编队进攻的方式,主要是排队进攻和纵队进攻。现在我们流行的说法:譬如第一纵队第二纵队都是由拿破仑而来,拿破仑之前普遍的 战术是列为两个横排 步伐一致的行进 这样很容易被在一个地方突破 这也是早期法军无敌的地方(当然 拿破仑的军事实力不容质疑 拿破仑是当时乃至现在最有军事实力的人) 但是即使如此,拿破仑在军队编制,军事管理,演讲,还有经济法律方面的实力我们都不应该忽视!!正是如此全能的拿破仑还有他不知疲倦的个性和细心的特点造就了当时的霸业。。。但是拿破仑没有教育出很好的将领,以至于在战争后期,其他国家军事实力变强的时候,只有拿破仑一人能战胜,而其他将领节节败退。。
最后,总评一下拿破仑,一代英雄,世间伟人,有诸多擅长,但是他顺时代而生,而又逆时代而死,他因为自信而胜,又因为过于自信与世界为敌,拿破仑为人慷慨,对人热情,对于国家忠诚,是世界上永远难得的奇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提及一下另外一个名人:希特勒,一个跟拿破仑很像的臭名昭著的恐怖大亨。
希特勒的战法跟拿破仑的很相似,同样也是集中兵力,也是重视新武器(拿破仑重视炮兵,希特勒重视坦克飞机),同样在攻打俄国的时候因遭遇暴风雪而失败,是一场转折点式的失败。历史往往就是如此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的真正真相

从二战看军事经济对战争胜败的影响[转]

  叶劲松



199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五十周年。二战留给人们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一个国家要在现代战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否则终究只有失败。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结果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战前的苏联,在1928年工业生产超过一战前的工业生产水平。经随后的十多年发展,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28年增长了6倍。由于苏联工业以当时全世界最高的速度发展,所以在1937年时,苏联机器制造工业和石油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电力、钢、生铁和铝产量居欧洲第二,世界第三;煤、水泥产量居欧洲第三,世界第四。所有这些经济成就为苏联战前的国防物质准备和最终战胜德国法西斯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8年,苏联生产5,469架飞机,1939年生产10,382架,1940年生产10,565架。而德国在这三年飞机生产数量分别为:5,235架、8,295架和10,826架。
1941年6月22日凌晨,法西斯德国未经宣战就以190个师,500多万人,4,000辆坦克,5,100架飞机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军被迫在极困难的条件下进行防御战,并不得不在西北方向退至列宁格勒,在西方退至莫斯科,在西南方向退至顿河边的罗斯托夫。在战争头几个月,法西斯德国就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的全部,乌克兰的大部分和俄罗斯西部各州的大片土地。苏军还损失了大量武器装备(仅在1941年6月22日苏军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800多架被炸毁在地面)。
苏军能在艰难的1941年顶住德军的进攻而没被打垮,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军民的英勇顽强。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苏联工业在非常困难情况下,1941年重型兵器生产数量仍能超过德国,使苏军装备损失得到较大程度的补偿,使苏军仍有较多武器装备抗击德军。1941年苏联生产飞机15,735架,坦克6,590辆;而德国在1941年生产飞机11,030架,坦克和自行火炮共3806辆。
1942年,苏联生产飞机25,436架,坦克24,446辆;同期德国生产飞机14,700架,坦克和自行火炮6189辆。因此在1942年,苏联工业在重型兵器生产数量上领先德国更多了,不仅弥补了战场上的损失,还使苏军重型兵器数量显著增加。1942年11月,苏军共有火炮77,851门,坦克7,350辆,战斗机4,544架。同期苏德战场上德国及盟国共有火炮51,68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080辆,战斗机3,500架。苏军重型武器装备已超过德国法西斯。1942年11月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反攻之前,在斯大林格勒,苏军集中兵力110万,各种火炮1.55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德军集中兵力101万,各种火炮1.0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在斯大林格勒,苏军重型装备对德军占有较大优势,这为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全歼德军22个师共33万人提供了物质保证。
1943年,苏联军事工业生产了3.49万架飞机,2.41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3万门各种火炮。而德国同年生产飞机2.52万架,坦克和自行火炮1.07万辆,各种火炮7.35万门。苏联武器生产继续领先德国。苏军拥有重型武器继续增加,苏军坦克和火炮几乎为德军的2倍,飞机是3倍,从而使苏军牢牢掌握了在技术装备上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优势。1943年7月德国为扭转战局而在库尔斯克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为此,德国向库尔斯克地区集中了90万官兵,约1万门火炮,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架飞机。苏军则在此地区集中2万门火炮,36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飞机2500多架。因此在这场有史以来最大坦克会战——库尔斯克会战中,德军以被歼三十个师而告终。
在二战期间,苏联生产的武器装备数量远超过德国或英国,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仅1942——1944年三年中,苏联生产飞机超过10万架,坦克和自行火炮7.7万辆)。因此可以这样说,德国在提供武器装备的生产竞赛中输给了苏联,使德军拥有的武器装备数量输给了苏联,从而决定了德国在战场上输给了苏联。法国著名军事历史学家米歇尔在其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书中也写道,“德国人是被比他们高强的对手打垮的。这个对手在人数上当然超过他们,但在装备和质量上也比他们高强。苏联虽然丢失了最富庶的地区,但是他们生产武器的经济能力仍超过德国。德国正是被这种经济潜力击败的”。
二战前,日本与英国、美国一起,为世界三大海上强国。英、美、日在最重要的二种战舰——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艘数上,分别为:15、7;15、7;10、10。可以看出,日本在战列舰数量上虽然以10艘少于英美(各为15艘),但航空母舰数量却以10艘对英美(各为7艘)占有优势。而二次大战证明。航空母舰的航空兵比战列舰的强大火炮更有攻击力量。因此二战前日本海军力量不逊于英国或美国,并且日本海军将领比英美同行更早重视航空母舰这一强大攻击力量,日本海军发展战略方向更正确。但日本在袭击珍珠港成功,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后,还是在太平洋战争中输给了美国。因为美国经济力量太强大了,是美国的经济力量压垮了日本。
军事上有句行话:外行看战争中双方军事家的表演,内行看作战双方后勤的战争保障能力的强弱。因为“战略和战术总是受后勤的限制,有时甚至完全取决于后勤”。太平洋战争再次说明:经济力量比军事家强。优秀的军事家只能针对一定场合,较合理运用自己的兵力和装备资源。但如果没有多少兵力和装备给他支配调遣。他仍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我们来看看1942年下半年到1943年上半年一年中美国和日本工业产品和武器装备产量:


产品种类            美国          日本         美日产量比
电力(亿度)        2041           337          6.05:1
煤 (万吨 )           58,000         5480         10.5:1
生铁(万吨)           5500            440         12.5:1
钢(万吨)              7910           740          10.7:1
飞机(架)             64,426        11,800          5.46:1
主要战舰(艘)          259            44           5.88:1
坦克(辆)             40284          1000          40.3:1


另外,日本在1942年4月到1943年3月的预算年度内总共制造商船42万吨(同期损失商船总吨位为113万吨),美国在1942年生产新商船达800万吨。
由此可见,在与制造武器装备有关的重要工业产品产量上,以及武器装备和远洋运输设备生产上,美国对日本都有极巨大的优势。
在太平洋战场上,通过1941年12月7日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珍珠港基地的成功,1942年初,日本军队在西部太平洋对美国军队有巨大优势。由于美国在武器生产上对日本有压倒优势,虽然美国生产的武器装备很多投入欧洲战场,1943年初在太平洋战场的美日军事力量就大致相等。在1944年初,太平洋战场的美国军队对日本军队已有巨大优势:美国有重型航空母舰28艘(日本15艘)、战列舰13艘(日9艘)、飞机6,576架(日3,000架)。因此,1944年美国在所有重要海战中,都拥有对日本的巨大优势。
1944年6月进行马里亚纳群岛海战中,美国出动航空母舰15艘、战列舰7艘,舰载飞机901架;日本参战的航空母9艘、战列舰5艘、舰载飞机440架。由于美国航母比日本航母更大,载运飞机更多,在海战的主要攻击力量——飞机上,美国对日本拥有两倍多的优势。19、20日两天海战结果为:日本损失航母3艘、油船两艘、飞机426架,并有4艘航母和1艘战列舰受伤。而美军仅损失130架飞机(其中还有80架是返航时因为油耗尽或夜间着陆训练不够损失的),无一舰艇损失(仅1航母和2战列舰受伤)。
1944年10月美日双方开始了二战以来最大的海战——菲律宾海战。美国海军对日本海军有绝对优势:参战美国轻、重型航母35艘、日本4艘;美国战列舰12艘、日本9艘;美国舰载飞机1,350架、日本116架。日本通过从冲绳,中国大陆和台湾调集2,000多架飞机到菲律宾参战,而美国海军也得到远东空军2000多架飞机的支持。海战结果:日本损失4艘航母、3艘战列舰、6艘重巡洋舰、飞机2,570架。美军损失3艘航母、967架飞机。
由于日本造船工业提供的舰艇不足以弥补太平洋战争中的损失,各种主要战舰数量大大减少。从1941年12月到战争结束时,日本主要战舰艘数变化为:战列舰从10减到4,航母从10降到6,巡洋舰从41减到11,舰队驱逐舰从111减到39,潜艇从64减到59。在同期,美国庞大的造船工业不但弥补美国海军的战争损失,还使其舰只数量大大增强:战列舰从15艘增到23,重型航母从7增到30(另有轻型航母73艘)、巡洋舰从37增到74,舰队驱逐舰从180增到405,潜艇从112增到263。即各种战舰美国对日本都有好几倍的优势。
还在19世纪中叶时,马克思、恩格斯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到军事领域,揭示了战争与社会物质生产的联系,指出:“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的,因而是以‘经济力量’,以‘经济状况’,以暴力所拥有的物质资料为基础的”。列宁也指出,内战“象在其他任何战争中一样,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除其战争的非正义外,本国军事经济能力的限制,也是失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纵览历史,我国的和外国的、正面的和负面的经验教训都说明:落后就要被动、挨打,战争需要经济实力。因此,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实力,是使我国能在未来信心十足地应付国际不测风云的重要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只是想逼美国人求和,从没有战胜美国的打算,这在电影《珍珠港》里面有所表现的.

日本人在整个二战中新造航母7艘,而美国二战结束时在造船厂未完工的航母就有17艘,在役的各

型航空母舰100余艘,别相信那些鬼话吧!什么中途岛转折点啦,骗人的,真相是实力的差距.

德国也没有战胜美国的打算,希特勒竭力避免的就是两线作战,他的闪击战与日本的偷袭珍珠港一样,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逼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5-1-3 17:18 , Processed in 0.0545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