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5405|回复: 16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灭绝】张献忠杀人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7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某FQ发的群邮件,有感而作
张献忠,一个被我们奉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的人,或者说,一个魔鬼


  崇祯十七年(1644)六月二十一日,重庆通远门外的广场上,三万七千名明军聚集。他们被编成百十个长队,鱼贯前进,到队伍前的木案处,伸出右手,放在案上。
  站在木案前的士兵手起刀落,那只手应声而断,留在案上,手指还在抖动。血如喷泉一样从断臂上喷出。执刀士兵一脚踢开他,喊道:“下一个,快点!”
  这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在处理被俘明军。六月二十日,张献忠攻破重庆城。这是他入川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全军上下,兴高采烈。张献忠特别指示,虽然明军曾经顽抗,但八大王此次宽大为怀,俘虏一个不杀,仅剁手为戒。
  这些俘虏没有理由不庆幸。但还有人希图进一步的侥幸。农民军明令伸右手,有人却伸出了左手。一刀下去,左手掉了,然而又被刀刃拦住:“右手!”
  于是两只手都废掉了。
  这些断手的士兵被放出城,逃奔各自老家。他们把恐怖像瘟疫一样传播到了四川省的各个角落。

[ 本帖最后由 中微子 于 2008-8-17 22: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诸义军领袖中,因为性情投合的缘故,张献忠最喜招徕亡命之徒。张军的主要成分是“叛卒、逃卒、驿卒、饥民、响马、难民”,从职业军人转变而来的人尤多。这使他的军队的战斗力高于其他的乌合之众。一位明朝军官曾说张的部队对于作战是习惯成自然。每个人脸上身上没有囫囵个的,铅子、箭头,处处皆是。他们皆不畏死,一听说官兵来了,都兴奋异常,听说要打仗简直和打猎一样的高兴。官军正在观望害怕,他们却毫不畏惧,老于此道。
  因为队伍的骨干由农民阶级的边缘分子构成,张献忠部在明末诸军中把底层阶级的人格缺陷表现得最为明显。换句话说,张部是受底层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影响最深的一部。
  一提起农民,我们的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罗中立《父亲》中那个满脸苦难、善良、坚忍的形象。在我们的思维定式里,“农民”这个词总是与“淳朴、勤劳、仁义”这些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相反,与“富贵”这个词距离最近的,却是“虚伪”、“残暴”、“为富不仁”。
  然而,随着深入阅读明末四川的那场大劫,我的思维定式逐渐被打破。我越来越清晰地看到,由农民为主体构成的底层社会文化除了我们熟知的“质朴”、“自然”之外,还有着“粗陋”、“浅薄”,甚至“野蛮”、“丑陋”和“黑暗”的另一面。农民们被贫穷和专制统治双重镣铐紧锁着。在一定意义上,他们是一群“残缺不全的人”。
  最主要的缺失,就是“人道”精神。
  在正统文化中,“人命”起码从理论上,在表面上,是天地间最贵重的事物。“天地之间人为贵”、“人命至重”、“仁者爱人”等字眼充斥在儒家经典上。专制法律虽然残暴,但对人命还保持着形式上的尊重,比如,每年全国所判的死刑,都要呈报给皇帝,由皇帝亲自校核审批,才能行刑。然而,在底层思维中人命却是不甚值钱的东西。不但他人的生命不值得尊重,自己的生命似乎也不太值得珍惜。“头掉了碗大个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那些专一杀人害命的人渣,如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居然成了底层人民的英雄。
  他人的性命,在张献忠眼里,只分有用和无用两种。年轻身壮的,可以为自己冲锋陷阵或者当挑工、人夫,所以是有用的,可以留下。年老体弱的,对自己无用,所以一律杀掉。
  当然,不杀也可以,因为杀人是一项费时费力的活。不过张献忠却乐此不疲,经常杀了一通后不过瘾,觉得杀得不够多,要“补杀”。《张献忠陷庐州纪》载,张献忠进庐州后,起先并未大杀。第二天在城楼上发现许多火药,“随报,八贼即动气,大嚷曰:‘这蛮子养不家(即养不熟),我厚待你,这火药就该说,并无一人提起’,遂令搬火药来营中,放火烧楼,又传令进城补放火、杀人、捉人,一人不许放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底层文化中的另一个严重缺失是缺乏对妇女的尊重,张献忠部在这方面表现一样鲜明。
  正如王学泰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分析的那样,正统文化本身虽强调男女不平等,所谓“夫为妻纲”即为明证,但是正统文化还是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强调正妻的家庭地位,欣赏在“夫为妻纲”基础上的夫妻间的“举案齐眉”,相互尊重。然而,底层文化对妇女,却是赤裸裸的贱视甚至敌视。正像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里的黑帮老大所说:“兄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女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而每个中国底层社会男人几乎都知道:“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在绿林世界里,女人除了供男人消遣,别无用处。《民国时期的土匪》提到,一个匪首在行军中仅仅因为妻子小脚走得慢,就毫不犹豫地一枪把她打死。
  明末农民军的首领们,把这种野蛮演绎到了极致。李自成困在巴西鱼腹诸山走投无路时,算了一卦,结果是大吉。卜者谓,李自成有帝王之分。于是,身边人纷纷坚定了奋斗下去的决心。大将刘宗敏立刻“杀其二妻,谓自成曰:‘吾死从君矣!’军中壮士闻之,亦多杀妻以从者”。
  至于张献忠对待妇女,那就更让人无法接受了。
  也许是受过女人的歧视或者伤害,张献忠对漂亮女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报复心理,他经常说,“天下事皆妇人所坏”。征战途中,不时有部下向他进献美女,他通常留宿几次就借故杀掉。攻占黄州后,他集中全城的妇女,然后挑那些年老或者貌丑的放走,留下那些年轻漂亮的,强迫她们去拆城墙。这些女人平时哪干过这样的重活,许多人手指被磨得鲜血淋漓,昏厥在城下。城墙拆掉后,张献忠又命令士兵把这些人全部杀死在城下。
  在攻打滁州战役中,因久攻不下,张献忠听信了一个阴阳先生的话,到周围乡村掠来妇女数百人,“尽断其头”,倒埋在城下,露出阴部对着城上,想以此来压住城上的大炮。这个办法当然不好用,那次战役,张军一败涂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张献忠在四川建立他的大西政权的具体经过从略,只说一头一尾

    天下易守难攻之地,无过于蜀。崇祯十七年春,张献忠率全军溯江而上,准备“暂取巴蜀为根,然后兴师平定天下”。因此有了六月二十日重庆城破的一幕。
  经过十多年的流动宣传,张献忠部的威名已经传遍半个中国。可惜,“八大王”这三个字是作为恐怖的代名词被广为传播的。在许多省份,吓唬小孩子的最好办法是告诉他,再不听话,“八大王”就会从窗子外面伸进手来,把他抓走。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张献忠部入蜀给四川人带来的震动。
  和传说中广大人民面对起义军总是欢欣鼓舞不同,四川人在等待张献忠部到来的这几个月时间里,受尽了恐怖的折磨。越是乱世,谣言越多,三天两头有消息传过来,说张军马上就要到了,于是百姓们扶老携幼,匆匆逃到山里。然而等了两日,却没有动静。这才发觉是一场虚惊。
  省城成都更是乱成一团。在重庆与成都两城陷落之间的一个多月,成都居民们日夜被恐怖所煎熬。史书记载,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成都城内都是处于歇斯底里状态之中,三更半夜时分,经常有人因为听到风吹草动,杯弓蛇影,起而大呼,“呼曰:闯至矣!明日又呼曰:献至矣”,于是一城骚动,人们哭爹喊娘,四处躲藏,折腾大半夜,才发现是谣传。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在巨大的恐怖高压下,张献忠于八月初九日干脆利落地攻破成都城,对成都人来说,几乎是一种解脱。
  然而,等待中的雷霆并没有马上落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质问题,是历代农民起义军领袖的阿喀琉斯之踵。
  无庸讳言,揭竿而起的草莽英雄们没有条件接受教育,发展智力。因此,大部分农民领袖都习惯于浅层思维,缺乏系统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目光短浅,见解狭隘,缺乏想象力,只恃一时之勇,缺乏治理一个国家的大政治家所必需的知识储备、人格素养和智力基础。他们善于破坏,不善于建设。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千年间千百次农民起义里,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个人最终从社会最底层直接走上了皇位。其他百分之九十九出身社会底层的英雄豪杰,结局不过四种:一是大事未成之前默默无闻地死于枪林弹雨之中,这是绝大多数起义首领的结局,比如明末起义那百数十名外号各异的首领。二是虽一时据地称王,掀翻了旧王朝,而战斗成果终于被贵族们夺去。比如王莽末期,赤眉绿林首义,豪杰纷起,结果却是把宗室刘秀送上了皇位。而隋末瓦岗寨程咬金们虽一时做了皇帝,最终还是被谙于统治术的前贵族唐王李氏收服。三是距一统天下只差几步之遥,却终因素质太差,抵御不住金钱美女的诱惑,意志崩溃,沉于酒色,最终亡国,比如洪秀全,也可以算上李自成。四则是只会攻城略地,四处流动,一旦坐了天下,反倒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比如黄巢。
  张献忠也遇到了黄巢的问题:策略缺乏。
  建国之初,大西政权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治安问题。
  由于缺乏建设根据地的经验,张献忠虽号称平定全川,但是在四川大部分地区,他的统治只是名义上的,就连一些仅有的军政措施也未能得到贯彻。只有成都附近才算是控制比较稳固的地区。史书的一些记载:“献忠当时窃据者,川西锦城一区耳。”“献忠拥兵数十万,……而其威令所慑服者,不过成都前后十余县耳。”这些,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没有红军式的基层政权建设和大规模的宣传攻势,大部分百姓还是把张献忠当做“流贼”,只是慑于张献忠的威势,而不是真正心悦诚服。所以,张献忠的统治极不稳固,面临的反对势力非常强大,在他实际控制地区之外,有无数自发组织起来的地方武装与他为敌。
  张献忠当然明白他的统治基础十分薄弱。可是他所能想到的办法,偏偏只是历代专制统治者用过的无数统治术中最恶劣的三个办法,一个是警察管制,一个是暴力镇压,一个是特务统治。
  张献忠平生唯一崇拜和信奉的就是暴力。他所取得的一切都是使用暴力的结果。张献忠部从不像李自成部那样注重宣传,注重策略,软硬两手一起抓。他们一味迷信自己超群的战斗力。他们迷信“只要有刀枪,没有办不成的事”。
  我不得不说,与地主阶级斗争十分坚决的革命者张献忠,他统治劳动人民手段的野蛮下作实在大大过于历代反动统治者,甚至最野蛮的皇帝朱元璋。和朱元璋一样,暴力对张献忠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策略上的需要。张献忠有时策略性地拒绝理性,因为他深知对非理性的恐惧深植于人性之中。当一个人有足够的实力蛮不讲理时,他最容易得到无条件的顺从。
  张献忠面临的第二个严重问题是吃饭问题。过去,张献忠部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一贯是“因粮于敌,未闲屯种”。虽然建立了大西政权,然而,张献忠在国家经济管理中的措施却乏善可陈。最初他依靠没收官府和贵族的财产来支持财政,然而不久这些钱就花光了。于是他的经济措施就剩下了“打粮”,所谓打粮,一言以蔽之,就是“抢”,放纵士兵在“国家”之内强抢。 “献贼每五日十日发人采粮,如一人不回营,领人管队小剥皮(又自创为小剥皮法,将人两肩膊皮自背沟分剥,揭至两肩,反披于肩头上,不与亲戚人等与饭食,赶出郊外,严禁民间藏留。多有栖古墓月余而后气绝者),同伴俱斩。” 
  所打之粮,首要的目标当然是地主大户,可是张献忠的兵马没有进行过政治训练,在过去他们没有区别过地主和人民,进了四川他们当然也不会专抢阶级敌人。而是见粮就抢,见猪就杀,见人就绑,绑起来用火烧烤,逼他供出所知的藏粮地点。见到路上行人端着一碗米,也“杀而夺之”。 
  正如“文革”结束不久一本颂扬张献忠英雄事迹的传记中指出的那样:“张献忠在四川的两年多时期中……据我所见到的材料,张献忠没有采取过一项直接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摆在面前:粮食何在?过去流动作战,靠在各地‘打粮’,如今一住两年,地主和官仓的粮食很快吃光,几十万军队不能空着肚子,这就必然要从广大农民身上取得粮食。”
  另一本肯定明末农民战争的书说得更清楚一些:“从现有的材料来看,大西政权在四川没有实行按土地或人口征收赋税的政策。几十万大军和各级政权的消费,基本上是依赖没收和打粮。当时人士傅迪吉和李蕃的著作中,都描述了大西军出外打粮的情况。明末社会中,家有余粮的固然主要是地主,可是这种见粮就抢见猪就杀的政策,必然要侵犯到一般农民的利益。如果说这种做法在流动作战时期还有它的合理性的话,那么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权,继续这么办就必然走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许多大人物一再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世界上最好统治的老百姓”。老实厚道的农民们什么都可以忍受,唯一不能忍受的是活活饿死。张兵的名声本来就不好,张献忠入川之后,兵锋所过,大部分四川农民都逃入山里,大片土地撂荒。剩下的农民在大西军打粮队横行之时,进行经济生产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民遂不耕”,田地大片荒芜,百姓益发大量逃亡。 
  在这样的统治之下,“最好的老百姓”们不拥护这个“自己的政权”也是情有可原。  张献忠的第三个问题是军事优势的丧失。
  大西王朝建立的第二年,军事上就出现了败势。一六四五年春,明将曾英突破川东防线,进入四川,攻占了重庆。张献忠忙派刘文秀反攻,亦被曾英打了个大败。不久,明朝将领先后占领了四川东部和南部的綦江、宜宾等重镇,逐步开始向川西平原蚕食。
  一开始,张献忠尚不以为然。胜败乃兵家常事,近二十年间,他曾经无数次走投无路,不也过来了吗?他毫不慌张,派出人马,四出征伐。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劲了。他面对的不仅仅是明朝正规军的进攻,更可怕的是他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大西政权的统治下,我们见到了历史教科书上见不到的现象:对起义者的再起义。看到张献忠出现败势,四川各地在富家大户和原地方官的领导下,纷纷起来,“拥众据城邑,保村落,驻山谷,拒险寨者不可胜数”。“凡献忠所选府、州、县官,有到任两三日即被杀害,甚至有一县三四月内连杀十余县官者。虽重兵威之,亦不能止也。”在张献忠实际控制区内的百姓也纷纷起义,“起义兵斩伪令者所在皆是”。后来竟弄到这样的地步:“成都百里外,櫌锄白梃,皆与贼为难。”
  越来越多的人踊跃参加官军。《蜀警录》载: 
  “曾英至重庆,驻兵江上。招集难民入伍,舳舻百里,旌旗蔽江。”明军的势力迅速壮大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屠蜀

这个标题起得很吓人,不过更吓人的是史实。称为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灭绝不为过,张献忠的屠杀,连抗战时期的日本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之一)
    疯子也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借助理智力量的疯子。
  张献忠就是这样。眼看彻底平乱无望,张献忠想出了釜底抽薪之计。
  张献忠觉得有必要对读书人进行一次大清洗。 
  一六四五年夏,大西皇帝张献忠在全川境内发布“选举考试令”,以国家初建,亟需人才,命令全川读书人一律赴成都应考。考取者,将按等授以官爵。令各地军人搜查,百姓检举,如果不出来应考,本人全家斩首,不报告的邻居连坐。
  由于知道张献忠喜欢搞科举,所以川人并不以为异。命令一下,大家纷纷整理行李,带上家人仆从,“诸生远近争赴”,住进了大慈寺。进去之后,就不许出门,关押起来,一如囚犯。
  一个月之后,各地报告,生员已经齐聚。于是,张献忠采取行动了。“读书人来齐了那天,自大慈寺门到成都南门,两旁各站甲士三层。在寺门口设一长绳,离地四尺,张献忠亲自边上‘验发’”。如果此人年龄尚小,身高不足四尺,或者张献忠看着顺眼,想留下来用,就命令站到一边。除此之外,即属检验合格,准许出发。“于是,每发一生员通过,前面有一人,手执高竿,悬白纸旗一付,上书某府某州生员。教官在前,士子各领仆从行李在后,鱼贯而行,以为是去赴考场。到城门口,打落行李,剥去衣服,出一人甲士即拿一人,牵在南门桥上斫入水中,师生主仆悉付清流,河水尽赤,尸积流阻,十余日方飘荡去尽。”(《蜀警录》)
  如此“考”了三天,除了十几名年龄幼小,张献忠看着喜欢想留为己用的孩子之外,剩下的一万七千人,全消灭了。
  其次消灭的是“僧道、医卜、阴阳诸流,及百工技艺人”。这些人是流民中的精英人物。此等人亦应作为不安定分子,除之而后快。所以,张献忠亦采取欺骗手法,“托言斋醮,或考试,或兴大工之类,至则皆死”。仅在成都城一地,他就杀死和尚二千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二)
    然而,杀了这些火种,却没起多大作用,各地再起义的烈火越烧越旺。这些四川人,简直是杀了一百,站起一千,前仆后继,与他张献忠为难。一旦那些从穷山大野里杀出来的叛乱武装攻向城市,城里的居民就迫不及待地里应外合,群起攻杀守城的张献忠军,欢迎那些“再起义”的队伍。
  张献忠征战十余年,从未见过这样的百姓。在其他各处,百姓对他都是俯首帖耳,战战兢兢,唯蜀人“忘恩负义”。分析情报,各地城池失守,城市人民做内应通风报信起了关键作用。这样一想,他觉得成都城内处处都是危险。他从这个城市人民的表情上早已读出了他们内心的怨恨。他越想越怕,干脆从成都城里搬了出来。
  丞相汪兆龄摸透了张献忠的心事,他说:“蜀民剽悍,臣先言之,今则然矣……而蜀人德不知怀,威不知畏,屡抚屡叛,是蜀人负皇上,非皇上负蜀人也……以臣愚意,莫若先将在城人民,尽行屠戮……此制剽悍安反侧之善策也。”
  张献忠深以为然。决定,剿灭各地城市人口,以彻底消除内应。
  两名传教士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屠戮成都的过程。以下是他们的叙述:
  一千六百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张献忠打算剿洗全城居民。他事先安排好一个探子大张旗鼓地跑进城来汇报,说一路敌军大队将到,须当操练兵马,以作御敌之计。第二天,张献忠动员人马,做出将赴战场的姿态。他先召集各营军官,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开了一个会,传达了“剿洗全城,不留一人”的命令,命令说“成都百姓已暗通敌人,勾引大队入川,故当剿灭此城居民。尔等各宜秘密准备,不得遗漏军情”云云。众军官会后回营,预备明日大屠之事。
  第二天,两位传教士见张部大军军队纷纷出城,聚集在城外的空地上,尚不知他们要做什么。不久,传令兵来到,通知各官员并通知两名传教士,今天将发生大的变动,各官员应该保护好自己的家人老小,否则出了事后果自己承担。二位传教士这才猜出献忠想做什么,急忙奔回寓所,想救护自己的几个佣人。然而佣人们已经被军人搜出带走,他们扑了一个空。
  这时,城内居民除了大西国官员家属外都已经被挨家挨户搜出,驱赶到成都南门及东门外。利类思跑到南门城楼,安文思来到东门城楼,希望劝说站在这里指挥的军官先不要杀戮。两个外国人的比比划划当然不起什么作用,两处已经开始杀人,“无辜百姓男女被杀,呼号之声,惧绝心目,血流成渠”。 
  开始屠杀不久,张献忠亲自率马队来到南门外沙坝桥边,亲自观看屠杀场景。老百姓一见献忠到来,“皆跪伏地下,齐声悲哭求赦云:‘大王万岁!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你百姓,我等未犯国法,何故杀无辜百姓?我等无军器,乃是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众无辜小民’云云”。张献忠丝毫不为所动,反而破口大骂四川人忘恩负义,私通敌人,自寻死路。“随即纵马跃入人从,任马乱跳乱踢,并高声狂吼:‘该杀该死之反叛。’随令军士急速动刑。”于是数万士兵一齐动手,被杀之人越来越多,呼号之声越来越稀,最后,举目四望,只见成都城外的土地完全被尸体覆盖,“息静无声”。“逐处皆尸,河为之塞,不能行船。锦绣蓉城顿成旷野,无人居住。一片荒凉惨象,非笔舌所能形容”。
  中国史书还提供了传教士没有提及的一个细节:张屠成都时,天阴欲雨,雷声大作。张献忠“怒指天曰:‘尔放我下界杀人,今又以雷吓我耶?’用炮还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之三)
在血洗成都前后,各地的洗城工作也在进行。我们还是来看一看简州的洗城是如何进行的。
  本来,简州久已安定,并没有人起兵反对。地方秩序如此之好,以致弃学经商的傅迪吉甚至受了两个堂弟的鼓动,在附近乡村购买了一批绸缎,运到简州城里,准备贩卖给驻扎在州城的起义军,赚一笔钱。也该他倒楣,十一月初三日,刚刚入城,就赶上张献忠从成都发兵,把简州城四面围住,然后进城搜检人口。他在《五马先生纪年》中详细地记载了他惊心动魄的遭遇。
  看到张军入城,他和几个亲友急忙藏了几来。“少顷,贼兵全部涌入城中,无分男女,见人就锁。诸母姑辈匿于床下,余一人仅有茅草二捆遮身。”傅迪吉惊恐无措,事后总结经验教训,告诫后人不要住在城里:“可怜城中遇难,与乡间大不同;若在乡间,纵逃不出,犹能东奔西走也,有须臾之缓,城中寸步难移,惟束手待毙而已。从来一治一乱,天道之常,后之人当以此为鉴,乱世切莫居住城池。” 
  然而,张军都是搜查的好手,这些承平已久的百姓如何能躲过张军的眼睛。“少顷,无数贼兵将我诸母姑辈于床下搜去。
  所有城内居民都被押解到城门外的河边空地上,他们在这里度过了恐怖的一夜:“其时天色已晚,墙上河边塘火齐起,胜如白日。都督住扎城楼。起更之时,众人坐下。人挤太紧,果然无容足之地。幸喜我正在人群当中,四面围得千层,得免受张军的苦楚。那些离张军近的人,张军将棒乱打,犹不致死。后面坐在城墙下者,被墙上的张军推倒城墙垛子打烂而死,众恶贼遂拍掌大笑,以为取乐。伤哉伤哉,此日之天道安在哉?”
  “二更时,张军困倦睡去,惨剧才止。每塘火止有三四人暂守,不见吵闹,只闻张军歌唱之声。鸡鸣时,始唧唧有人语,细听之,乃吾州中老人与少者言:你们年少,或有人选上,或还有生路。我们年老,天明即死!”
  第二天一早,起义军在北门外众人中选人。“初四日黎明,众兵果来选人。众人争先求售,亦不中用也。”傅迪吉幸运地被选中参加了张献忠军。
  选过人之后,剩下诸人,对起义军来说没有用了。于是大开杀戒。“复闻举号三声毕,大叫各营传兵杀人。登时只闻刀响,大杀逾时,与昨日不同,久之尸满大坝,无人可杀,住刀。随拖死人下河,河面不知堆积几层。及视墙下,所存甚多,犹难计数。”
  杀完人后,“起营回州,将前留妇女尽杀,上成都去了,谓之卷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四)
        张献忠控制区内的各地城市人口剿灭净尽,他又从郊区强迫村民们入城。毕竟,城市里还需要有人为军队服务。
  虽然花了如许兵力人力来剿城迁人,四川各地也不见平定。在清军、明军、各地再起义军的攻势下,张献忠屡战屡败,接连几个月没有打过一个胜仗。张献忠挺不住了,他无比怀念起了当日的流寇生涯。放弃四川,到他处重新开始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然而又不甘心这样走。因为实在是太恨四川人了。好,你们不是反对我们吗?把你们都消灭了,变成一片赤土。张献忠决定屠蜀,理由是“自我得之,自我灭之,无使他人得”。在撤离四川前尽量把四川人杀光,留给敌人一个空省。
  这是古往今来最宏伟的屠杀计划,执行得也相当坚决。
  距剿灭城市人口不久,张献忠又发出了“除城尽剿”令,令军队出城,消灭农村人口。深入穷山大岭,一个也不放过。“立搜山、望烟等头目,踪迹高山大谷有匿崖洞者,举火薰之。”
  从荣县、洪雅等县县志所引资料看,张献忠在四川许多地方无可争辩地实行了“除城尽剿”的政策。他认为“凡居山野者俱叛逆,将悉行剿灭;城内俱良民乃免死”。具体做法是:“凡剿一处,先令地方官清四至界,并乡导人送领兵官。前一日照四至界址布兵环围,次日开剿,四下齐向中央搜杀,如围场合龙口之状。”结果是:“不论男女老幼,逢人则杀。”“剿毕复扒草寻穴,细搜数日乃复命。”之所以这样仔细,是因为“倘有漏网者,或于别处发觉,罪其领兵官”。我们前面提到的小秀才欧阳直在为张献忠部服务时就“尝见郫县解来一个逃民,审讯之后,发现系峨眉人,于是负责查剿峨眉的官员洪都督被剥皮”。在这样严厉的政策下,各地官兵当然不敢不尽职。仅川中各县,就有十四万多人死在屠刀之下。
  作为一项军事命令,当然要有验功标准。那就是手掌。欧阳直办理文案时,曾经见到以前用手掌记功的记载。他说:“每官兵回营以所剁手掌验功,掌一双准一功。凡有军官衙门所在,手掌如山积。而成都城内人掌,则更几于假山之万叠千峰矣。尝见一札付,自副将升总兵。其札头空白处用朱笔细字备注功级算手掌一千七百有零。”
    人已经杀得差不多了,张献忠开始撤退。穷途末路之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眷恋家乡。他对部下说:“弃蜀出秦,一得长安,则是中原首领自我而据,且关中为我故乡,诸将兵多系秦人。自来强兵战马皆产于秦,要图大事还是陕西。”
  然而这时又遇到了供应问题。人口消灭净尽,自然粮食就越来越难找。数十万军队,没吃没喝,如何行军?张献忠想到了屠杀自己的部下。当然,要杀必先杀那些掳来的四川人,他们虽然被征入伍,心却不附,经常有人开小差。
  义军中要“收治”的有三种人:“其一系四川人,有在四川入伍者,有系四川人而在他省入伍者。其二系他省人而在他省入伍者,有系他省人而在四川入伍者。其三系明朝官兵投降过来者,有系阵前俘获者,又有系各地方上的土匪入伙的,俱当尽诛。”其中尤其是四川义军,张献忠认为都是些“剽悍亡命,叵测不轨之徒”,故“恨入骨髓”,必欲除之而后快。
  献忠还认为随营妇女是自己行军作战的累赘,在杀过自己士兵以后,把屠刀探向军中妇女。一六四六年他离开成都时,首先将自己的三百嫔妃杀掉二百八十名,只留了二十名侍候自己。并命令“各营所有妇女,齐集一处,由兵围绕,献忠另选兵人一队为刀斧手,号令一声,乱砍乱杀,叫冤哭惨之声,震动天地。妇女尸身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还有史料记载,由于缺乏军粮,张军曾经把这些死亡者的尸体“剐之割之,制成腌肉,以充军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8-1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尾声

《蜀龟鉴》对于蜀乱做了个粗略的总结,谓:
  痛乎,明季屠川之惨也。四川南部死于张献忠部者十分之三四,死于瘟疫、虎灾者十分之二三,而所遗之民百不存一矣。川北死于献者十三四,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一二,而遗民千不存一矣。川东死于献者十二三,死于摇黄者十四五,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万不遗一矣。川西死于献者十七八,死于瘟、虎者十二三,而遗民十万不存一矣。
    康熙六年(1667),四川巡抚张德地来到四川之后报告给皇帝说,他只是个空头巡抚,因已经无人需要他来管理:“四川有土无民”;康熙十年,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说:“蜀省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康熙二十二年,马湖(今四川屏山县)知府何源浚也说:“蜀地民稀”。康熙二十四年,人口渐渐多了起来,然全省也只有一万八千零九丁,约合九万多人,“合全蜀数千里内之人民,不及他省一县之众”(《四川通志》卷71)。
  当然,还有人没有被统计进来。比如那些为数不少的白毛男白毛女:
  叙州有人避贼,逃入深山。草衣木食既久,与麋鹿无异。后见官兵,以为贼复至也,惊走上山,行步如飞,追者莫及。其身皆有毛云。
  南江二野人,能手格猛兽,擘獐鹿啖之,悬崖绝壁,腾上如鸟隼。他们不怕猛兽只怕人。虽家人亲戚召之,疾走不顾也。
  这些返祖的“原始人”不怕什么狼虫虎豹,最怕的倒是两条腿的同类。
  当时的四川,已经不像人间景象。当时的官员目击后在信中说:“自从进入四川,只见荆棘塞道,万里烟绝。荒野之中,只有野兽成群,不见人踪。偶尔见到一两个幸存下来的人类,又都是五官残缺,割耳截鼻,缺手断脚之人,看上去像妖魔鬼怪,让人感觉不是行走在人间。”
  时至今日,每逢成都城区改造、挖路修渠,还经常会暴露白骨,现身说法他们彼时的遭遇。
    可以这么说,四川一省的原住民,已经被张献忠屠干净了。现在四川的居民,大多是康熙年间以后的移民。
    三百五十余年过去了,张献忠的灵魂仍然游荡在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之中。在张献忠之后三百年,我们还听到过有人宣称,中国死掉三亿人,还剩有一半的人口,还一样能成功地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不怕打仗”、“杀二十万人,保二十年太平”这些说法还能屡屡听闻。“张献忠崇拜”是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一处危险病灶,虽然已经被历史之手割除,然而割除得并不彻底,时有复发的可能。所以,研究张献忠杀人的原因,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实不是一种猎奇,而是一种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许多疯狗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可能因为一己之私,可能因为好玩,可能因为无聊,可能因为早饭吃得太多需要消化一下,都可以。
暴力和压迫需要理由吗?不需要。需要的是力气和武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3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子说的好:老而不死是为贼。
中华民族不应该有这么长的历史,五千年的压迫已足够使任何最激进的哲学变得麻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我以前有所耳闻,但不太清楚,只听过"两广填四川"
现在才了解
简直惨无人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3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鸿怀瑾 于 2008-8-23 17:17 发表
这我以前有所耳闻,但不太清楚,只听过"两广填四川"
现在才了解
简直惨无人道


不是两广~是两湖~完整的话是~江西填两湖,两湖填四川~

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人口大迁移捏~

但农民就是农民~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是说改就改的~中国古代社会也就是被这过于长久浮华的封建社会所拖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5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
记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9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不腐败,军备不松懈,百姓能安居,谁造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3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4-12-22 21:55 , Processed in 1.2695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