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1378|回复: 25

都是电子惹的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压强
        2·1 气态分子的理想状态
        由于气态分子间的力为循环场力,这就决定每一个气态分子都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生存空间。当其它分子想要进入该独立空间时,将会受到斥力,斥力会把闯入该独立空间的分子推回至平衡位置。
        而每一气态分子所拥有的最大空间为:外界压强为绝对零压强条件下的独立空间,即零压独立空间V0
        影响零压独立空间V0的二个因素:
⑴不同的气态分子由于向外产生的磁场不同,决定分子间的力不同,力不同又决定该分子的V0大小不同。
⑵同一分子获得的外界能量越多,该分子的自旋速度越快,向外产生的磁场强度越强,故V0越大。
        2·2  压斥力平衡
    每一个气态分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在争取最大的独立生存空间V0,但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所有气态分子都受到方向指向地球心的地球引力,所以处于下一层的气态分子就会受到上一层分子的向下压力,在这种压力作用下,下层气态分子的实际空间V实就会小于V0。而所有气态分子的V实一旦小于V0,对外就会表现出斥力。从而自发达到对外斥力与外部压力间的平衡状态:“压斥力平衡”。
        2·3  影响气体压强P的二个因素
        地球表面的所有气态分子的实际独立空间V实都是小于V0的,因此所有气态分子对外整体表现为斥力。当气态分子V实—V0间的偏差值越大时,气态分子对外斥力就越大,该气体压强越大。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气体的压强P是由气态分子V实—V0间的偏差值大小决定的?而影响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二个:
        1;V0的影响;当气体温度上升时,气态分子由于获得能量具有争取到更大独立空间V0的能力,即 V0随着温度同步增大。如果此时容器内的气体体积不变,即V实不变,但V0却因温度上升而变大,这就会造成V实—V0间的偏差值进一步加大,气体压强P跟着增大。
        法国科学家查理(1746--1823)通过实验发现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其体积一定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P1/P2=T1/T2 。
        2;V实的影响;当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时, V0也就保持不变,如果我们减小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即V0不变而V实变小。这又造成V实—V0间的偏差值进一步加大,气体压强跟着增大。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Boyle),用玻璃活塞做实验时发现,当他向堵住的空气施加双倍的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会减半;施加3倍的压力时,体积就会变成原来的1/3。波义耳创建了一个简单的数学等式来表示这一比例关系:在密闭容器中的定量气体,在恒温下,气体的压力和体积成反比关系。公式为:V=k/P   。  
       
       
                        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3·1  气态分子的势能
        由于地球表面的大气压强为1.013x105 Pa.因此,对于大气层中的气体而言,所有气态分子的V实都小于V0。而气态分子的V实一旦小于V0,又都具有自发恢复至V0的趋势,分子在恢复至V0的过程中会对外膨胀做功。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大气层中的所有气态分子都具有一定的势能E势。但是,由于每一个分子都处于压斥力平衡状态,分子拥有的这个势能E势,却不能对外膨胀做功。
         3·2  分子势能增加的原因
        在一有活塞的汽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现在对汽缸内气体进行加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后,气态分子自旋速度会加快,气体动能增加量为△E动。
        当分子自旋速度上升时,由于分子对外斥力会随着自旋速度的上升而增加,该气体就会拥有更大的势能E势,这也就表示分子的势能E势会随着分子自旋速度的上升而同步增加。我们把气体因自旋运动变快而增加的这部分势能E势称为势能增量△E势。
        由此我们得出,当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后,气体的动能、势能增量分别为△E动、△E势,故有公式;Q =△E内=△E动+△E势   (3·1)
        3·3  热力学第一定律
        当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Q后,气体的动能、势能增量分别为△E动、△E势。在外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该气体由于势能增加而对外膨胀做功W。气体在膨胀做功过程中,分子对外斥力又会随着V实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压强下降)。当汽缸内压强下降至与外部压强相等时,气体势能增量△E势将全部对外做功W。即W=△E势  (3·2)
        将公式(3·1)代人(3·2)可得;Q=△E动+W         
        从这我们可以得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一部分使系统的动能△E增加,另一部分对外做功W。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能量不灭原理: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消耗一定的功必产生一定的热,一定的热消失时,也必产生一定的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看见反电子... ...
电子围绕着原子不停的转动,同样的也受到了重力和摩擦力。假如在真空呢,想设太阳为原子,这些星都是电子,它们又受到什么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1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LS诸位可以重新学一遍物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0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件损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录
                       第一章  物质世界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第一节 都是电子惹的祸   
1·1  引入“某某素”“某某子”
1·2  摩擦起电的困惑
1·3 我们发现了电子
1·4 原子不能稳定存在的力学原因
第二节 从磁性角度去认识大自然   
第三节  循环引斥力模型     
3·1  中子的磁矩
3·2 一生二
3·3  中子的一物二面
3·4 一分为二、合二为三
3·5  一物二面与循环引斥力模型
第四节   中子的运动   
4·1 中子南北磁极旋转运动的产生原因
4·2 中子的循环磁场
4·3 中子间的循环场力
4·4 中子的分合运动
4·5 中子的涡旋运动
4·6 中子磁极旋转轴的摆动
第五节   由循环磁力得出的几个结论   
5·1 中子的独立生存空间
5·2  原子和虚空
5·3 原子的自然形成
5·4  原子的稳定性
5·5 最小作用量原理
5·6 大平衡规律
第六节  运动因  
   
                               第二章    光
第一节   光的自然产生   
1·1 原子的自旋运动
1·2 光的自然产生
第二节   光的性质   
2·1 光的量子性
2·2 波长与光能关系
2·3 二种磁性光
2·4 光的波动性
2·5 光的叠加性
第三节  光的传播   
3·1 光波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
3·2 光波的传播图像
  光的吸收   ·
4·1 叠加后的光波
4·2 波动场方程
4·3 光的吸收
4·4 惠更斯原理
        
                                第三章   热               
第一节   温度  
1·1 热平衡状态
1·2 热量的传递
1·3 热平衡定律
1·4 温度与辐射出射度M(T)
1·5 影响物体温度的二个微观因素
1·6 比热容
第二节   压强   
2·1 气态分子的理想状态
2·2 压斥力平衡
2·3 影响气体压强P的二个因素
2·4 非线性
2·5 勒夏特列原理
2·6  气体的扩散
2·7  帕斯卡定律
2·8  阿基米德定理
2·9  气体的沉浮
第三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3·1 气态分子的势能
3·2 分子势能增加的原因
3·3 热力学第一定律
3·4 能的耗散
3·5 等体过程
3·6 等压过程
3·7 摩尔气体常量R与气体势能增量△E势的关系
3·8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3·9 卡诺定理
第四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4·1热平衡原理
4·2 开尔文说法


                             第四章  宇宙万物的自然形成
       
第一节 自发与自然  
1·1 物质的本性
1·2  自发与自然
第二节 中子的自发调整和相互协调   
第三节 原子有序变换的的循环磁场   
第四节  原子间的循环场力      
第五节  原子间的连接状态      
5·1 连接状态
5·2 时断时连状态
5·3 连接断开状态
第六节 物质系统的自组织   
6·1 平衡距离   
6·2 竞争与协调
6·3  由平衡距离决定的结构
6·4  自组织原理
6·5  万物的自然生长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稳定、平衡发展
第七节  晶体结构   
7·1 晶体结构类型的多样性
7·2 各向异性
7·3 晶体的共性

                       第五章  万物间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毛细现象  
1·1 表面张力
1·2 浸润现象
1·3 毛细现象
第二节    物质的溶解和沉淀  
3·1 溶解现象
3·2 沉淀现象
3·3 沉淀溶解平衡
3·4 化学平衡
3·5  化学平衡的特征
3·6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3·7  物质系统的最小性质
3·8 化学反应的方向性
第三节    固体的表面效应  
4·1 固体的表面效应
4·2  布朗运动

         

                                 第六章   电  
第一节    摩擦起电   
1·1 摩擦起热
1·2 摩擦起电
1·3 功能关系
1·4 正负电极、电场
第二节   带电原子的调整   
2·1 带电原子为什么调整
2·2 带电原子如何调整
2·3 调整后图像
2·4 带电物体的稳定性
2·5 电荷守恒定律
2·6 电荷的量子性
2·7 带电量与电场关系
2·8 导体、绝缘体
第三节    静电场  
3·1 电场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
3·2 库仑定律
3·3 电力叠加原理
3·4 电场强度
3·5 电场与物质场源关系(高斯定律)
3·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3·7 电势
3·8 二个带电体之间的电势能
3·9 电能存于何处
平衡规律与静电平衡   
4·1 静电平衡状态
4·2 均匀介质环境下的电荷分布
4·3 非均匀介质环境下的电荷分布
4·4 静电场中的导体
4·5 平行板电容
4·6 唯一性定理
第五节   磁场和它的源   
5·1 电流的产生原因
5·2 电流的磁效应
5·3 载流导线表面带电原子如何运动
5·4 同心圆磁场的产生原因
5·5 磁场方向判定
5·6 安培力的磁本质
5·7 安培力大小、方向
5·8 电流强度
5·9 磁场高斯定理
5·10 载流导线的磁场叠加原理
5·11 毕奥——萨伐尔定律
5·12 安培环路定理
第六节   洛伦兹力   
6·1洛伦兹力
6·2 洛伦兹力产生原因
6·3 洛伦兹力大小
6·4 运动轨迹偏转原因
6·5 库伦力、安培力、洛伦兹力
第七节   电磁感应   
7·1 动生电动势
7·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7·3 楞次定律
7·4 交流发电机原理
7·5 感生电动势
7·6 互感
7·7 自感
7·8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7·9 涡旋能量场
第八节  力的统一   
8·1 场的多样性统一     
8·2 力的多样性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从磁性角度去认识大自然
        我们发现电和磁有许多相似之处:带电体周围有电场,磁体周围也有磁场。同种电荷相斥,同名磁极也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异名磁极也相吸。变化的电场能激发磁场,变化的磁场也能激发电场。但是,实际上,磁和电这对佳偶也并非是完全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不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都有所反映。
        宏观上,从地球、月球、行星到恒星、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不可胜数的天体以及辽阔无垠的星际空间,都具有磁场,磁场对天体的起源、结构和演化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是电场在宇宙空间几乎无声无息,对丰富多彩的天文学似乎毫无建树。
        微观上,磁和电这对佳偶仍存在着不对称性,例如;我们可以用磁来制约电,却不能用电来制约磁。
        从宏观、微观上分析;物质的磁性比电性更具有普遍性,是更为本质的东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磁生电”的角度去认识电现象?从磁性角度去认识大自然?
       
                             第三节  循环引斥力模型
        3·1  中子的磁矩
        当我们把电子、质子从原子模型中去掉后,就会发现原子模型中剩下了唯一的一个基本粒子;中子。而现代大量实验观测已经表明一个中子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中子有以下三个性质;1具有一定质量、大小、形状。2具有自旋运动。3;具有磁矩。
        那么中子为什么具有磁矩?
        就像地球自转具有磁矩一样,这个问题目前也是困扰现代理论的一大难题。1931年P.A.M.狄拉克从分析量子系统波函数相位不确定性出发,得出磁单极子存在的条件,可用以说明电荷量子化这个理论上无法说明的事实。20世纪7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大统一理论以及早期宇宙的研究都要求存在磁单极子。实验上探测磁单极子成为检验粒子物理大统一理论和天体物理宇宙演化理论的重要依据。
        但是,在接下来的寻找磁单极子过程中,由于磁性粒子通常总是以偶极子(南北两极)的形式成对出现,从20世纪到21世纪,在陆地、在海洋、在太空、在深海沉积物中、在月球的岩石上,世界各地都在寻找磁单极子,但是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寻找,却都以失败而告终了。可以说没有一个科学家敢于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完全真正找到了磁单极子,于是,导致了关于磁单极子是否真的存在的疑云的产生,并且这种疑云渐渐地越积越厚,浓重地笼罩着科学界,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更加激烈的关于磁单极子的争议。
        更加有意思的是,就连到了晚年的狄拉克本人,也对磁单极子是否存在产生了深深的怀疑。1981年,他在致一位友人的信中说:至今我已是属于那些不相信磁单极子存在之列的人了。
        3·2 一生二
        目前我们不能证明存在一个磁单极子,但是一个磁性粒子的南北两磁极却是客观存在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磁性粒子的南北两磁极绝不会凭空产生,一定是有其所以然原因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根据中子的自旋运动,以及南北磁极总是在自旋轴两端成对出现这二个事实,再借鉴目前的一个假设;电子的磁矩是由于电子的旋转运动产生的。
        假设:中子的南北两磁极是由于中子的高速自旋运动而在转轴的两端成对产生的。
        如图所示
       
        (注:曾经尝试用实验的方法去证明这一假设,但是都因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了,目前即不能证明这一假设是正确的,也不能证明它是错误的。后面读者将会看到这本书许多的观点都是建立在这一假设之上的,如果这一假设不成立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模型基础上的。)
        3·3  中子的一物二面
        根据假设;中子的南北两磁极是由于中子的高速自旋运动而在转轴的两端成对产生的。现在,我们站在中子南磁极的上方往下观察中子,我们会发现该中子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中子在此方向上因顺时针旋转而产生南磁极。而当我们从下往上观察中子时,发现该中子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中子在此方向上因逆时针旋转而产生北磁极。
        一个中子实际上只会沿一个方向旋转,但是当我们从二个不同方向观察它,却发现它同时具有顺逆两种旋转方向,从而产生二个性质截然相反的南北磁极。因此,一个中子的南北二磁极不是从“一”中分出去后各自独立、彼此分离的“二”,而是“合二为一”的同一物体的正反二面,为一物二面。
        3·4 一分为二、合二为三
        从垂直于中子转轴的角度看中子,发现中子的南磁极在上,北磁极在下。南北磁场强度在转轴处达到最大,南北磁场强度从两极向赤道处逐渐减弱,在赤道处磁场强度为零。从这一角度去看中子的南北磁极是“一分为二的”,但是南北磁极的这种分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开,分开只是表面分开,其实质是同一基本粒子同时生化出的二个方面,是“合二为一”的。一个中子的南、北磁极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物体中。
        南北磁极是中子由于自旋运动而生化出的,而中子的自旋运动又是天生的、永恒不变的,只要中子具有这一运动,南北磁极就会与中子如影随形、永不分离。中子和南北二磁极三者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合二为三)。南北磁极的产生不能离开物质这一载体,离开物质这一载体南北磁极将无所依靠,它们根本不会凭空产生。而中子之间需要靠磁性连接在一起,中子离不开南北磁极,离开南北磁极中子之间将不会相互结合在一起,更不会进一步结合成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
        3·5  一物二面与循环引斥力模型
        由于一个中子的南北二磁极是同一事物的正反二面,因此一个中子的南北二磁极是不能够产生作用力的,力只能产自于二个中子之间的南北磁极,这就决定物质运动的力是来自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这也就排除了一个孤立的粒子自己产生让自己运动的力的可能性,同时也排除了一个具有无穷大能量的粒子存在的可能性。(因为,同一个中子的南北二磁极是不能够产生作用力的)
        最为关键的是,一个中子的某一磁极相对于另一中子的不同磁极(N或S),产生的将是不同的力,即N相对于N产生的是斥力、N相对于S产生的是引力,二个粒子间的力是即可以为引力,也可以为斥力的。
       
                           第四节    中子的运动
        4·1  中子南北磁极旋转运动的产生原因
        当二个中子相邻时,由于异名磁极相吸,同名磁极相斥,那么在引、斥磁力作用下,二个中子南北磁极就具有自发调整至异名磁极相吸位置的趋势。在这一自然趋势作用下,每一个中子的理想状态就是,同时与周围的所有中子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的南北磁极相吸位置。
        那么中子的这一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否能够实现哪?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二个孤立的中子是可以做到南北磁极在一条直线上,但是当第三个中子从中间位置加入时,中子的南北磁极就开始了旋转运动,此时,这三个中子的南北磁极也就不在一条直线上了,因此现实世界中,每一个中子要同时与周围的所有中子处于绝对静止的南北磁极相吸位置的理想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二个相邻中子不是处于异名磁极相吸位置,那么在这二个中子中间,就自然产生了调整至异名磁极相吸位置的“势能”。在引斥磁力作用下,二中子的南北磁极开始了旋转运动。二个中子之间的位置势能随之转换为中子的旋转动能,中子现在拥有了二种能量,一种是中子自旋运动的旋转动能,一种是中子的南北磁极做旋转运动的旋转动能。
        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当二个中子的磁极旋转到异名磁极相吸位置时,中子的磁极旋转运动会不会停止?
        如果中子旋转到异名磁极相吸位置,在引力作用下磁极旋转运动会停止,那么,当一中子和另一中子处于绝对静止的平衡状态时,它就会与周围的其他中子处于不平衡状态,其他中子还是会驱使它继续旋转。
        如果中子旋转到异名磁极相吸位置,在引力作用下磁极旋转运动会停止,那么中子南北磁极旋转运动的“旋转动能”又会跑到哪里?因为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即不能自动产生,也不会自动消失,能量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在这个微观模型中我们找不到中子旋转动能转换或释放的途径和证据。剩下的唯一途径只能是,中子在旋转惯性作用下离开异名磁极相吸位置而继续旋转,中子的南北磁极开始了永不停息的旋转运动。
        这里我们把中子南北磁极产生永不停息旋转运动的因素称为破缺因素。这一破缺因素是由于宇宙空间的不完善,导致中子南北磁极的空间位置不能达到理想状态造成的,它是随着中子南北磁极的产生而同时在三维空间内自发形成的,宇宙中的破缺因素不会因各中子调整南北磁极方向而消失,它只能通过中子磁极永不停息的旋转运动来平衡。
        4·2  循环磁场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
        当中子的南北磁极开始旋转运动后,那么该中子向外产生的磁场,就会变成一个南北磁性随时间呈周期性循环变化的磁场,(简称循环磁场)。如图所示
       
        而中子的南北磁极一旦开始旋转,那么中子产生的循环磁场,将会脱离物质在不需要任何媒介的情况下,以恒定的光速和球面的形式在真空中独立向外传播。
        磁场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的一个含义为;设一个中子磁极的磁场强度为B,那么随着磁场传播距离R的延长,球表面积随之增加为4兀R2,在此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磁场强度将会衰减为:A·B/4兀R2  (A为系数)。
        磁场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的另一个含义为;磁场的传播是需要时间的。
        4·3  中子间的循环场力
        一个磁场强度为B1的中子,产生的循环磁场是以光速球面形式向外传播的,随着传播距离R的增加,球表面积随之增加为4兀R2,在此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磁场强度将会衰减为:A·B1/4兀R2  (A为系数)。
        当该磁场遇到另一个中子B2时,那么磁场B1就会超距作用于中子B2的磁极而产生磁力,这时二中子间的磁力大小只与二个中子的磁场强度B1、B2和中子间的距离R有关,故二中子间的磁力大小为;F=A·B1·B2/4兀R2
        由于中子产生的是循环磁场,故二个中子间的力为周期性循环变化的引斥磁力(简称循环场力)。另外,由于磁场传播是需要时间的,因此中子间的循环场力为超距延迟力。
        循环引斥力与分子间的引斥力比较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组成的。当我们用力拉伸物体时,物体内要产生反抗拉伸的弹力,这说明物体内粒子间存在引力,引力使原子、分子能够聚合在一起。
        当我们用力压缩物体时,物体内要产生反抗压缩的弹力,这说明物体内粒子间存在斥力,斥力使原子、分子不至于结合的太紧密而保持一定的间隙。
        这同时也表示:在物体内部,二个粒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即可以为引力,也可以为斥力的。
        通过循环引斥力模型与分子间引斥力的比较,我们发现二者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
        中子间的引斥力大小与中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2)所示;
       
        1;当二中子间的距离R等于平衡距离L0时(R=L0)中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并不为零,仍为F=A.B1.B2/4兀R2。但是在一个引斥周期内引力和斥力相平衡,循环场力总体表现为零;
        2;当二中子间的距离R1小于平衡距离L0时(R1<L0),循环场力总是转换为斥力;此时斥力大小为F=A.B1.B2/4兀R12
        3;当二中子间的距离R2大于平衡距离L0时(R2>L0),循环场力总是转换为引力;此时引力大小为F=A.B1.B2/4兀R22
        4;当二中子间的距离R3远大于平衡距离L0时(R3≥10倍L0),中子间的磁力为引力或斥力,引斥力大小为F=A.B1.B2/4兀R32
        由于这时中子间的距离R3较大,中子间的引斥磁力较小,二中子已离开了引斥力范围,此时的引力已微弱到不足于把中子重新拉回平衡位置,二中子处于连接断开状态。 当二中子处于连接断开状态时,二中子间的磁力大小只与二个中子的磁场强度B1、B2和中子间的实际距离R3有关,为F=A.B1.B2/4兀R32
        故此时二中子间的引力和斥力表现的都十分微弱。
        4·5  中子的分合运动
        二个中子间的力为循环场力,当二中子的力为引力时,二中子在引力作用下产生聚合运动,但是还没等它们碰在一起,循环场力又会自发转换为斥力,在斥力作用下二中子产生分离运动,但是还不等二中子分离的太远,中子间的力又变回了引力,引力把中子重新拉回,因此相邻二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的围绕一平衡距离L0做永不停息的分合运动的。
        4·6  中子的涡旋运动
        由于循环磁场是中子通过旋转运动产生的,从这一角度去分析中子产生的场又具有旋转性质。在这种旋转性质的力作用下,中子自然产生了围绕原子球心的涡旋运动。
        4·7  中子磁极旋转轴的摆动
        中子的南北磁极一旦高速旋转起来,在旋转惯性力的作用下,中子就会按照原有运动轨迹运动,但是当二中子旋转至斥力位置时,斥力会改变二中子的运动轨迹,使其向斥力减小的方向偏转,而当二中子旋转至引力位置时,引力又会使其偏向引力增大方向。这就造成中子的南北磁极的旋转轴产生不规则的摆动运动。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在原子内部一个中子是同时做着以下五种运动的1;中子的自旋运动。2中子南北磁极的旋转运动。3;中子在原子内部的涡旋运动。4;二中子围绕平衡距离的振动。5;中子南北磁极旋转轴的摆动。
        一个中子是同时做着五种运动的,因此,在一个较长时间段内,中子产生的循环磁场是各相同性的,但是在某一具体时刻,中子的磁场却是各向异性的(这里各相同性和各向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五节  由循环场力得出的几个结论
        5·1  中子的独立生存空间
        由于中子间的作用力为循环场力,在循环场力作用下,二中子的距离总是自发的维持在平衡距离L0内的。当两个中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二中子间的力总会转换为引力,引力把分离状态的中子重新拉回平衡位置。同样当二中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二中子间的力又总是转换为斥力,斥力把将要碰在一起的中子重新推回平衡位置(即二个中子从来就没有发生真正意义的碰撞运动)。
        也就是说循环磁场具有保护功能,可以使每一个中子独自拥有一个半径为L0的动态球型生存空间。中子的这个独立空间只允许循环磁场通过,而不允许其它中子进入。从这我们还可以读出:每一个中子都是悬浮于真空磁场中的。
        5·2  原子和虚空
        所有的物质都是悬浮在由各种场构成的真空场中的。在无限的宇宙空间内,具有一定质量、体积的物体独自占有该物体体积大小相等的空间,剩下的宇宙空间为绝对的真空。真空相对于物质而言,为绝对的真空。
        但是,真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真空,即真空空间内什么都不存在,由于物质产生的各种非物质场是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真空相对于物质产生的场而言,它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对真空。另外绝对真空又为物体的运动提供了所需的运动空间,使物体的运动成为可能。
        宇宙空间是由物质和真空组成的,从这我们得到了一个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非常相似的观点。大约在公元前450年,德谟克利特创造了原子(Atom)这个词语,意思就是不可切割,并把它看作物质的最小单元。德谟克利特指出宇宙空间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什么都没有。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5·3  原子的自然形成
        中子的南北磁极一旦开始旋转,那么中子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发的向外产生循环磁场。由中子的这一自发行为,在二个中子之间又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循环场力。在循环场力作用下,二中子即不会分离的太远,也不会紧密聚合在一起,而是自发的围绕在一平衡距离内,通过有序的分合运动自动建立起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连接。
        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自发的连接在一起,而且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又是自发的与周围所有中子维持在同一平衡距离L0内的,这也意味着一定数目的中子在循环力作用下会自发的收缩为球体,而且还会自发的按照L0紧密排列在一起,从而组成一个具有一定质量、体积,以及特定结构的球型原子。
        中子自发产生的循环磁场,决定了中子间内在动力的自然产生,中子在内在动力作用下又自发建立起了稳定的连接,而中子的这一自发行为又导致了原子的自然形成,因此原子的自然形成,是物质在内在动力作用下的自然形成。
        5·4  原子的稳定性
        当二中子旋转至斥力位置时,斥力总是使二中子向斥力减小的方向偏转,而当二中子旋转至引力位置时,引力又会使其偏向引力增大方向。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二中子在一个引斥力周期内,引力的作用时间是大于斥力的作用时间的。但是从力的大小分析,由于二中子在相斥位置时,二中子的间距总是小于平衡间距Lo的,而二中子距离R越小,产生的力越大F=A·B1·B2/4兀R2,也就是说在一个引斥周期内斥力的平均值要大于引力的平均值。
        当我们在一个引斥周期内分别计算,引力对时间的积分、斥力对时间的积分。我们发现引力冲量的作用时间长但是引力平均值小,而斥力冲量的作用时间短但斥力平均值大,引力冲量和斥力冲量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这就保证了中子在一个来回振动周期内动量增量为零,中子振动过程中的动量是守恒的,中子在振动过程中一般不会向外释放能量。
        中子振动过程中的动量守恒,这又使得原子内部的各中子之间始终维持在平衡距离L0附近做循环往复的振动运动,进而保证了原子内部各中子不会因动量的改变而飞散或者聚集在一起,原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5 最小作用量原理
         最小作用量原理从提出到发展渊源流长。它不仅在物理学的诸领域,甚至在整个自然科学乃至更大的学科范围内,都具有深刻的作用与宝贵的价值。仅就最小作用量原理在物理学中的地位而论,没有哪一个定律或定理能在如此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此贯彻始终地伴随着物理学全部进程而发展,也没有哪一个规律能有如此的魅力,始终吸引着众多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也没有哪一个规律能像它一样,把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甚至把物理学与数学如此紧密地结合起来。最小作用量原理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真与美,也反应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普遍性与简单性的追求。
        最小作用量原理的原始思想是从对光现象的观察中起始的。早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Euclid,约325B.C~270B.C)在他的《反射光学》一书中阐明了光的反射定律,他把光视为直线传播,使光线服从几何学规律。公元40年,希腊工程师希罗(Hero50~)在对光的直线传播与反射定律的解释中,强调了自然现象的“经济本性”,并提出了光的最短路程原理。
        使最小作用量原理开始得以真正发展的,应当归功于法国数学家达兰贝尔与其后的法国数学家拉格朗日。他们在力学中应用变分法,把最小作用量原理发展为动力学的普遍原理——达兰贝尔-拉格朗日原理,并把它推广到多粒子系统。在多粒子系统中,这一原理被表述为:当完整保守系统从一个位形转变到另一个位形时,对于一切具有相同总能的可能运动来说,只有真实的运动所对应的作用量最小,其中s为系统的作用量,n为系统的粒子数,t为运动经历的时间,T为系统的总动能。对粒子数n=1的单粒子而言,上一原理即退化为莫培丢最小作用量原理。
        1835年,哈密顿从力学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出发,用具有动力学意义的正则变量(广义动量p和广义坐标q)代替只有运动学意义的广义速度q和广义坐标q,把拉格朗日函数和拉格朗日方程变换到哈密顿函数和哈密顿正则方程,对比费马原理提出了等时最小作用量原理,即哈密顿原理,由它可以导出全部力学的基本定理和运动方程。(以上内容摘自《当代物理学进展》)
        下面通过循环场力论述:对于所有的自然现象,作用量为什么趋向于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
        由于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循环场力,当两个粒子的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引力会把分离状态的粒子重新拉回平衡位置。而当二粒子的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又总是会把粒子重新推回平衡位置,由此我们得出在循环场力作用下,二粒子的分合运动总是自发的维持在最小范围内的。
        粒子的分合运动总是自发的维持在最小范围内的,这也表示粒子的势能是自发的维持在最小状态的。拉格朗日在研究力学体系时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力学体系势能的最小状态对应着体系的稳定态。这也表示粒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是自发维持在相对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状态的。
        当粒子由于某种客观原因,其运动状态偏离原稳定、平衡状态时,例如;粒子吸收外界能量,粒子间的斥力会增大,二粒子在较大的斥力作用下,会被推离的更远,但是只要这个距离不超出引力范围,当循环场力转换为引力时,引力仍能把这二个粒子重新拉回至平衡位置,而当斥力恢复正常值后,二粒子自动恢复原稳定状态。
        由此我们得出,当粒子发生偏离稳定行为时,循环场力具有自发纠正粒子偏离行为的功能,自动把粒子的偏离状态降到最小,而不是进一步加大粒子的这种偏离行为。这就意味着,粒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的从相对的不稳定状态向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状态发展的。
        当物质系统的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如外界温度上升),粒子间的力会随之发生改变,而平衡距离L0又会随着力的变化而改变,即粒子在分合运动中随着力的变化而自动改变平衡距离,例如,在增大的斥力、引力作用下,粒子通过一个分合循环运动就直接完成了平衡距离的调整。
        在平衡距离改变过程中,由于粒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粒子有序的分合运动的总是自发的维持在最小范围内的。这就决定粒子在变化过程中的实际状态不会向偏离新平衡点更远的方向发展,而是通过最短的途径来完成向新平衡点的转变。即最小作用量原理;对于所有的自然现象,作用量趋向于最小值,而不是最大值。
        5·6  平衡规律
        首先,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分到极致时“物极必反”自发转向了合,合到顶点时又会自发变成分。“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物质就这样始、终相对,如环无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运动着。并通过有序变换的分合运动自动建立起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连接。而粒子要在分与合这一相互矛盾的运动中保持稳定连接,那么动态平衡状态就是粒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另外,由于物质间的作用力为循环场力,而物质间自发产生的这二股完全相反的力量,其作用总量又相等。这就决定物质总是从某一种不平衡状态(分的状态)向平衡状态发展,达到平衡状态后又会自发向另一种不平衡状态(合的状态)发展,物质在这二种截然不同的不平衡状态中又自发维持在一种总体的平衡状态。
        因此世间万物无不处在二种截然相反的不平衡状态之中,但是又在这二种截然相反的不平衡状态中,保持总体的动态平衡,万物的总体平衡是建立在具体的不平衡基础上的。
        最后,如果我们再考虑,循环场力具有纠正粒子的偏离行为的功能,粒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的从相对的不稳定状态向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状态发展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微观粒子运动变化的规律。
        平衡规律;物质系统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的从相对的不稳定状态向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发展的。
        平衡规律具体又分为以下二个内容
        1:当物质系统的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原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将变成不稳定状态,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各要素总是自发的调整各自的状态以建立相对于新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适用于物质系统的量变过程)
        2;物质系统一旦形成,在磁场的保护或是在惯性力作用下,每一系统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稳定性、整体性,物质系统又总是时时刻刻、处处,处于相对于现有的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适用于物质系统的质变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构成的,那么,根据电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同性粒子在斥力作用下将会自动分离,而异性粒子又是相吸的,这就造成同性粒子因斥力而分离,又因异性粒子的引力而聚合,其结果自然是异性粒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不再分离。
        这也意味着,理论上这样的原子是不可能稳定存在的。为了解决原子稳定问题,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但是,由此也引出了许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的东西。
        如果原子是由“中子”构成的,那么,大量现代实验观测已经表明,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大小、形状的中子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中子还具有自旋运动、和南北磁极。
        由于中子同时拥有南北二磁极,因此在二个中子之间才能产生引、斥这二股力量的。而当中子一旦开始旋转运动后,那么在二个粒子之间的力就变成了,引与斥循环往复,交替变换的“循环场力”。
        二粒子在斥力作用下将会自动分离,但是还没等它们分离的太远,循环场力已转换为引力。引力把分离状态的粒子重新拉回。但是还不等它们相互碰在一起,循环场力又自发转换为斥力,斥力再次把二粒子推回平衡位置。二粒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即不会分离的太远,也不会紧密聚合在一起,而总是自发的围绕在一平衡距离L0内做着永不停息的分合运动,通过有序变换的分合运动自动建立起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连接。
        一定数目的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将会自发形成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原子。随着中子数目的增加,元素的结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递变。
        实验表明原子同样拥有南北二磁极。不过,不同的原子由于所含中子数不同,内部结构不同,向外产生的循环磁场不同,这就导致不同的原子自发建立连接时,所形成的平衡距离L1、L2、L3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将大量的原子聚集到一起构成固体,那么显然原子会有无限多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但是,由于原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维持在平衡距离L内的,这就决定各原子在自组织过程中不会胡乱排列,而是自发按照平衡距离L的长短不同,在空间的不同方向上有规律排列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宇宙万物。
        那么
        没有了电子,我们是否能够更好的了解电?
        没有了电子,我们是否能够更好的了解万物的生成与变化?
        没有了电子,光又是如何产生的?
        《都是电子惹的祸》针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由此也得出了许多新的推论,但是,又不知这些新推论有没有道理,故斗胆把它写出来,想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尤卫东
                                                2011年4月28日于中国山东枣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10 收起 理由
特务小强 + 2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2-3-6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生成
                      第一节 原子的自然生成
       
        根据假设,中子的南北两磁极是由于中子的高速自旋运动而在转轴的两端成对产生的,而当中子的南北磁极开始了永不停息的旋转运动后,向外产生的磁场就变为“循环磁场”。“循环磁场”又决定了中子之间自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为“循环场力”。
        那么,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究竟是如何形成原子的哪?
        个体间的相互协调
        在原子的自然形成过程中,由于循环场力具有调整功能,因此,无论中子之前的运动状态是什么,各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都会自发调整各自的运动状态,通过有序的、循环变化的分合运动,以达到彼此之间在运动上的动态配合、协调有序,并在相互协调中保持原子整体状态的相对稳定。
   个体与整体间的协调一致
        从原子形成过程分析,二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将会自发建立起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连接。由于循环磁场具有旋转性质,这就决定二中子在自发建立动态连接的时候还自然产生了涡旋运动,而二中子一旦产生涡旋运动,对外就会产生一个具有涡旋性质的叠加总场。
        这也意味着,后续加入的中子所受到的力,不是只来自于某一中子,而是来自于原子的总叠加场力。由于总叠加场力具有涡旋性质,因此,后续加入的中子在总叠加场力作用下,就会自发调整各自的运动状态,产生相同方向的涡旋运动,以保持与原子整体运动上的协调一致。
        很难想象如果某一中子产生了与原子涡旋运动相反的运动,原子还能不能稳定存在。也可以说原子在自然形成过程中,各中子在循环场力的相互作用、影响、制约下,会通过调整各自的运动状态,以达到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在运动上的协调有序,从而自发建立起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连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热                  
                      
                                第一节 温度
        1·1热平衡状态
        原子产生自旋运动后,会给物质系统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而根据“平衡规律”:物体总是自发向更稳定方向发展的。因此,一个物体只要具有一定的温度,那么该物体就会为了追求更稳定的状态,而自发的向外释放一定的能量。实验表明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就会自发向外辐射波长为0.4~40微米范围内的光波。
        具有一定温度的物体会自发的向外释放一定的能量,但是能量是守恒的,这就决定:一个物体在主动向外释放一定能量的同时,又不得不被动的吸收其它物体释放的能量。因此,物质系统又总是自发向着释放能量等于被动吸收能量的热平衡状态发展的。
        1·2 热平衡定律
        否勒(Fowler)于1939年提出热平衡定律: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只要A和B同时与C处于热平衡,即使A和B没有热接触,它们仍然处于热平衡状态。
        热平衡定律告诉我们,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而判断二物体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可以通过二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T)是否相同来确定,即M(T)相同的两物体温度相同。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温度这一概念是反映物体辐射出射度M(T)大小的一个物理量?
        1·3  影响物体温度的二个微观因素
        从光的产生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影响物体辐射出射度M(T)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二个:原子的自旋速度ω和原子间的距离R。
        1;原子的自旋速度ω越快,同磁极相切过程时向外释放的光能越多,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T)越大。
        2;原子间的距离R越小,二原子同磁极相切时的斥力越大,原子速度改变量越多,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T)越大。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物体的温度高低不是只由原子的自旋速度ω决定的,而是由ω和R综合决定的?
        即,在R不变的情况下,原子自旋速度ω越快,物体温度越高。
        在ω不变的情况下,原子间的距离R越小,物体温度越高。
        当R和ω同时增加时,物体的温度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由于原子间的距离上升过快而导致物体温度下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光的传播
        4·1 光波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
        磁性能量光波是由原子同名磁极相切运动产生的,而每一个独立光波一旦产生就会脱离物质在不需要任何媒介的情况下,以光速球面的形式在真空中独立向外传播。
        4·2  光波的传播图像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光源物体运动情况下,光波的传播图像。如图(5·4)所示
        设光源物体以匀速v沿X轴方向运动,当光源物体来到坐标原点0时,开始向外辐射一个独立光波,两原子产生光波所用时间为γ,即在γ时后该光源物体将在距坐标原点距离为L=v·γ的C点成结束向外辐射。
        光波在坐标原点0产生后,将以球面光速的形式向外传播,经过T1时间的传播,该磁性能量波的前沿将到达以坐标原点0为球心,半径R1=C·T1的球面上。此时光波前沿的球面位置是与光源物体是否运动无关的,但是光波的尾部却发生了变化,由于光波尾部产生地已由O点变为C点。因此,光波的尾部将是以C点为球心的,半径R2=C·(T1-γ)的球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二原子产生的光波是一份一份向外释放的,空间上的每一个球壳也就代表一个独立光波。在每一个独立球壳内,包含了光波的能量、波动、南北磁性、光强度、波长、偏振等信息,也可以说光波的这个球壳就是这些信息的载体,光的所有信息就包含在这个球壳层内。
        由于光波是以恒定的光速向外传播的,T1时刻独立光波只位于红色球壳内。在球壳外面的任何一点,因光波目前还没有到达,此时这些区域没有任何光信号。在球壳层里面的白色区域因光波已经全部通过,所以也没有任何光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磁性能量波由近及远地以恒定的光速向外传播。在球壳向外传递过程中,球壳厚度,即光波的波长永远保持不变,而发生改变的是球壳表面积以及球壳表面的光强度,球面上任何一点上的光强度A与光源强度A0关系为;A=X.A0/4兀R2。(X为系数)
        从图(5·4)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当光源物体运动时,产生的磁性能量光波总是以恒定的速度c向外传播的,光速与发光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这也是从磁性光波得出的“光速不变原理”。(这里把光看成是产自于物质,然后脱离物质在真空中独立传播的非物质光波,而非物质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是可以与物质运动有效分离的。)
        非物质的光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受光源物体是否运动的影响,但是由于光源物体的运动,其光波尾部产生地的却发生了变化,故光波在不同方向上的球壳厚度(波长)受光源物体运动的影响。沿X正轴方向的A点,因与光源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点接受到的光波球壳厚度为c·γ—L,此方向上的光波波长将变得最短。沿X负轴方向的B点,球壳厚度为c·γ+L,此方向上的光波波长将变得最长。从这里我们还可以得出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光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 (蓝移 blue shift)。当运动在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 (红移 red shift)。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光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第五节  光的吸收
        5·1  叠加后的光波
        前面介绍了一个独立光波的产生原理以及光波的各种性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一个独立光波的图像、性质是简单的。但是一个光源物体是由数量极大的原子组成的,任一时刻,一个光源物体会同时产生数量极大,但数量毕竟有限的各种不同光波。因此在接收屏上,是绝不可能一次只接收到一个独立的球面光波。某一时刻,接收屏任一点上接收到的光波,是同时抵达该点所有球面光波叠加后的光波。
        当我们在一个接收屏上,分析屏上各点光波的叠加情况时,发现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个原子产生的光波,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独立光波,为间歇式光波。但是在接收屏上任一点上,叠加后的光波却变成N和S循环变化的连续光波。
        (光即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叠加后的连续是建立在产生时的不连续基础上的。)
        一个独立光波不具有频率概念,但是在接收屏上任意一点,叠加后的光波由于变成连续光波而具有频率概念,对应此变换频率,光波的波长概念也发生了完全的变化。
        最为关键的是,某一时刻,各场点的叠加光波在磁性上,光强上,变换频率,位相上是各不相同的。就是同一场点的叠加光波,其变换频率、磁性、光强还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5·2  波动场方程
        一个光源物体产生的光波叠加后变成了连续波,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机械波的数学公式,去描述磁性能量光波,其表达式为;U(p,t)=A(p)cos[ωt- (p)]
        5·3  光的吸收
        接收屏上的任何一点总是同时接收到数量极大,而且在磁性、光强、位相上各不相同的独立光波。但是当把这些独立光波叠加在一起时,每一点上的光波却只有一个确定值(九九归一)。该叠加光波就会超距作用于该点上的粒子磁极,产生一个确定的磁力,在该磁力作用下粒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或者说磁性能量波被物质内部的粒子吸收,粒子吸收的磁性能量波面积为该粒子的受光面积,被吸收的这部分光能由此完成了从光能到粒子动能的转换,而没有被吸收的球面波在增加一个缺口的情况下,仍按原路继续传播。
          5·4  惠更斯原理
        从稳定性角度分析,当物体内部的原子吸收光能后,会导致其运动状态偏离原稳定状态,根据“平衡规律”,这些原子就会通过同磁极相切运动,而自发的全部或部分释放那些吸收的光能。原子再次释放的光波我们把它称为次源波,根据磁性光波的性质,次源波仍然是以球面光速的形式传播的磁性能量波。当次源波遇到其他原子时同样会被吸收和再次释放,形成一个新的次源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惠更斯原理。
        惠更斯(Huygens)原理:波面上的每一点(面元)都是一个次级“球面波”的子波源,子波的波速与频率等于初级波的波速和频率,此后每一时刻的子波波面的包络就是该时刻总的波动的波面。
         
        菲涅耳根据子波假设,补充了描述子波的基本特征-位相和振幅的定量表示,增加了“子波振幅按位相叠加”的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在光源S发出的波前Σ上,每个面元dΣ都可看成是发出球面次波的新波源,空间某点P的振动是所有这些次波在该点的相干叠加结果。
        5·5  次源波的延迟辐射性质
        根据惠更斯原理,可以解释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并给出折射律的物理意义;光在两种媒质中速度之比,N12=n2/n1=v1/v2    ( N12叫做介质1相对介质2的相对折射率。v1和v2分别是光在媒质1和媒质2中速度。)
        但是在解释光的折射定律时,惠更斯只是人为规定光在光密媒质的传播速度小于光疏媒质的传播速度,而不能回答光在光密媒质的传播速度为什么小于光疏媒质的传播速度。下面我们尝试着用磁性光波来回答这一问题。
        相邻两个原子的受光面是处于同一平面的,而这两个原子吸收光波后的次波光源点却在二原子的连线处,即二原子的受光面和次波光源点不在同一处,受光面与次波光源点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原子吸收光能后不是马上就会向外辐射次波,而是在吸收光能后旋转一定的角度,达到同名磁极相切条件后,再向外辐射次源波。这就造成原子吸收光能后需要延迟一段时间再产生次源波,次源波具有延迟辐射性质。
        5·6 光在光密媒质的传播速度为什么小于光疏媒质的传播速度
        当一个独立光波在真空中传播时,由于真空中不存在其他物质,不会发生光波被吸收的现象,因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而光在各种媒质中传播时,由于球面形式的光波总是有一部分被媒质所吸收,然后延迟一段时间后再形成次源波,因此光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光速。
        光在媒质中传播速度变慢并不是次源波的光速变慢引起的,而是由于次源波具有延迟辐射性质引起的。媒质密度越大,光通过此媒质时与原子交换能量次数越多,光波经过相同距离所用时间越多,因此在密度越大的媒质中光传播速度越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光的自然产生
        1·1  原子的自旋运动
        近代物理的无数实验证明:原子同样具有自旋运动和自旋磁矩。那么原子的自旋运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哪?原子的自旋运动和物体的温度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外力做功、热传导、热辐射可以改变物体的温度。例如,当我们用物体A去摩擦物体B时,物体A向外产生的磁场就会推动物体B内的原子,使原子产生整体的定向自旋运动,而且在单位时间内,外力做功越多,原子自旋速度越快,物体温度上升的越快。
        而原子一旦产生整体的自旋运动后,又会增加物质系统的不稳定因素,根据“平衡规律”,物质系统就会自发的向外释放这部分能量,从相对的不稳定状态向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发展。
        1·2  光的自然产生
        当原子吸收外界能量后,原子产生的整体自旋运动就会按惯性继续旋转下去,而原子内部的中子运动,是中子间相互作用的内禀运动,它不受原子整体自旋运动的影响,对外产生的仍然是有序循环变化的磁场。即原子内部各中子在做内禀运动的同时,原子还做着整体的自旋运动。
        中子的内禀运动和原子的整体自旋运动是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的,但是,当二个具有整体自旋运动的原子相邻时,由于原子赤道处的中子仍是处于循环运动变化之中,因此在相邻二原子旋转赤道处的中子,就会定时发生同名磁极相切运动。由于同名磁极产生的是斥力,在斥力作用下二原子的自转速度会下降,旋转动能会减少。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二原子减少的这部分旋转动能将会转换成光能的形式向外释放。
        从光的产生机理可看出,光不是一个孤立粒子在没有作用力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而是二个原子相互作用时自然产生的。二原子在何时、何地,向外辐射何种光波是由二原子的运动状态、位置状态决定的。
                           
                        第三节  光的性质
         3·1  光的量子性
        从光的产生机理我们可以看出,光是由相邻二原子同名磁极相切运动产生的。由于原子产生的磁场具有循环变换性,这也决定二个相邻原子总是从不相切位置旋转至相切位置,然后再离开相切位置。因此两个原子一次只能产生一个独立的光波,二原子产生的光是一份一份向外释放的,光具有量子性。
        另外二原子相切时产生的斥力是先从小到大,再变小的,因此两原子产生的每一个独立光波能量也是从小到大,再变小的,每一个独立光波具有波动性质。
        3·2  波长与光能关系
        光是二原子通过同名磁极相切运动产生的, 两个原子在同名磁极相切过程中,尽管所用时间γ很短,但是仍然是需要时间的。由于光波总是以恒定的光速向外传播的,故每一个独立光波的波长λ等于光速C乘于γ。 即; λ=C·γ。
        二原子自旋速度越快,同名磁极相切用时γ越短,但是二原子相切后原子自旋速度改变量越大,向外释放的这一份光能量越高。从这我们得出原子自转速度越快,产生的光波长越短,但光波的能量反而越高。
        3·3  二种磁性光
        光是二原子通过同名磁极相切运动产生的一种磁性能量波,由于相邻二原子具有两种不同的相切方式,即N磁极相切、S磁极相切,这也就意味着将会产生二种磁性光波; N磁性能量光波、S磁性能量光波。光是由二种磁性光波组成的,这倒是头一回听说,那么光的这一特性能不能被一些实验观察到哪?
        光的分裂现象;首先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通过实验发现。1896年,塞曼使用半径10英尺的凹形罗兰光栅观察磁场中的钠火焰的光谱,他发现钠的D谱线似乎出现了加宽的现象。仔细观察后表明,这种加宽现象实际上是光波经过磁场时出现的分裂现象,D谱线被分裂成间隔相等的3条谱线,这一现象也叫塞曼效应。
        磁致旋光效应;1845年法拉第发现。当线偏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若在平行于光的传播方向上加一强磁场,则光振动方向将发生偏转,偏转方向取决于介质性质和磁场方向。上述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或磁致旋光效应。
        克尔磁光效应; 1876年J.克尔发现, 入射的线偏振光在已磁化的物质表面反射时,振动面发生旋转的现象,上述现象称为克尔磁光效应。
        磁致双折射效应;1907年A.科顿和H.穆顿在液体中发现。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若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加一外磁场,则介质表现出单轴晶体的性质,光轴沿磁场方向,主折射率之差正比于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此效应也称磁致双折射。W.佛克脱在气体中也发现了同样效应,称佛克脱效应,它比前者要弱得多。当介质对两种互相垂直的振动有不同吸收系数时,就表现出二向色性的性质,称为磁二向色性效应。
        当然了,这些效应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光就是由二种磁性光波组成的,但是从光的这一特性中,我们发现光具有以下性质,1;量子性。2;叠加性。3;波动性。4;光速球面传播性质。5;在真空中的传播不需要任何媒介的帮忙。
        4·4  光的波动性
           由于原子产生的磁场具有南北磁性循环变换性,这就决定二原子向外产生的一份份光波是N、S循环变换的,二原子产生的一份份光波,在空间的传播就形成间歇式的波动(不是连续性波动)。波场中每点的物理状态随时间作周期性的变化,而在每一瞬时波场中各点物理状态的空间分布也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因此磁性光波具有时空双重周期性。  
        4·5  光的叠加性
        光是由二种磁性能量光波组成的。不同磁性的能量光波超距作用于一粒子的同一磁极,会产生不同的力(引力或斥力)。同样,同一磁性的能量光波超距作用于不同的磁极也会产生不同的力。在磁力作用下粒子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磁性光能从而转换为粒子的动能,或者说粒子吸收了光能后动能增加。
        当一个粒子同时接收到二个磁性不同的光波时,由于不同磁性的能量光波,将会产生二种不同的力。引力使粒子向一个方向运动,而斥力又使粒子向另一个方向运动,当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时,二力正好互相抵消了,就好像两个人同时在两边拉你,粒子维持原状不变。(波峰与波谷相对,两道光处于“反相”出现的是暗条纹)
        当一个粒子同时接收到二个磁性相同的光波时,产生的是二个引力或者是二个斥力,二力相加,就好像有两个人同时在左边或者右边拉你,粒子获得了更多的光能。(二个波峰或者是二个波谷正好相互增强,结果造成了两倍光亮的效果)
        如果我们把N磁性光强度与机械振动波的正振幅相对应,S磁性光强度与振动波的负振幅相对应,那么我们会发现磁性光波的叠加原理和机械振动波的叠加原理,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当两列或多列光波在空间同一区域中传播时,不管他们是否重叠,每个独立光波都能保持各自的传播规律而不互相干扰,各自仍按照原有的传播路径继续向外独立传播。
        磁性光波的叠加原理;当几个独立光波同时传播至某一区域时,在它们的重叠区域里各点的光强度等于每个独立光波单独传播至该点时引起的物理量的矢量和。
        因此在两个独立光波交叠区域中的P点的总光强I
        .         
        其中第三项决定了空间各点实际光强的差异,可以引起光强的重新分布,称为干涉项:与两个光源的角频率1和2, 初相位01和02,以及空间P点的位置和波所经过的介质有关。干涉项为零时波的叠加,称为非相干叠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物质世界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第一节  都是电子惹的祸
        物理大师费曼曾经说过:如果在某次灾难中,所有的科学知识都将毁灭,只有一句话能够传给下一代,那么怎样的说法才能以最少的词汇包含最多的信息呢?我相信那就是原子假说,即万物由原子组成,原子是一些小粒子,它们永不停息的四下运动,当它们分开一段小距离时彼此吸引,而被挤到一堆时则相互排斥。
        宇宙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但是,当我们进入原子内部考察电子的运动规律时,却发现原子模型存在着三个致命的弱点。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由于异性电荷相吸,那么为什么质子和电子不会凑到一块来呢?
        2:原子核中有若干个全部带着正电荷的质子,为什么它们不会相互推开呢?
        3:是什么东西把带负电的电子保持在一起呢?
        这也意味着,理论上是不可能存在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的原子,但是,这是不正确的,万物的确存在,原子也的确存在,而且是稳定的,有大量的实验事实和整个化学的支持。”(以上内容摘自《费曼物理讲义》)
        那么导致原子不能稳定存在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1·1  引入“某某素”“某某子”
        十七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飞跃,以牛顿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大自然,他们建立了以经典力学、热力学、电动力学为基础的,一个完整、严密的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建立、大大扩展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在科学技术领域和哲学领域均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只有力学发展到了比较完整的形态,其它学科还处于收集、整理、分析经验材料的阶段。而经典力学的伟大成果暗示着机械观可以无例外地应用于物理学的任何分支部门,即可以用粒子间的引力、斥力去解释所有的自然现象,而这些力只与粒子间的距离有关。
        由于受到机械观的影响,人们把自然科学按类分出去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在各学科分支中,分别引入一些特殊性质的粒子:“某某素”、“某某子”。然后在承认其存在的前提下,寻找其存在的依据,并用这些性质各异的“粒子”去分别解释各类现象。
        例如,在研究燃烧现象时,引入了一种物质“燃素”。 在研究热现象时,引入一种0质量的热物质“卡路里”。在分析摩擦起电现象时引入“电子”。在分析磁现象时寻找“磁极单子”。在研究光现象时,粒子说引入了“光粒子”,波动说引入了传递机械振动光波的媒介物质“以太”。
        那么,引入这些物质后,到底能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大自然?大自然是否真的像人们猜测的那样客观存在这些物质?如果大自然不存在这些物质,那么这些物质势必会显现出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引入“燃素”、“卡路里”虽然能够简易地解释当时发现的大部分燃烧现象、热现象,使人们相信它是正确的。但是,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在做金属的煅烧实验时,发现金属在煅烧后重量是增加的,而按照燃素说,燃烧后的灰烬应该比燃烧前要轻。在这种鲜明的事实面前,拉瓦锡毫不犹豫的拿起“奥卡姆剃刀”剃掉了“燃素”这种物质,提出了科学的燃烧学说-氧化学说。
        1798年,英籍物理学家伦福德用钝钻头加工炮筒时,发现摩擦生的热是“取之不尽的”, “热质守恒”观点是错误的。于是伦福德果断的向0质量的热物质(卡路里)剪去;热是物质内部粒子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物质内部根本不存在热物质(卡路里)。伦福德的实验彻底摧毁了热质说,并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05年3月,爱因斯坦根据著名的麦克尔逊、莫雷“以太漂流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1·2  摩擦起电的困惑
        可以说电学是从研究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18世纪中期,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后提出;世界上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一种为正电,另一种为负电。摩擦两个不同物体就会引起电子的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而失去电子的物体显正电。
        但是,如果富兰克林当时再做一个实验;同种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会不会产生摩擦起电现象?相信他绝不会轻易做出以上结论。现在让我们拿一些容易起电的同种材料进行相互摩擦,例如;用力掰断一根旧圆珠笔套,然后用这二截圆珠笔套相互摩擦,我们会发现两个摩擦表面能够出现带电现象。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两截圆珠笔套所带电荷为同性电荷,并且有的材料摩擦可以带同性正电荷,有的摩擦后可以带同性负电荷。在排除了外界的影响(如通过其它导体导走电荷等)之后,实验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实验表明同一种材料相互摩擦后,两个摩擦表面带同性电荷,这也表示同一种材料相互摩擦时,某一种电荷在两个物体的摩擦表面同时增加了。显然电子转移说遇到了与热质说完全相同的问题,它没有办法解释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又是客观存在的。
1·3 我们发现了电子
        1897年,汤姆逊通过阴极射线实验,第一个发现了“电子”。但是,汤姆逊测得的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平均值是1·3×10-11千克/库伦,而理论值却是0·56857×10-11千克/库伦,显然实验值和理论值相差很远。进百年来,不断有科学家重复汤姆逊的实验,实验表明汤姆逊当时的实验误差最高只能达百分之二十,而扣除这一因素,实验值和理论值仍相差很大。
        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那么它会导致我们的一些精密电磁实验的实验值和理论值不相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爱因斯坦提出“只要摒弃牛顿所确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现在,一些精密电磁实验的实验值只有通过“洛伦兹变换”才能和理论值达到一致。
        那么,阴极射线实验是否能够证明电子的存在?导致实验值和理论值不相符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相对论解决了一切困难吗?
        1·4 原子不能稳定存在的力学原因
        在建立原子模型时,我们引入了二种电物质“电子”和“质子”,但是,根据电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原子自然发展的趋势却是:同性粒子在斥力作用下将会自动分离,而异性粒子又是相吸的,这就造成同性粒子因斥力而分离,又因异性粒子的引力而聚合。同性粒子在引力、斥力双重作用下,将自动分离向着异性物质方向运动,其结果自然是异性粒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不再分离。
        当我们把电一分为二,认为独立存在二种电性物质时,大自然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还是使其重新结合成“一”。而要阻止大自然的这一趋势,我们不得不认为在质子之间存在一个比电力更为强大的“强作用力”。但是,由于“强作用力”不是来自于物质自身,因此我们目前仍不清楚其产生原因是什么、作用机理是什么。这也表示强作用力,目前它只是出于原子稳定需求,人们不得不增加的一种动力。
        为了阻止电子坠入原子核中,有人猜测:“原子必定有一种“稳定态”,在这种状态下,电子的运行轨道是稳定的,它不辐射光,也不会跌入原子核。”但是,处于“基态”的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异性电荷吸引力就会突然消失吗?
        这个问题我们即躲不过去,也绕不过去,我们只能勇敢的正确面对。这也表示问题依然还在,于是有人提出:答案也许来自于这些粒子的内部,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实验撞碎这些粒子,从而找到解决原子稳定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的实验表明:“质子”、“中子”从来就没有被撞碎过。但是,为了一个稳定的原子,我们仍然假设:“质子”、“中子”具有内部结构,它们是由一些转眼即逝的更小、更基本的粒子构成的。
        那么,大自然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
        如果大自然真的存在这样的原子,那么,原子一定是稳定的,我们也一定能够建立一个稳定的原子模型。如果大自然不存在这样的原子,那么,无论我们再怎么努力还是找不到满意的答案。因为,大自然从来就没有欺骗过我们,相反,人的感觉,思想有时却会欺骗我们。
        1·5  如何认识电子
         一个带电粒子,电力都是相斥的,因而电子该会趋于飞散,由于这一系统具有非平衡力,我们必须设想有某种会把电子拴在一起的东西,通过例如橡胶带之类的东西使电子不致飞散,这些东西把电子紧系在一起会产生一种附加的非电性力“彭加勒应力”,但是当我们沿这条路往下走时,将会出现一个充满矛盾的、古怪的电子理论,整个电动力学体系也会因这一假设而被打乱。
        为了避免理论混乱我们假定电子处于静止状态时,电子每一部分电荷都会与其他部分的电荷相互排斥,而且这些排斥力又都成对地抵消掉了,电子因同性电荷相斥力相互抵消而变得稳定。
        但是当电子受外力作用一旦加速运动时,如果我们考察电子的各部分之间的这些排斥力,则作用不会恰恰等于反作用,从而电子施与其本身上的就是一种企图阻碍其加速之力。当计算这个力时 我们发现电磁质量变成无穷大了。而这都是由于我们容许了点电荷会作用于其自身引起的。
        由于我们容许了点电荷会作用于其自身,引出了一个无穷大问题,人们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各种尝试,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了。经典电子理论把它自身逼近了一个绝境,经典电动力学理论这座崇高大厦尽管对于解释那么多现象是多么美妙,但最终不得不脸朝下倒下去了。
        (以上内容摘自《费曼物理讲义第二卷》)
        一开始,我们把电子看成一个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点粒子,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电子的半径为零,却具有无穷大的能量。如果追溯量子场论中出现无穷大的原因,则发现与它假设了粒子是不具大小的点有关。
        读到这,我们不禁要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个半径为零却具有无穷大能量的电子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我们为什么要引入电子?世上真的存在一个半径为零,却具有无穷大能量的电子?
        显然,只有一面的电子是很难在大自然中独自存在的,因为大自然的力量不让它独自存在。
        既然大自然的力量是让电子和质子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把它们分开?
        既然大自然的力量是让电子和质子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人类真的有能力把它们分开吗?
        既然大自然的力量是让电子和质子结合在一起,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顺应大自然的这一趋势,认为二者原本就是同一物体的正反二面。
        也许在顺应自然后,我们的理论会变得越来越自然。
        也许在减去一些东西后,我们的理论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也许离开电子的帮忙,我们反而能够更好的了解大自然。
        也许没有了电子,经典电动力学大厦反而变得更加牢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原子间的循环场力
        原子的循环磁场
        各中子在循环场力的作用下,自发达到了个体之间、个体与整体之间在运动上的协调有序,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一定数目中子自然形成的原子,向外产生的总叠加磁场仍是有序变换的循环磁场。
          原子间的循环场力
        一定数目的中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自发结合成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形状、大小的球型结构原子。尽管不同数目的中子自然形成的原子结构不同,对外产生的总叠加场在①有序程度、②变换频率、③磁场强度方面存在不同,但所有原子产生的总场都是有序变换的循环磁场。
而不同原子产生的磁场的不同,又决定不同元素相邻,产生的循环场力在;①力的大小上、②引力和斥力作用时间上、③引斥力变换频率上是各不相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原子间的连接状态
       
        由于不同元素相邻,产生的循环场力是各不相同的,这又进一步导致不同元素相邻,原子状态在以下几个方面是不同的; ㈠原子的运动状态不同。㈡原子的位置状态不同。㈢原子间的连接状态不同。㈣原子间的平衡距离L0长短不同。㈤原子的振动量不同。㈥振动频率不同。
        我们把二原子间的连接状态分为三种。
        1始终连接状态
        二原子在平衡距离范围内始终维持着有序的分合运动。我们把二原子的这一连接状态称为:始终连接状态。
        对应这一连接状态的物质形态是“固态”,固体内部各原子之间由于始终处于连接状态,因此,各原子只能做有序的分合运动,但不能在物体内部流动。
        2 时断时连状态
        由于物质的能量具有流动性,这就造成原子间的力总是处于变化之中。某一时刻,由于引力变小,不能把趋于分离的二原子重新拉回至平衡位置,而在下一时刻又会因引力变大,重新把二原子拉回至平衡位置。我们把原子、分子间的这种连接状态称为:时断时连状态。
        对应这一连接状态的物质形态是“液态”,即n个相同或不同的元素组成一个液态分子球,液态分子之间处于时断时连状态。
        当液态分子处于连接状态时,各分子凝聚在一起而不至于分散远离,而当液态分子处于连接断开状态时,液态物质又表现出流动性。故液态物质在宏观上有一定的体积,易于流动,不能自由地保持固定的形状,只能随着容器形状而变化。
        3 连接断开状态
    当二原子在斥力作用下距离达到最大时,如果二原子间的引力已小到不足于把趋于分离的二原子重新拉回至平衡距离,那么二原子只能在最大间距处停留,而不能继续在平衡距离范围内做有序的分合运动。我们把二原子的这一连接状态称为:连接断开状态。
   对应这一连接状态的物质形态是“气态”,气态分子之间由于始终处于连接断开状态,故气态分子的独立空间为液态分子的1000倍左右。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小,气体具有流动性、扩散性、各向同性,在宏观上表现出没有一定的体积形状,可以充满任何一种容器。
       
       
       
       
                            第四节   平衡距离
        不同元素由于结构不同产生的循环磁场不同,这就造成不同元素相邻,产生的循环场力是各不相同的,在不同的循环场力作用下,原子间的连接状态不同,原子间的平衡距离L1、L2、Ln···是各不相同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物质系统内部,孤立的二个相互作用的原子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每一个原子都是和周围的所有原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当二个原子相互作用后,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紧接着又会影响它与周围其他原子之间的作用力。因此系统内部原子间的各平衡距离L,是综合了所有原子相互作用后产生的平衡距离。
          第五节 晶体的生长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由于不同元素相邻自然形成的平衡距离L是各不相同的,而原子间平衡距离L越短,根据作用力公式F=A.B1.B2/4兀L2,二原子间的循环场力越大,该连接方式也就越稳定,晶体也越容易以该连接方式形成稳定的晶体主框架。
        又由于原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在最大距离R1与最小距离R2之间不停振动的。因此,各原子在振动过程中,会通过比较力的大小,而自动把平衡距离相对最小的原子留在其身旁,而把那些平衡距离相对较大的原子推向外围。
        另外在循环力作用下,一个原子又是同时与周围所有相邻原子维持在平衡距离的。这也意味着一个能同时与晶体表面所有原子维持在平衡距离的原子将会在晶体表面的某一处留下。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晶体生长过程中,以下二个条件决定了什么样的原子将会在什么位置生长。1;晶体表面原子把一些平衡距离最小的原子留在其身旁。2;每一新加入的原子要与周围的所有相邻原子维持在平衡距离。
        如果在晶体表面的某一处,原子1不如原子2更能满足这二个条件,那么原子2在这次自然竞争中将会胜出,而占据该位置。即二条件决定什么样的原子能够留下。
        如果一原子在A点不如在B点更能满足这二个条件,那么该原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会自发调整到B点。即二条件决定新原子留在什么位置。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二条件决定什么样的原子在什么位置结晶。同样的,晶体表面原子为了迎接新原子的加入,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而新原子一旦加入到整体后,又丰富了、改变了整体的内容。即前一原子的加入改变了后续原子加入时的内外条件,使整体内容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变化。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整体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稳定发展,动植物、晶体的生长总是沿一定的方向以某种必然的方式进行的,动植物的基因决定了它将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状态。
       
       
       
        第六节 由平衡距离决定的结构
        如果将大量的原子聚集到一起构成固体,那么显然原子会有无限多种不同的排列方式,但是,由于原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维持在平衡距离内的,这就决定各原子在自组织过程中不会胡乱排列,而是自发按照一定规律排列。
        如在氯化钠晶体内部,元素之间将会产生三种平衡距离。①氯和钠间的平衡距离L1。②钠与钠间的平衡距离L2。③氯与氯间的平衡距离L3。
        由于在这三种距离中,氯元素和钠元素之间的平衡距离L1最短,因此一个氯元素会自发把钠元素留在其身旁,并同时在六个不同方向上与六个钠元素直接建立起稳定的连接,同样一个钠元素也会自发把氯元素留在其身旁,同时在六个不同方向上与六个氯元素直接建立起稳定的连接,这就决定在氯化钠晶体内部,氯元素和钠元素会按照一定规律周期性交替排列在一起。
        在晶体形成过程中,每一原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不但把一些平衡距离最小的原子留在其身旁,而且还会自发与周围所有相邻原子维持在平衡距离。如一个氯原子在与六个钠原子维持在平衡距离L1的同时,还要与周围的氯原子维持在平衡距离L3内。而L1、L2、L3的长短又综合决定了氯原子的配位数,以及其它原子在氯原子周围的空间分布,也可以说平衡距离L1、L2、L3的长短,最终决定了晶体的结构。
       
        第七节 自组织原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自组织原理:原子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按照平衡距离L1、L2、L3的不同,在空间的不同方向上有规律周期性排列在一起,从而自发组成一个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具有特殊结构、功能的有机整体。
        根据物质系统的自组织原理,物质系统的自组织是物质在内在动力下的自组织。人所能做的也仅仅是改变系统的内外条件,通过内外条件的变化来改变物质自身内在动力的参数,如改变自组织系统的化学成分、环境温度、压强,以及振动、搅拌、加入催化剂等。在人所设定的内外条件下,让物质通过自身的内在动力自组织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人所需要的新材料。
        而物质自身的这种内在动力,即不是人赋予的,也不是外力所能够推动的,它只能来自于物质按其本性自然产生的内在动力。人在新材料的研制领域是受大自然规律制约的,人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违反自然规律的材料我们是永远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节  晶体结构类型的多样性
        化学成分不同的晶体,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由于不同元素相邻自发形成的平衡距离L1、L2、L3是各不相同。那么,当原子按L1、L2、L3的长短不同,所形成的晶体结构类型是否不同?
         各向异性
        晶体是由各原子根据平衡距离L1、L2、L3的长短不同有规律的自发排列组成的,沿不同的方向原子排列的疏密程度不尽相同,晶体在不同方向的物理、化学特性表现出各向异性。
        晶体的各向异性具体表现在晶体不同方向上的弹性膜量、硬度、热膨胀系数、导热性、电阻率、和折射率等都是不同的。
       
        晶体的共性
        由于晶体的形成机理本质上是相同的,这就决定所有晶体存在着一些相同的性质;
        1长程有序:晶体内部原子在至少在微米级范围内的规则排列。  
        2、均匀性:晶体内部各个部分的宏观性质是相同的。  
        3、各向异性:晶体中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4、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和晶体内部结构都具有特定的对称性。  
        5、自限性:晶体具有自发地形成封闭几何多面体的特性。  
        6、解理性:晶体具有沿某些确定方位的晶面劈裂的性质。  
        7、最小内能:成型晶体内能最小。   
        8、晶面角守恒:属于同种晶体的两个对应晶面之间的夹角恒定不变。
                               
            第九节  影响物质结构的内因、外因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体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主要由该物体的内在结构决定的。从另一个角度分析,物体的内在结构主要是由粒子间的平衡距离L0决定的。而粒子间平衡距离L0的长短又是由粒子间的循环场力决定的。而影响循环场力的因素又有许多,我们把这些因素分成二类;内因和外因。
       
        8·1  内因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不同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产生的磁场不同,这就造成不同元素相邻,产生的循环场力、平衡距离不同。不同化学组分的物体自发形成的结构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把物体的化学组分看作是影响物体结构的内因,内因是物质变化发展的根据。
       
        8·2  外因
        由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有物质都是自发的通过场而与外界建立普遍联系的。因此当物体所处的外界环境(温度T、压强P)等因素发生改变时,外界会通过场力的作用改变物体内部粒子的运动状态,而粒子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会进一步影响物体结构的变化。因此我们把物体所处的外界环境看作影响物体结构的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改变内因起作用。
       
        8·3  内因和外因
        从“平衡规律”分析;物质系统内部各要素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的从相对的不稳定状态向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发展的。这就决定;无论外因在变,还是内因在变,相对旧条件为最稳定的状态就变成了不稳定状态,在新循环场力作用下,各要素通过调整各自的状态以适应条件的变化,从而自发达到相对于新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物质系统的生成变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当某一物质系统的内外条件被确定下来不再改变时,系统就会自发达到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而系统一旦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后,系统的各种状态、结构也就同时被确定下来。
                
       
        固体的表面效
   固体的表面效应
        当某一固体与液体或气体接触时,由于不同结构、物态的物质向外产生的磁场不同,这就造成固体表面原子的受力状态不能同时与界内、界外原子都处于平衡状态,而根据“平衡规律”;固体表面原子在循环场力的作用下,会自发的调整各自的位置状态,运动状态,以达到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平衡状态。
        那么,固体表面原子如何调整才能达到相对最佳哪?
        如果表面原子调整后与外界达到最稳定状态,那么它会导致与界内的原子不能达到平衡状态,那么固体原子的这种调整是否会继续向内部发展,使内部原子全部调整哪?
        显然固体内部原子如果全部调整又会使固体结构变得不稳定,因此调整只会在固体表面层中发生。即固体界面原子的调整是从外到内按一定规律逐渐递减的,从而在固体表面形成薄薄一层有别于内部原子运动状态和排列情况的表面层。我们把物质表面部分和内部部分的性质有所不同现象叫表面效应。
        对于一般的宏观物体,表面一层的组元在组元总数中只占很小的比例,表面效应常常是完全可以忽略的.但是对于体积很小的凝聚态微粒,由于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随着颗粒直径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地增加,颗粒表面原子数相对增多,而内部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数却急剧减少,从而使这些表面原子具有很高的活性且极不稳定,颗粒表面效应特别明显:如小尺寸效应、纳米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朗运动
        当固体颗粒悬浮在水中时,根据“平衡规律”,固液交界面处的各原子会自发调整各自的状态,达到了相对于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但是由于固体颗粒与液体为二种不同的物相,固态分子与水分子产生的磁场变换频率不同,这就造成固体表面的各原子受到的水分子力是各不相同的。
        当我们把这些力叠加在一起时,得出固体颗粒力受到的总叠加力为不平衡力,即某一瞬间,固体颗粒在某个方向受到的吸引力较强,而在另一侧受到的斥力较强,在这种不平衡力作用下它就会沿着力的方向运动。而在下一瞬间,固体颗粒在另一方向受到吸引力较强,它又会自发向着另一个方向运动。
        从力的变换规律分析,首先,固态分子与水分子产生的磁场变换频率不同,固体颗粒受到的总叠加力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其次,由于物质的能量具有流动性,这就造成固体颗粒受到的每一个水分子力处于涨落起伏状态,总叠加力没有规律可循。最后,固体颗粒在不平衡力作用下总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中,所处环境经常发生改变,这又进一步导致总叠加力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固体颗粒在没有规律可循的总叠加力作用下,其运动轨迹绝不是直线运动,是杂乱无章的,为无规则的布朗运动。
   (1)连续观察布朗运动,由于不平衡力不是由外界因素影响产生的(如:温度差、压强差、液体振动等等),而是来自于粒子间持续自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发现在多天甚至几个月时间内,只要液体不干涸,就看不到这种运动停下来。这种布朗运动不分白天和黑夜,不分夏天和冬天(只要悬浮液不冰冻),永远在运动着。所以说,这种布朗运动是永不停息的。
   (2)换不同种类悬浮颗粒,如花粉、藤黄、墨汁中的炭粒等都存在布朗运动,说明布朗运动不取决于颗粒本身。更换不同种类液体,都存在布朗运动。
        (3)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作用面积越小,某一瞬间产生的不平衡力越明显,布朗运动越明显。随着固体颗粒体积的增大,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平衡力,会由于作用面积增大而互相平衡,因此微粒体积越大布朗运动不明显。
        (4)液体温度越高,液态分子产生的磁场强度越大,产生的不平衡力越大,故布朗运动越激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电
       
                                第一节  摩擦起电
          室温下,当我们拿一块琥珀在静止的丝绸布上用力摩擦时,琥珀与丝绸之间产生了相互之间的定向直线运动。这时琥珀磁场产生的力,就会定向推动丝绸表面原子的①中子的南北磁极,和②原子整体自旋运动产生的南北磁极。使原子产生定向旋转运动。
        1·1  摩擦起热
        作用于中子磁极的定向推力,由于中子运动为原子的内禀运动,除了放射性元素自发衰变外,它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作用于中子磁极的推力,不能改变单个中子的运动状态,而只会通过该中子去推动整个原子,加快原子的自旋速度。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这是和物质温度有关的运动,原子的自旋速度越快,物体的温度越高。
        1·2  摩擦起电
        作用于原子南北磁极的定向推力,原子将会产生一种摩擦前没有的整体运动,即原子的N、S磁极产生了定向旋转运动,现在我们先把原子的这个旋转轴称为“电轴”,把围绕电轴定向旋转运动的原子称为“带电原子”。我们把二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的N、S磁极产生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过程,称为原子的摩擦起电过程。
        1·3  功能关系
        由于丝绸、琥珀之间的力具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外力做功定向推动琥珀时,琥珀磁场就会推动丝绸表面原子朝一个方向定向旋转。同样,丝绸原子对琥珀原子的反作用力,又会使琥珀表面原子产生方向相反的旋转运动。
        另外丝绸对琥珀的反作用力,起阻碍琥珀作定向直线运动的作用,琥珀要作定向直线运动,外力须克服这个反作用力而做功。而外力做功的结果是,分别使丝绸和琥珀表面原子产生了方向相反的旋转运动,外力所作的功全部转换为原子的定向旋转动能。即外力所做的功全部转换为热能和电能。
        1·4  正负电极、电场
        现在我们从上往下观察一个带电原子,发现原子的南北磁极因围绕电轴逆时针旋转而产生北磁极。由于带电原子运动状态的特殊性(南北磁极处于旋转状态),我们把此处的北磁极称为正电极,正电极对外就会产生围绕电轴逆时针旋转性质的正电场+E(为一种南北磁极处于旋转状态的磁场)。
        如果我们来到该带电原子的另一侧,发现其围绕电轴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带电原子在此方向上因顺时针旋转而产生负电极,负电极对外就会产生围绕电轴顺时针旋转性质的负电场-E。
        一个带电原子实际上只会沿一个方向旋转,现在我们从二个不同方向观察它,却发现它却是同时具有顺逆两种旋转方向,因而对外同时产生二个性质截然相反的正、负电场。正、负电极为同一带电原子的正反二面(一体二面)。
        如图所示;
       
        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力、异种电荷相吸的性质,大自然的力量是让异性电荷相互聚合在一起而不再分离,但是当我们顺应自然的这一趋势,让二者聚在一起时,却得出同一带电原子的正、负电极之间根本没有相互作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5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带电原子的调整
        2·1  带电原子为什么调整
        从稳定平衡角度分析,二物体相互摩擦后,摩擦表面原子产生了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原子由原先的不带电变成了带电原子。但是带电原子的这种特殊运动方式,毕竟为一种偏离原稳定平衡状态的运动,它会导致物体不稳定因素的进一步上升。
        根据“平衡规律”第二条;当系统的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原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将被打破,该系统的平衡点将会发生改变,在循环场力作用下,各要素总是自发的调整各自的状态以达到相对于新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这也意味着带电原子产生的这些特殊运动将不会被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而是经过一番调整后,在相对于新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基础上被保留下来。
        那么带电原子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将会如何调整和保留哪?
        2·2  带电原子如何调整
        带电原子的调整模型,主要是依据以下三点建立的模型。1“平衡规律”。即物质在循环场力作用下,总是自发的调整各自的状态以达到相对最稳定的状态。2固体的表面效应。3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是一个还没有被实验证明的模型,通过以上三点建立的模型只作为理论尝试中的一种参考,而不作为微观粒子的实际模型,同时也不排除其他模型客观存在的可能性。)
        根据固体的表面效应,当固体界面处的原子与内外原子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固态物质为了维护自身内部结构的稳定,总是通过内部的稳定场自发的把物质表面上的不稳定因素全部推到固体表面,并在固体表面形成薄薄一层有别于内部原子运动状态和排布情况的表面层,而且固体界面原子的调整是从外到内按一定规律逐渐递减的。
        根据这一点我们得出,带电原子的这种特殊运动不会向物体内部深处传递,带电原子只会集中在物体表面薄薄一壳层内,而且是从外到内按一定规律逐渐递减的,即带电体最外层带电原子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速度最快,拥有的电能最大,越往物体内部带电原子的电能越小。通过带电原子的这一调整,我们可以得到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1;处于静电平衡的带电导体,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其内部各处净电荷为零。
          从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分析;原子由于产生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从而在电轴的二端同时产生一对正负电极。而正负电极是相吸的,这就决定带电原子在异名电极相吸的电磁力作用下,会自发的向正负电极相吸位置调整。
        依据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2(导体表面紧邻处的电场必定和导体表面垂直带)这一点,我们得出,带电原子之间的吸引不是同层之间的相互吸引,而是上下层之间的吸引。上下层之间带电原子的调整结果为;带电原子围绕电轴的旋转方向自发调整为同一的旋转方向,并且带电原子的电轴与物体表面垂直。(电场必定和导体表面垂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1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2·3  调整后图像
        一个带电原子对外同时产生二个性质截然相反的正负电场,但是由于物体表面的带电原子经过调整后,围绕电轴的旋转方向为同一的旋转方向,并且带电原子的电轴与物体表面垂直。这就决定一个带电物体向外只产生某一电场,某一带电物体之所以显示带正电或负电,是由该物体表面带电原子的旋转方向决定的。
        如果物体表面带电原子旋转方向为逆时针,那么该物体带正电,我们把此状态的带电原子称为正电荷。如图(2·31)所示
        如果物体表面带电原子旋转方向为顺时针,那么该物体带负电,我们把此状态的带电原子称为负电荷。如图(2·32)所示
       
       
         2·4  带电物体的稳定性
        当带电原子调整完成后,由于带电原子围绕电轴的旋转方向为同一的旋转方向,并且带电原子的电轴与物体表面垂直。因此上下层之间的带电原子,它们的相互作用力为正负电极的吸引力,故一个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不但不会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四处飞散,反而因正负电极的相互吸引力而变得更稳定。而同一层的相邻带电原子由于电场垂直于物体表面,故没有相互之间的电场力。
        另外由于循环磁场的保护作用,每一个带电原子都拥有一个独立生存空间,故上下层间的带电原子、同一层相邻带电原子之间会自发维持在平衡距离范围内,不会出现因同种电荷相吸而紧靠在一起的现象。
        一个带电物体由于带电原子产生围绕电轴的旋转运动,尽管会增加该物体的不稳定因素,但是经过带电原子的自发调整后,在磁力、电力的综合作用下,带电物体仍然保持一定的相对稳定性,为一种介稳定平衡状态。所谓介稳定平衡状态,就是带电物体毕竟在同等条件下存在着更大的不稳定因素,根据“平衡规律”,带电物体就具有释放这些电能以达到更稳定状态的趋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2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2·5  电荷守恒定律
        一个原子因产生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而变成带电原子,而原子一旦产生围绕电轴的旋转运动,正、负电极和电场会自发随着旋转运动而一起成对产生,而且带电原子的正负电场还会随着旋转速度的加快而同时变强,随着旋转速度减慢而同时变弱,随着旋转运动的消失而成对消失。
        现代物理研究已经表明;在粒子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电荷是可以产生和消失的,但是它们总是成对产生和成对消失的,产生的正、负电荷数量上永远相等。
        2·6  电荷的量子性
        从能量角度分析;二个物体摩擦后,外力所做的功全部转换为热能和电能。一个带电原子拥有的电能就等于该原子围绕电轴的旋转动能。一个带电体拥有的电能W等于该物体所有带电原子的电能总和。
        由于带电原子总是分布于物体表面,而且带电原子围电轴的旋转速度是从外到内逐渐减小的,这就决定处于最外层的带电原子旋转速度最快,拥有的电能最大,越往里层的带电原子旋转速度越小,拥有的电能越少。上下层之间的带电原子拥有的电能是不同的。但是从平均角度分析,一个带电体拥有多少总电能W,就会拥有多少带电原子q(q也叫做电荷量)。而总电能W除以带电原子数q,我们就会得到一个带电原子的平均电能e;e=W/q  。
        平均电能e,还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带电体的电能W增加时,带电原子数目q会随W增加而同步增多,从公式e=W/q   。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一个带电体的W和q是同步增加或减小的,因此e一般不会随W一起变化,带电原子的平均电能e接近一个常数,但e不是一个绝对的常数。
        一个带电物体拥有的电能总是以一个(接近)基本单元e的整数倍出现,这一特性也叫电荷的量子性,这一概念首先由法拉第根据电解现象,通过溶液的电量和析出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提出的。1913年,密立根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证实了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一个极小的基本电量e的整倍数。
        2·7  带电量与电场关系
        由于一个带电体拥有的电能总是以一个(接近)基本单元e的整数倍出现,因此我们可以用带电原子数目q(电荷量)来表示一个带电体拥有的电能W。又由于一个带电体在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拥有的电能W越大,最外层的带电原子的旋转速度越快。而电场的强弱主要是由最外层带电原子的旋转速度决定的,最外层的带电原子的旋转速度越快,对外产生的电场越强,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一个带电体拥有的电荷量q越多,向外产生的电场越强。
        2·8  导体、绝缘体
        当我们拿一个金属球与一带电体接触时。由于金属元素具有凸点特征,金属元素这些的凸起点如同齿轮中一个个凸起的外齿,很容易把围绕电轴的旋转运动传递给相邻的金属原子,因此金属晶体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而凹点特征的非金属显然就不具有这一优势,由非金属组成的物体为绝缘体。
        由于金属为电的良导体,因此带电原子具有在金属球表面均匀分布的趋势。而琥珀、丝绸之类的绝缘体,摩擦起电的带电原子只能在某一处维持稳定存在,而不能均匀分布在绝缘体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静电场
        一个物体在吸收了一定量的电能W后,表面原子将会产生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而带电原子一旦产生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那么它就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发向外产生一个电场。而且物体吸收的电能W越多,拥有的电荷量q越多,向外产生的电场就越强。
        电场是由物质场源产生的,离开物质场源电场绝不会凭空产生,而且有什么样的物质场源,就一定会产生什么样的电场,因此要了解电场实在是离不开物质场源。下面主要论述电场的各种性质与物质场源之间的关系。
        3·1  电场的光速球面传播性质
        一个金属球在吸收了一定量的电能W后,那么该带电金属球就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发向外产生一个电场。而电场一旦产生,就会脱离物质在不需要任何媒介的情况下,以球面光速的形式在真空中独立传播。
        电场与原子磁场的区别是,一个带电体向外只产生一种电场,而原子向外产生的却是有序变换的循环磁场,这就决定原子产生的磁场,其南北磁性在自由空间是随时间呈周期性循环变换的,而带电金属球产生的正电场或是负电场,在自由空间却是不随时间变化的。
  电场方向
           产自于物质的电场一旦产生,就会脱离物质在不需要任何媒介的情况下,独立在真空中以球面光速的形式向外传播。这也决定电场的传播除了遇到物质后会终止,其传播方向是不受其他场的干扰而垂直于物体表面独立向外传播的。当我们将一些针状晶体碎屑撒到绝缘油中使之悬浮起来,分别加以正电场或者是负电场时,这些小晶体会感应起电,在外电场作用下有规律的排列起来.
         而当我们对其同时加以正负电场时,正负电场传播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这些小晶体在叠加电场作用下,排列图案发生了改变,如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3·2  库仑定律
        一个带电量为q1的金属球,其电场一旦产生就会以球面光速的形式在真空中独立传播。由于带电原子是均匀分布在金属球表面的,故带电金属球产生的电场在三维空间中表现出各向同性。随着电场传播距离R的延长,球表面积随之增加为4兀R2,而在此球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将会衰减为:q1/4兀R2ε0。当电场遇到另一带电量为q2的物体时,那么该电场就会超距作用于另一带电体的电极,产生超距延迟电磁力。
        由此我们得出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和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这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名电荷相斥,异名电荷相吸。公式为;F= q1q2/4πR2ε0   
        库仑定律是1784--1785年间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出来的,为电磁场理论的基本定律之一。从场的球面传播性质,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引入“4πR2”因子的原因,和平方反比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称为平方反比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7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3·3  电力叠加原理
        库仑定律只讨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当考虑两个以上静止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时,需补充另一个实验事实: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并不因为第三个点电荷的存在而有所改变。
        电力叠加原理:点电荷系{q1,q2,…,qn}中所有点电荷对点电荷q0作用的库仑力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对q0作用的库仑力的矢量和。
       
        3·4  电场强度
        为了从电磁力角度去描述电场中各点的性质,人们引入了描述电场基本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矢量。
         设q为一点电荷,它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电场。为测量该电场,引入一个试探点电荷q0。由库仑定律,试探点电荷q0所受电场力为:
        显然,试探点电荷q0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随q0的大小及正、负而改变。但比值F/q0与试探电荷q0无关,它反映的是点电荷q在场点P所激发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3·5  电场与物质场源关系(高斯定律)
        电场在传播过程中,球面面积S和球面上的电场强度E都是变化量,但是就在E和S的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变化关系始终不变,而决定变化关系始终不变的原因是,产生电场的物质场源拥有的电荷量q始终不变。
        电场E与物质场源q关系为:以带电体为中心,取任意长度r为半径做一球面S,球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E,都等于物质场源的电荷量q除以球面积4πr2的ε0倍。E=q/4兀R2ε0,当我们对该带电体整个封闭曲面的电场强度E进行面积分时,其电通量也就等于该带电物体产生的电荷量q的1/ε0倍。即
        当我们对球面加以引深,取一个包围场源的任意封闭曲面,在这封闭曲面内r可以不同。但r增大时,曲面面积S相应增大,E又会相应减小,该封闭曲面上的电通量始终保持不变。由此可得高斯定理;在真空中的静电场内,通过任意封闭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封闭面所包围的电荷量q的1/ε0倍。
        高斯定理是用电通量表示的电场和场源电荷关系的定理,是电磁学的一条重要定理。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高斯(K.F.Gauss, 1777—1855)利用电通量的概念根据库仑定律和场强叠加原理推导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8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3·6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电场是由物质场源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物质场源,就一定会产生什么样的电场,而且一个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体,在自由空间产生的静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这就决定各场点的电场强度E只与场源电荷量q和各点到场源的距离r有关。尽管不同的场点电场强度、方向是不同的,但是各场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却是始终保持不变的。从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静电场的保守性。
       
        设试探电荷q0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沿曲线由p运动到Q。当电荷运动一个元位移dl时,电场力所做的元功为:
        试探电荷q0从P运动到Q时,电场力做的总功为:
        上式是试探电荷q0在点电荷电场中运动的情况,当q0在任意带电体(点电荷系)的电场中运动时,则:
        由上面的讨论可得结论: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0所作的功与q0的运动路径无关,只和q0的始、末位置(rP 、rQ )有关。或:q0沿任意闭合路径一周,静电场力的功为零。即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等于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9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3·7  电势
        电场强度是从电场力的角度描述电场各点性质的物理量。通过静电场的保守性,我们还可以从功能角度去描述电场各点的性质。静电场的保守性意味着,对静电场来说,存在着一个由各场点位置所决定的标量函数,此函数在P1和P2二点的数值之差,等于从P1点到P2点移动带单位电荷的物体时静电场所做的功,这个函数叫电场的电势,以φ1和φ2分别表示P1和P2二点的电势,就可以有以下定义公式;φ1-φ2=∫E·dr
        φ1-φ2也叫做P1和P2二点间的电势差,记作U12  ,U12=φ1-φ2。
        在一个带电量为q的静电场中,对于给定的两点P1和P2,由于静电场的保守性,该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是固定不变的,这也决定这两点的电势差是不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的,静电场中任何一点的电势φ都有一个不变的确定值。
        3·8  二个带电体之间的电势能
        当一个电量为q2的带电体处于另一带电体q1的电场中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那么这二个带电体在相互之间的电磁力作用下,就具有自发恢复至平衡位置的趋势。如果这二个带电体带同种电荷,那么二者的平衡距离为无限远处。如果二个带电体带异种电荷,那么二者的平衡距离接近于原子间的平衡距离L。
        当一个电量为q2的带电体处于另一带电体q1的电场中时,只要二者的实际距离R偏离平衡距离,那么在这二个带电体之间就会自然产生恢复至平衡距离的电势能。二个距离为R的带电体拥有的电势能A,就等于外力克服电磁力使二者从平衡距离移动至R处时外力所做的功。
           A=q1q2/4πRε0
        二个带电体的电势能A,是由二个带电体的实际距离R偏离平衡距离产生的,因此电势能不可能被某一个带电体独自占有,而是被二个相互作用的带电体共同拥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3`4   电场强度
        为了从电磁力角度去描述电场中各点的性质,人们引入了描述电场基本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矢量。
         设q为一点电荷,它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电场。为测量该电场,引入一个试探点电荷q0。由库仑定律,试探点电荷q0所受电场力为:
        显然,试探点电荷q0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随q0的大小及正、负而改变。但比值F/q0与试探电荷q0无关,它反映的是点电荷q在场点P所激发的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3·5  电场与物质场源关系(高斯定律)
        电场是由物质场源产生的,有什么样的物质场源,就一定会产生什么样的电场,而且一个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体,在自由空间产生的静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这就决定各场点的E只与场源电荷量q和各点到场源的距离r有关。尽管不同的场点,其电场强度、方向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对于一个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体,其各场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却是始终保持不变的。
        电场在传播过程中,球面面积S和球面上的电场强度E都是变化量,但是就在E和S的变化过程中,它们的变化关系始终不变,而决定变化关系始终不变的原因是,产生电场的物质场源拥有的电荷量q不会无缘无故的变化。
        电场E与物质场源q关系为:以带电体为中心,取任意长度r为半径做一球面S,球面上任一点的电场强度E,都等于物质场源的电荷量q除以球面积4πr2的ε0倍。E=q/4兀R2ε0,当我们对该带电体整个封闭曲面的电场强度E进行面积分时,其电通量也就等于该带电物体产生的电荷量q的1/ε0倍。即
        当我们对球面加以引深,取一个包围场源的任意封闭曲面,在这封闭曲面内r可以不同。但r增大时,曲面面积S相应增大,E又会相应减小,该封闭曲面上的电通量始终保持不变。由此可得高斯定理;在真空中的静电场内,通过任意封闭曲面的电通量等于该封闭面所包围的电荷量q的1/ε0倍。
        高斯定理是用电通量表示的电场和场源电荷关系的定理,是电磁学的一条重要定理。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高斯(K.F.Gauss, 1777—1855)利用电通量的概念根据库仑定律和场强叠加原理推导出的。
        3·6   二个带电体之间的电势能
        当一个电量为q2的带电体处于另一带电体q1的电场中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那么这二个带电体在相互之间的电磁力作用下,就具有自发恢复至平衡位置的趋势。如果这二个带电体带同种电荷,那么二者的平衡距离为无限远处。如果二个带电体带异种电荷,那么二者的平衡距离接近于原子间的平衡距离L。
        当一个电量为q2的带电体处于另一带电体q1的电场中时,只要二者的实际距离R偏离平衡距离,那么在这二个带电体之间就会自然产生恢复至平衡距离的电势能。二个距离为R的带电体拥有的电势能A,就等于外力克服电磁力使二者从平衡距离移动至R处时外力所做的功。
           A=q1q2/4πRε0
        二个带电体的电势能A,是由二个带电体的实际距离R偏离平衡距离产生的,因此电势能不可能被某一个带电体独自占有,而是被二个相互作用的带电体共同拥有。如果静电场某一点上不存在另一个带电体,那么在该点上的电势能也就无从谈起。
        二个带电体的电势能A,与二个带电体的电荷q1、q2大小,二者之间的距离R以及带电体周围介质ε0有关。
        3·7 电势
        电场强度是从电场力的角度描述电场各点性质的物理量。我们还可以从功能角度去描述电场各点的性质。对静电场来说,存在着一个由各场点位置所决定的标量函数,此函数在P1和P2二点的数值之差,等于从P1点到P2点移动带单位电荷的物体时静电场所做的功,这个函数叫电场的电势,以φ1和φ2分别表示P1和P2二点的电势,就可以有以下定义公式;φ1-φ2=∫E·dr
        φ1-φ2也叫做P1和P2二点间的电势差,记作U12  ,U12=φ1-φ2。
        在一个带电量为q的静电场中,对于给定的两点P1和P2,由于该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是固定不变的,这也决定这两点的电势差是不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的,静电场中任何一点的电势φ都有一个不变的确定值。
        3·8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静电场中任何一点的电势φ都有一个不变的确定值,从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静电场的保守性。
       
        设试探电荷q0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沿曲线由P 运动到Q。当电荷运动一个元位移dl时,电场力所做的元功为:
        试探电荷q0从P运动到Q时,电场力做的总功为:
        而当试探电荷q0从P点出发沿任意闭合路径运动一圈,重新回到P点时,由于试探电荷q0与点电荷q之间的电势能没有发生改变,点电荷q对试探电荷q0所做的功为零。
        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0所作的功与q0的运动路径无关,只和q0的始、末位置(rP 、rQ )有关。或:q0沿任意闭合路径一周,静电场力的功为零。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在静电场中,电场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线积分等于零。
       
        3·9  电能存于何处
        对于一个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带电体,由于上下层之间的带电原子、同一层中相邻的带电原子已经处于平衡位置,因此我们说一个带电体内部不存在由相互位置决定的电势能,而只存在带电原子围绕电轴旋转运动的电能(动能),一个带电体的总电能W也就被这些带电原子分别拥有,即;W=q·e
        一个带电体内部不存在由相互位置决定的电势能,但是带电原子由于具有偏离平衡状态的旋转运动,造成带电体状态的相对不稳定,根据“平衡规律”,带电体就会在一定条件下自发向外释放、或者对外做功转换这些电能,以达到相对最稳定的状态。从这一角度分析,带电体具有自发释放这些电能的趋势,因而拥有一个电势能。这一电势能是由物质偏离平衡状态的特殊运动造成的,但它和二个带电体间由相互位置决定的电势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第四节  平衡规律与静电平衡
        4·1 静电平衡状态
        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当一个带电体表面原子产生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后,那么这些带电原子就会同时与内部、外部不带电原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即带电原子通过电场作用于这些原子,改变这些原子的运动状态,反过来这些原子又会影响带电原子,使带电原子运动状态以及在物体表面的分布情况发生改变。
        从平衡角度分析,由于带电原子的运动状态和周围不带电原子的运动状态不同,这就造成带电原子与这些原子之间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根据“平衡规律”,在物质间自然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下,带电原子和不带电原子都会自发的调整各自的状态,最大限度把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从而达到相对现有内外条件为最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也叫静电平衡状态。
        4·2  均匀介质环境下的电荷分布
        前面介绍了带电原子在导体表面的自发调整,带电原子经过调整后
        1;带电原子自发集中在物体表面薄薄一层内,而且是从外到内按一定规律逐渐递减,故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其内部各处净电荷为零,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2;带电原子的电轴与物体表面垂直,由于电场是由物体表面带电原子产生的,故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其表面上各处的面电荷密度σ与当地表面紧邻处的电场强度E具有以下关系;σ=E·ε0    。
        3;均匀介质环境下当带电导体为圆球体时,由于带电原子具有在金属球表面均匀分布的趋势,因此带电原子总是均匀的分布在球体表面,对外产生方向不同,电场强度相同的电场。
            
        4·3  非均匀介质环境下的电荷分布
        以上三个导体表面电荷分布的规律,是通过分析带电原子和内部原子相互作用、相互调整时得出的。而当我们考虑带电导体与外围介质的相互作用时,发现导体的静电平衡状态还会随着外围介质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感应起电  电场是由带电原子围绕电轴的定向旋转运动产生的,因此电场就会具有旋转性质。当另一不带电的物体处于旋转性质的电场中时,那么旋转电场将会作用于该物体的表面原子,使其产生与电场旋转方向相同的旋转运动。我们把处于外电场中的一个物体,物体表面产生电荷的现象,称为感应起电。
        如果带电体对外产生的是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正电场+E0,由于感应电荷与电场旋转方向相同,但朝向却正好相反,因此靠近带电体那一侧的表面原子就会产生顺时针旋转方向的负电场 E',与带电体相背的那一侧的表面原子就会产生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正电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5-1-3 13:35 , Processed in 0.0943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