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海城市西四中学 陈荣华
114218)
各位读者朋友们:我认为斜面上的正压力通过杠杆是可以接收的,接收的正压力可以改变方向,当斜面的仰角比较小时,能够证明正压力大于下滑力与阻力的和,使物体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最后正压力可以转变成向上的牵引力。下面分别介绍机械设计和证明过程:
1、对杠杆的说明 图1
1.1、D1D2D3D4是一块薄板(把它看做杠杆,下同),简称杠杆1;C1C2C3C4是支撑杠杆1的支架(把它看做支点,下同),简称支点1。它的作用是支撑杠杆1,使杠杆1在这个支点上转动。要求支点1把杠杆1从左到右分成两部分为1:1。
1.2、A1A2A3A4A5A6A7A8是一块薄板经过两次择叠而成的,简称杠杆2;B1B2B3B4是支撑杠杆2的支架,简称支点2;要求杠杆2的支点在A2A3的中间,它的作用是支撑杠杆2,使杠杆2在这个支点上转动。要求不工作时平面A1A2A3A8与水平面平行(用材质的薄厚配平)。
1.3、把物体M放在靠A5A6的位置时, A5A6边向下运动,A1A2、D3D4同时向上运动,使D1D2向下运动
2、杠杆组的作用 图2
把二个(也可以多个)图1组成一个杠杆组,当物体M放在杠杆2最右边的边缘位置时,杠杆2最右边的边缘向下运动,最左边的杠杆1的左边也向下运动。
3、用齿轮改变转动角度、改变力的方向 图3,O1、O2是两个齿轮,它们的直径比1∶10,O1A是固定在小齿轮上的杠杆,O2L是固定在大齿轮上的杠杆;A、B、C、D、是四个定滑轮。绳子AE分别过以上四个定滑轮。当杠杆O2L向下转动1度时,杠杆O1A向下转动10度,且改变了力的方向。
4、完整的组合图形 图4, 把图2、图3组合在一起组成图4,其中最左边杠杆1左边与杠杆LO2相交,杠杆2的斜面放上物体M,绳子AE的E端固定在物体M上。要求:杠杆2动力臂的长A2A3的一半不小于阻力臂O1A的长。
5、力在杠杆组中的关系 图5, 图5是一个简单的杠杆组,在杠杆的最左端施加力F,在杠杆组的最右边就能得到一个力f,根据杠杆原理 F1L1=F2L2=F3L3=F4L4=F5L5=F6L6=F7L7=……=FnLn,即F1L1=FnLn。也就是说在一个杠杆组的一端施加力F,在杠杆的另一端得到的力f,f的大小与杠杆组中的杠杆个数(杠杆的支点数)及力臂大小无关,只与所有支点最外端的两部分杠杆力臂有关。
6计算、图6
6.1在杠杆2的斜面上放重物M,若斜面仰角a,正压力F=Mgcosa,下滑力f1=MGsina,阻力f2=MGK(K是摩擦系数);当正压力F大于下滑力f1+阻力f2时,即F>f1 +f2时,物体就能向上运动。
6.2、用特殊值: 设a=30o:cos30o≈0.866,sin30o=.05,K=0.02(K取.0.02),F —(f1 +f2)≈MG(0.86―0.5―0..02) =0.34MG>0。
通过以上装置把力转到杠杆O1A上,变成物体沿斜面向上的牵引力,这样物体M就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6.3、转动角度:假如物体在杠杆2的斜面上运动,使这个斜面向下转动了βo,杠杆LO2也可以向下转动了βo,则杠杆O1A的就向下转动了10βo。
6.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
6.4.1、物体在杠杆2上对斜面产生了正压力,使斜面向下转动,当斜面转动的角度βo,杠杆O1A绕O1转动10βo,A点旋转的弧长S=2πR10β0/3600=πRβ/18(R=O1A)。也就是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距离S=πRβ/18。物体在杠杆2的斜面上垂直上升的高度h=πRβSin(α—β)/18
6.4.2用特殊值计算:设使杠杆2的斜面下转3o ,则杠杆A O1下转30o,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距离也就是点A以A O1为半径,绕O1转动的弧长S=2πR30o /360=πR/6,也就是说组合杠杆中的斜面下降3o 时,物体沿斜面沿向上运动的距离S=πR/6 。物体在杠杆2的斜面上垂直上升的高度h=πRSin(30—3)0/6≈πR/12
通过以上说明和计算可知:物体在斜面上的正压力可以转化成对物体向上的牵引力,当斜面的仰角不大于30o时,物体在斜面上自己就能向上运动。 (邮箱 605408680@qq.com xisihaichengshi@163.com 电话 041236786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