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3351|回复: 15

解答 10大物理学难题困扰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0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答        10大物理学难题困扰世界
          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差距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云南 中国  黄兆荣
        摘要:本文讲述作者做了大量摩擦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论证,说明何种物理学能够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之间的巨大差距?摩擦并不是产生静电,而是给一种比电能量还高的粒子、即具有类似磁的特性、又具有类似电持性、同时还具有电、磁沒有的特性的粒子(吸粒子)加能量,地球通过由吸粒子组成的引力场吸引地球上的任何物质。从而达到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差距的目的
        关键词:摩擦   吸引力   吸粒子   引力场   波动
何种物理学能够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之间的巨大差距?换言之,为什么重力比其他的作用力(如电磁力)要弱得多?一块磁铁能够吸起一个回形针,即使整个地球的引力在把它往下拉.    根据最近的一种说法,重力实际上要大得多.它仅仅是看上去比较弱而已,因为大部分重力陷入了某一个额外的维数度之中.如果我们可以用高能粒子加速器俘获全部的重力,也许就有可能制造出微型黑洞.虽然这看上去会引起固体垃圾处理业的兴趣,但这些黑洞很可能刚一形成就消失了.
        中学课本上是这样说:摩擦生电。当绝缘棒与丝绸(毛皮)等摩擦后能吸引碎纸屑等小物体就说绝缘棒带电。说明绝缘棒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带电,笔者做大量实验,一一将实验现象分析。
        一、实验原始记录
        A,各种实验现象及原始记录
        1、用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会吸取小纸屑、小金属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作者于2007年10月在工作场所(办公室)中(和在家中)将小纸屑、小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悬挂在空中保持自由状态,将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用绝缘棒去接近小纸屑、小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第一次能吸引小纸屑等小物体,再一次重复实验,再用绝缘棒去接近小物体时,则表现出排斥现象,直到消耗到打破平衡时。又开始吸引现象,吸引一次后又表现为排斥,同样的操作在工作场所和在家中却表现出不同的现象,上述现象是在家中做实验表现的现象。在工作场所做实验,表现的是不论怎么做,小物体均表现为吸引之现象。将家中的小物体拿到工作场所同时做实验,发现工作场所的小物体都表现为吸引现象,后为排斥现象,和在家中做小物体的表现一样,过了一天后,又将工作场所小物体与家中小物体同时在工作场所做,都表现为吸引现象。用10KV电压等级绝缘热缩套管与细线相连的小物体相隔离,用与皮毛摩擦过绝缘棒接触小物体,每次接触每次都是表现为吸引的力量。只是吸引力减弱一些而矣,分析怀疑工作场所是否比较潮湿,用红外线取暖器加热小物体,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第二次有一小点排斥,第三次就又吸引小物体。后又用红外线取暖器加热细线,第一次为吸引现象,第二次为排斥现象。将小物体用水打湿,再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小物体,第二次就有排斥现象, 与在家中做的实验-样。所用的细线都在10cm以上。这说明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不是电,要击穿10cm长的棉线需要不低于100KV的电压,摩擦是不可能产生100KV的电压。
        2、用干竹片(如竹筷子)、干木材与人造皮、布料摩擦也会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将绝缘棒在空中用手摆动,绝缘棒同样会产生吸收小物体力量。且绝缘棒垂直摆动产生吸引小物体的现象比水平摆动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强。这说明物体与空气摩擦也会产生物体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同时说明垂直的效率比水平的效率高。空气中还有磁粒子。
        3、用一段12cm的0.25mm2的聚氯乙烯铜线,中间剥去绝缘层2cm长,两头留有绝缘层,用铜与毛皮摩擦,铜也会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只是没有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强。金属与物体摩擦也会产生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发表于 2008-9-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4、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吸引的小物体的距离是3~5cm(称为吸距),越靠近金属吸距越短,悬空时吸距不少于5cm。而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用2500V的直流电的吸距是0.5~1.5cm。用2500V的直流电吸引住小物体时,再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吸引的小物体,在距离小物体2.0~4.0cm时,会从2500V直流电源处将小物体等抢吸过来,证明摩擦产生的粒子能量比电强。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5、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时,去吸引过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纸与磁铁的吸距为1cm,纸与纸的吸距为1.0~1.5cm,纸与布的吸距为 0.5~1.5cm,纸与玻璃的吸距为2.0~2.5cm,纸与金属的吸距1.0~2.5cm。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6、将小纸屑等小物体悬挂在空中,用10kv的绝缘热缩套管套住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去接近小纸屑,小纸屑依然被吸引或排斥。然后再用小铝片、小塑料等小物体进行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小纸屑相同。用数字式的兆欧表2500V档对10KV级的绝缘管进行测量,实验发现绝缘电阻没有任何改变即无穷大,说明绝缘材料是良好的,如果是电则无法通过10KV的绝缘等级热缩套管,也不会将10KV绝缘热缩套管击穿。兆欧表的读数也说明这一点。这又是说明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的是比电的能量还强的粒子。只是吸引力减弱一些而矣。
        7、用24V的直流电压对小纸屑等小物体进行试验,在电源中间串联一块电流表,将24V的正负极相差1mm,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把小纸屑吸引到24V 的正、负极之间,如果纸屑带静电,那么电流表应电流指示,但电流表没有任何指示,这说明小纸屑没有电荷。
        8、在家中做同样的实验。将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与小纸屑、小铝片、小塑料等接触,再用绝缘棒接触小物体,绝缘棒就会排斥小物体,用小木片、小竹片、金属、棉花、塑料、10KV绝缘热所管、380V电缆绝缘层与小物体接触,小物体都会吸引这些物体,所有物体释放,然后小物体又被绝缘棒吸起,1秒钟后,小物体自然离开绝缘棒,再用上述任何一种物质放在小物体旁边,小物体都会吸起物体,这说明小物体所带的物质是绝缘棒传递的,小物体又将所带的物质传递给与它接触的物体。然后、在用24V的直流电的正、负极、4.5V的干电池的正、负极接触,结果小物体都会吸引,没有排斥现象,这说明小物体带的不是电荷。
        9、将一块铝板与地绝缘水平放置,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铝板对地电压,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铝板,数字表上有0~0.25V的电压,越接近电压就越高,接近固定不变时,读数为零,当绝缘棒离开铝板,数字表有0~0.25V的读数,将铝板改成导线一圈,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线圈,数字表又有相同的读数,固定不动时读数为零,离开时读数有为0~0.25V、当把导线增加一圈时,读数为0~0.5V。同样的条件用同样的方法,用2500V直流电的正、负极分别接近铝板和导线,万用表的读数均为零。后用永久磁铁接近铝板和导线,万用表的读数也为零。将两块不同材质金属板(铝板和镀锌铁板)水平放在相差 1mm的绝缘层上,用万用表测量两块金属板的电压,电压为零。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同时靠近两块金属板,最高读数为0.27V。如在—定高度来回切割两块金属板,最高读数为0.39V直流电压,这说明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具有磁更强的特性。
        10、用绝缘棒与绒布摩擦15cm长,在5cm处能将至少将.0.8mg小纸屑吸起,需要多大的电场力。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要使纸屑产生正、负分离,又需要多少功。而后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时,用两个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将绝缘棒与小物体接触一下,然后从与小物体互成180度的方向接近小物体时,就没有发生一边吸一边排斥的现象,而都是排斥现象,这说明小物体没有带正、负电荷,不具备真正的电荷的特性。
        11、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将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去与绝缘棒相吸引接触,绝缘棒离开细线0.5-1cm距离,移动绝缘棒,发现细线做跳跃运动,这说明绝缘棒产生的不是电荷。将小纸片、小铝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放在桌子上,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发现多摩擦几次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时,小物体有时会不停地在绝缘棒上翻转运动,有时发现小物体很快与绝缘棒接触-下又很快地离开绝缘棒。真正的电是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12、将纸放在水中,然后提起,纸变成潮湿的纸,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靠近潮湿的纸,发现绝缘棒会吸引湿纸,同时会吸引用湿纸隔离的小物体,吸引力的吸距同比减弱。
             13、做实验时都发现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或其物体相互摩擦的物体周围都存在吸引力场,吸距(最小吸引小物体的距离)可达10cm,最小也有2c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14、把大小不同小纸片摆放在一起,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竖直接近小纸片时可以看到,不论小纸片体积的大小、小纸片轻重、形状不同,只要离绝缘棒一样远小纸片是同时被吸到绝缘棒表面。同时还会看到上一张小纸片会吸引下-张小纸片,出现小纸片串的现象。这是由于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吸引力(F吸)很大,所以能吸引形状各异、大小不—、质量不等的小纸片,这个力(F吸)至少大于这些小纸片所受的阻碍力(F阻)和重力mg,才可以产生这种现象。此时绝缘棒吸引力(F吸)的大小至少为:小纸片所受的重力(mg)加上其它阻力(F阻)。用另-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被吸引的小纸片时,就会看到小纸片被排斥。用绝缘棒吸引力以外的一个力(F外)小纸片的运动状态与(F外)与(F吸)有关,在忽略小物体所受的重力情况下,根据牛顿三定律则有下面三种情形:
                 F外 = F吸     小纸片处于平衡位置
            F外 < F吸     小纸片被绝缘棒吸引,不能离开绝缘棒
            F外 > F吸     小纸片在F外作用下,离开绝缘棒另做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 a = F合 = F外 — F吸 < 0        (1)
        m : 为物体的质量
        a : 为加速度
        加速度与F合一致 在(1)式中F合与F吸一致。同理有
              F合 = F外 — F吸 = m a > 0             (2)
        加速度与F合一致 在(1)式中F合与F外一致, F合没有达到离开绝缘棒的引力场的数值时,即a沒有达到—定之数值,小物体是不离开绝缘棒的引力场的。
        15、上述实验还有-个规律是:绝缘棒与毛皮时,摩擦力越大,绝缘棒与毛皮的吸引力就越强,与摩擦时间长短无关。速度越快,吸收力也越大。不同材质互相摩擦时均能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只是大小不同而矣,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16、在实验中还发现:尖端比其它形状更容易传递(包括引收和释放)力量粒子。将—金属圆簿片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从各个不同方向接近金属圆簿片,发现面积小的一面更容易吸引到绝缘棒上,面积越小越容易被吸引到绝缘棒上。用两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从互为180度的方向,接近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的金属圆簿片,沒有发现—边排斥—边吸引之现象,而是双方吸引金属圆簿片之现象。如果是电荷必定表现出一边吸引一边排斥的现象,在这沒有这种现象发生,又是与电荷不同之处。
            17、将小铝片、小纸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沒有与任何物体摩擦过的绝缘棒、橡胶导线的橡胶层和铜丝、螺丝刀的金属和绝缘层、竹筷子等大物体,一一接触小物体,发现有大小不同程度的吸收力,吸距有的达10mm之长,有的很短,小物体吸到大物体上时,当大物体离开时,小物体会随大物体移动一段距离,表明大物体吸引小物体。
             18、把小铝片、小纸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做成质量相同,用干燥的细线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分别将等质量细铜线、纸片、塑料片用细线也悬挂在空中,慢慢移动后面的物体,使小物体发生位移,观察测量小物体的位移量,其结果都是一样,均为1mm。变化小物体的质,另外质量不改变,发现位移量也是一致,均为 1.5mm。
            19、用空心塑料管、盒、10KV的绝缘热宿套管、玻璃管与毛皮摩擦后,将小物体放入管内,发现入管口处的力量(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比管内的力量大,且与摩擦处之力的方向一致,管内的力与摩擦处的力是一致的方向。随着离摩擦处的距离增加,吸引力也逐渐减少,为零后则由排斥力变为吸引力。表明摩擦是给吸粒子增加了一定的能量。
             20、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用10KV的绝缘热宿套管、绝缘棒、塑料尺在冷态和热态在同一物体上摩擦,摩擦次数均为三次,摩擦的力量基本相同,发现在某一温度点吸引力最大,吸距达到10cm,其它温度点的吸引力都比这—温度点的吸引力小。
             21、用一个绝缘棒(如竹筷子)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成90度(近90度)接触,发现沒有摩擦过的绝缘棒(竹筷子)也具有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同样的吸引力。如果将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做一个边,其它边可以是圆形或其它边,围成—个几何图形,发现沒有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的边,也同样具有吸引力。这说明吸粒子可以沿物体传导。
              22、用阴干的细砂装在铁皮桶中,用绝缘棒与细砂摩擦,用小物体去测量摩擦前、后的引力变化不明显,用电动168型装订机带动绝缘棒,电机功率为150W。
            23、用同样细砂加热将砂中的水份蒸干,将细砂分别装在铁皮桶和塑料盒中,用同根绝缘棒、同样的速度与细砂摩擦,用小物体测量绝缘棒上的力,发现绝缘棒的吸引力大增,铁皮桶和塑料盒外面吸引力有变化,只是变化不大。且发现与砂刚接触摩擦的引力大,一段距离后最大,深度再增加,引力则减少。
             24、将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将土块接近小物体,发现土块会吸引小物体,后用石头块接近小物体,发现石块同样会吸引小物体,用石头块相互摩擦后,小物体吸引石头块的吸距增长。
             25、将多根短金属丝等分固定在一根绳子上,用表计测量各金属丝之间的电压、金属丝与地之间的电压,发现各金属丝之间的电压相等,金属丝与地之间电压也相等。说明引力场就是电磁力场。测量同一墙上的电压发现等距离上的电压基本相等,这又一次说明引力场是电磁场。电磁力就是引力,引力也是电磁力。
        B、上述25个实验证明,各种物体都存在着一种即具有吸引、电特性、磁特性的粒子,还具有电、磁所沒有的特性。这种粒子(叫吸粒子)做某种形式的波动运动,当绝缘棒与毛皮摩擦时,是给波动的粒子加能,波动更快。就象有些金属具有光电现象一样,某种物体与另一物体摩擦会产生最大化的能量,而与其它的物质摩擦产生的能量少。摩擦不是产生静电,而是给比静电更强的粒子、具有电、磁所沒有的特性的粒子增加能量。这种粒子(吸粒子)遍布整个宇宙,只是密度不同而矣,地球内部、外部的物质互相摩擦也是给吸粒子增加能量,波速增加,带动更多的吸粒子运动,离地球越近吸粒子波动越快,单位体积内吸粒子含量就越多,离地面由近及远吸粒子的波动速度降低,单位体积内吸粒子含量也减少,吸收力也就降低。实验还表明,不论什么物质,在相同的高度,单位质量含有吸粒子数是相等,是-个不变的常数。
        K = 吸粒子数N / 质量m
地球的吸引力场是由吸粒子组成,随着离地面的距离增加,吸粒子在空中单位体积的数量而减少,地球吸引的力就减少,到一定高度时吸引的力基本为零。
     C、结束语:各种物体中都含有吸粒子,摩擦是给吸粒子增加能量,吸粒子具有电、磁特性。比真正电能量更高的粒子,即具有电的特性,又具有磁的特性的粒子,还具电、磁所沒有的特性。它能吸引任何物体,且不论什么物质,单位质量含有吸粒子数是相等,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二、吸引小物体的速度实验:用同-小纸片在同—地点做自由落地和用与毛皮摩擦过绝缘棒去吸引小纸片实验:
        1、用同-小纸片在同—地点做自由落地和用与毛皮摩擦过绝缘棒去吸引小纸片实验。用细线将小纸片悬挂起来,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小纸片,观看小纸片的运动速度,用录像机将其录像。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2、用同-小纸片在同一地点同一环境做自由落地实验,也同-台录像机录像,并对其进行分析。数据是通过在电脑上慢放暂停镜头,在屏幕上用尺子测量而得。纸的自由落地的一组数据为,下降高度为17mm、27mm、79mm。对应的时间刻度分别为73mm、75mm、79mm。与皮毛摩擦后的绝缘棒去吸引小纸片的数据为:位移61mm、63mm、69mm、87mm,对应的时间分别为:76mm、78mm、81mm、82mm。从数据可以看出,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具有加速度运动的特性,其加速度不小于重力加速度。实验还表明,磁铁吸引铁物体时,铁物体也会产生加速度运动,其加速度不会大于重力加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地球加速度的产生:
        地球内部由各种物质组成,地球在不停地在公转,还不停地自转,地球在运动时各种物质会相互挤压摩擦,地球内部、外部的物体产生互相摩擦,就会给即具有电、磁特性,又具有电、磁所沒有特性的粒子(即吸粒子)增加能量。这种吸引力能吸引任何—种物质。所以在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到这种力的吸引,即地球吸引的力。
         根据上述大量的实验可知,地球的吸引力场是地球内部大量的物质相互摩擦产生的。如果真是地球内部大量的物质相互摩擦产生吸引力场,那么根据上述第9 点实验,由于地面土壤的电阻率较大,就会在地球表面土壤中产生电压。查相关资料和实验确实能测得土壤间的电压值,数值很小。
        观测结果表明,地表的平均电流密度为2安培/公里2。若取大陆的平均电阻率为10-2欧姆·公里,海洋的平均电阻率为2.10-4欧姆·公里,可以算出大陆的平均电场强度约为20毫伏/公里,海洋的平均电场强度约为0.4毫伏/公里。然而无论是电流密度,还是地壳的电阻率都随地区而变化,所以不同地区的大地电场强度差异很大。在中纬度地区的低电阻率地层中,大地电场强度一般不超过0.5~1毫伏/公里,在高电阻率基岩隆起的地区也不超过3~10毫伏/公里,在南、北极地区竟达1伏/公里,特别是在强干扰期间甚至可达10伏/公里。  由于趋肤效应,大地电场强度随地层深度按指数规律衰减,电场的频率和介质的电导率越高,衰减得越快。初步计算表明,周期为24小时的谐变场,没有穿透到1200公里以下的深度。  
  大地电场的短周期变化频谱几乎连续分布在 10-4~104赫之间。在1赫左右,电场同磁场的幅度均出现极小值。由雷电引起的高频电磁波的频率为1~104赫。Pc和Pi型地电磁脉动分布于 103~1赫之间。地电湾扰和地电暴的频率为10-4~10-3赫。这两种波的幅度大,特别是地电暴的场强在极区可达10伏/公里。离摩擦越近电压越高,凸起之地比平地电压高,与我上述实验一致。 这就证明是地球内部大量的物质相互摩擦产生吸引力场。
        四、磁铁的磁场吸引铁性物质实验:将磁铁挂在弹簧称上,读数为磁铁为F,将一块质量为250克、500克、750克、1000克铁由远至近接近磁铁,直到被磁铁吸住粘到一块,弹簧的读数是由小变大,粘到一起的读数为磁铁加铁的质量。当铁块的质量超过磁铁吸引负荷时,铁块在重力的作用下离开磁铁而脱落。用一块磁场强度比悬挂在弹簧称上磁铁更强接近铁片时,铁片就会被磁场强度强的磁铁吸引过去。这说明吸引力大的磁铁能把物体从吸引力小吸过来,单位铁物质所含的磁粒子是相等。磁粒子的说明请参阅其它相关文章。
        将一块大磁场强度的磁铁放在一块大铁板下,在铁板上做磁铁吸引铁的实验:实验材料有¢4方螺帽,¢8木螺丝,多块磁场强度相等的磁铁。把螺丝、螺帽放在铁板上磁场强度最强的地方,铁物质单位质量含磁粒子是相等的。对¢4方螺帽进行吸收时,开始用-块异性磁铁去吸收,无论从哪个方向去吸,都无能将¢4方螺帽吸起。后用两块磁铁合在一块去吸,则能螺帽吸起。同样对¢8螺丝进行吸引,情况与前—样,所不同的是通过不同的方法能使木螺丝尖端朝下站起来。有磁铁比沒有磁铁时的吸引力要大一倍。
        分析:设螺丝、螺帽的质量分别为m8、m4,静止在铁板上时,螺丝、螺帽所受到的力为:
        1、在有磁铁存在时,磁铁的吸引力向下,重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二都的方向相同向下,根据牛顿定律可知,要使螺丝螺帽离开铁板吸力的大小为:
自身的重力+磁铁对铁件吸引力 = A
只有吸引力大于A时,螺丝螺帽才能离开铁板,如沒有离开大磁场强度吸引范围,那么吸引力的大小为:
             A = 自身的重力+磁铁对铁件吸引力
只是磁铁对铁件吸引力随铁件离开铁板的距离增加而减少。
        2、沒有磁铁时,由于重力方向向下,而吸引力的方向向上,根据牛顿定律可知,要使螺丝螺帽离开铁板的吸力为:
        吸引力 = 重力      
        只有吸引力等于重力,螺丝螺帽才能离开铁板。
  五、地球吸引力为什么与质量成正比?
        1、质量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也是衡量物体惯性的大小。地球的吸引力场是地球内部、表面大量的物质相互摩擦给波动吸粒子增加能量所产生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吸引力场内就会受到吸引力,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F = m a   或  a = F / m   
物体在地球表面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即地球的吸引力F地作用,同样也会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a  =  F地 / m  
        m : 为物体的质量
        a :  为加速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测得, 物体受地球吸引而获得加速度为一常数而矣。从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吸引力的方向垂直指向摩擦面上。地球吸引力的方向也是一样,垂直指向摩擦面上。
        地球表面上的引力场很大,离地球很高的距离(Y公里)吸引力场才会消失悼,根据上述实验,可计算出地球吸引力的大小以及摩擦面离地表面的距离。如:
        先精确测出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引力大小为F摩,它的吸距为Lcm,地球的吸距现在是知的如Y公里,则可计算出地球表面地球吸引力的大小为F表:
           F 摩 : L cm  =  F表 :Y *100000
           F表 = Y * F摩 * 100000 / L
        用实验可测出土壤对吸引力衰减系数,便可计算出摩擦面离地球表面的距离。地球的吸引力是很大的,引力场也是很大,故吸距高,对地球表面上任何物体都是一样都施加吸引力。
        2、根据上面大量实验以磁场实验可以知道,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质,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地球的吸引力是通过地球的引力场而作用,而地球的引力场是由大量的吸粒子组成,地球周围是一个大的引力场,任何一种物质,在同样的高度单位质量所含的吸粒子是相等的。故同样的质量在同样的高度所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相等,与形状、体积无关。
        一个很小电磁力可以在地球表面上将回形针吸起,根据上面的讨论可知,设回形针的质量为m针,那么回形针通过吸粒子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受到地球的吸引形成的力为:
        F地吸 = m针 X 加速度a
实验测得由地球引力使物体自由落地的加速度为常数g 则
       F 地吸 = m针 X g = m针*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电磁力要克服地球通过吸粒子吸引所形成的力才能离开地表面,电磁力的大小为:
      F 电磁 >= F地吸
      F电磁 — F地吸 = m 针 * a
   A、a = 0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原运动状态
   B、a ><0时,在力作用时改变原运动状态
电磁力能将回形针吸起,地球吸引的力为m针*g,由同一个成形了的回形针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而电磁力是可变化的,电磁力小于地球吸引的力,回形针同样吸不动,回形针朝地球吸引的力的方向运动,只有电磁力大于地球吸引的力时,回形针才能被电磁力吸起,回形针朝电磁力的方向运动。
        从地球引力系统来看,电磁力及电磁力的产生者还是被地球所吸引,并沒有离开地球的吸引,只是物质在其引力场移动或运动而矣。只要是物质在地球上由吸粒子组成引力场内,就必受到地球吸引而形成的力的作用。
        由于任何—种物质单位质量内所含吸粒子数相等,所以万有引力、地球吸引的力只与质量有关,而与其它参数无关。
        六、结束语:
        上述大量实验证明,任何物质重力与质量在差距是由地球表面存在吸粒子而影起,任何物质单位质量内所含的吸粒子都相等,还是一个常数,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力则有加速度存在,重力所影起的加速度为g ,F = m*a = m*g。
        七、感谢语:
          感谢电仪公司同仁对做实验帮助和支持,也感谢夫人和儿子的顶力支持
        八、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版
2、要焕年 曹梅月著   《电力系统谐振接地》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年3月北京第二版社
3、 天津大学 编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1年9月北京第二版
4、 东北工学院 耿 毅主编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工业企业供电》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版
5、 严导淦编  高等学校教材  《物理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4月第8次印刷
        6、 上海工业大学  陈伯时 主编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  1991年4月
              挑战黑洞信息悖论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云南  中国    黄兆荣
        摘要:本文作者用自己做的相关实验现象、规律以及地球上一些洞的现象、原理及运动规律,去了解探讨一下黑洞里面的情况,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扔进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与洞壁碰撞、摩擦、高温、蒸发、重组之命运,出来已经不是书了,包括书上的信息也是如此,可能是光线,也可能是黄金。再对(黑洞信息悖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问题做出回答。
关键词:  吸粒子  大吸引力  高温度  蒸发  重组  大磁场强度
        黑洞信息悖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根据量子理论,信息--无论它描述的是粒子运动的速度还是油墨颗粒组成文件的确切方式--是不会从宇宙中消失的.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约翰·普雷希尔和斯蒡芬·霍金却提出了一个固定的假设: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扔进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什么事?宇宙中是否有其他同样的百科全书是无关紧要的.正如物理学中所定义的,信息并不等同于含义,信息仅指二进制的数字,或是一些其他的代码,它被用来精确地描述一个物体或一种方式.所以看起来那些特定的书本里的信息将被吞没,并永远地消失.但人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霍金博士和索恩博士相信那些信息确实消失了,而量子力学必须对此作出解释.普雷希尔博士推测信息其实并没有消失;它也许以某种形式显示于黑洞的表面,如同在一个宇宙中的银幕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黑洞概述
        黑洞是一种天体,它们的引力非常强大,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不能逃脱黑洞的吸引。直到哈柏太空天文望远镜上了太空且发挥功能,它的广角镜头紅外光相机所拍摄的红外光谱图案(因为红外光线可穿透各个星球外围云气的障碍)让我们可直接看到星球的原貌。终于在1997年5月12日,NASA宣布发现了距离我们五千万光年外的 M84 星系中心处,有颗约为太阳三亿倍质量的黑洞正像放烟火般地喷流出大量物质。天文学家利用哈柏太空天文望远镜和欧洲的红外光线太空望远镜,也发现许多黑洞都有像烟火般的喷流景象。    利用哈柏太空望远镜上红外光相机广角镜头的光谱图影像,发现在M84星系中心处有一个约为太阳3亿倍质量的黑洞。这是人们首度发现黑洞的两极正以每秒 400公里的速度向外喷流物质。中央处M84星系中心发现正在喷流的黑洞位置。黑洞旋转盘面上正被黑洞吸进去而朝向我們而来的云气,红色的部分是旋转面上正远离我们而去的云气。黑洞强大的重力正吞噬着邻近星球的云气,黑洞所吞噬的物质形成了不稳定的状态 黑洞正进行两极方向的巨大喷流经过剧烈的喷流后,黑洞又终于稳定。黑洞持续进行吞噬邻近星球的云气,不久后将会有第二波的喷流产生。 远观黑洞进行一波接着一波南北对称的喷流。
        关于巨大黑洞的成因,迄今有很多理论,有的认为它由巨大星体演变而成,也有理论认为是由小型黑洞集合而成的。据认为,日美科学家提出的巨大黑洞成因新见解为研究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也有助于研究宇宙的诞生和进化。
        二、对黑洞性质提问
        1、黑洞的引力非常强大,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不能逃脱黑洞的吸引。那么它的引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2、又是怎样将光吸引的呢?
        3、吸进黑洞中的物质在黑洞中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4、黑洞两个端口的情况又如何呢?
        三、作者所做的-些实验原始记录
        A,各种实验现象及原始记录
        1、用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会吸取小纸屑、小金属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作者于2007年10月在工作场所(办公室)中(和在家中)将小纸屑、小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悬挂在空中保持自由状态,将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用绝缘棒去接近小纸屑、小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第一次能吸引小纸屑等小物体,再一次重复实验,再用绝缘棒去接近小物体时,则表现出排斥现象,直到消耗到打破平衡时。又开始吸引现象,吸引一次后又表现为排斥,同样的操作在工作场所和在家中却表现出不同的现象,上述现象是在家中做实验表现的现象。在工作场所做实验,表现的是不论怎么做,小物体均表现为吸引之现象。将家中的小物体拿到工作场所同时做实验,发现工作场所的小物体都表现为吸引现象,后为排斥现象,和在家中做小物体的表现一样,过了一天后,又将工作场所小物体与家中小物体同时在工作场所做,都表现为吸引现象。用10KV电压等级绝缘热缩套管与细线相连的小物体相隔离,用与皮毛摩擦过绝缘棒接触小物体,每次接触每次都是表现为吸引的力量。只是吸引力减弱一些而矣,分析怀疑工作场所是否比较潮湿,用红外线取暖器加热小物体,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第二次有一小点排斥,第三次就又吸引小物体。后又用红外线取暖器加热细线,第一次为吸引现象,第二次为排斥现象。将小物体用水打湿,再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小物体,第二次就有排斥现象,与在家中做的实验-样。所用的细线都在10cm以上。这说明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不是电,要击穿10cm长的棉线需要不低于100KV的电压,摩擦是不可能产生100KV的电压。
        2、用干竹片(如竹筷子)、干木材与人造皮、布料摩擦也会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将绝缘棒在空中用手摆动,绝缘棒同样会产生吸收小物体力量。且绝缘棒垂直摆动产生吸引小物体的现象比水平摆动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强。这说明物体与空气摩擦也会产生物体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同时说明垂直的效率比水平的效率高。空气中还有磁粒子。
        3、用一段12cm的0.25mm2的聚氯乙烯铜线,中间剥去绝缘层2cm长,两头留有绝缘层,用铜与毛皮摩擦,铜也会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只是没有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强。金属与物体摩擦也会产生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4、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吸引的小物体的距离是3~5cm(称为吸距),越靠近金属吸距越短,悬空时吸距不少于5cm。而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用2500V的直流电的吸距是0.5~1.5cm。用2500V的直流电吸引住小物体时,再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吸引的小物体,在距离小物体2.0~4.0cm时,会从2500V直流电源处将小物体等抢吸过来,证明摩擦产生的粒子能量比电强。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5、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时,去吸引过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纸与磁铁的吸距为1cm,纸与纸的吸距为1.0~1.5cm,纸与布的吸距为 0.5~1.5cm,纸与玻璃的吸距为2.0~2.5cm,纸与金属的吸距1.0~2.5cm。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6、将小纸屑等小物体悬挂在空中,用10kv的绝缘热缩套管套住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去接近小纸屑,小纸屑依然被吸引或排斥。然后再用小铝片、小塑料等小物体进行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小纸屑相同。用数字式的兆欧表2500V档对10KV级的绝缘管进行测量,实验发现绝缘电阻没有任何改变即无穷大,说明绝缘材料是良好的,如果是电则无法通过10KV的绝缘等级热缩套管,也不会将10KV绝缘热缩套管击穿。兆欧表的读数也说明这一点。这又是说明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的是比电的能量还强的粒子。只是吸引力减弱一些而矣。
        7、用24V的直流电压对小纸屑等小物体进行试验,在电源中间串联一块电流表,将24V的正负极相差1mm,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把小纸屑吸引到24V 的正、负极之间,如果纸屑带静电,那么电流表应电流指示,但电流表没有任何指示,这说明小纸屑没有电荷。
        8、在家中做同样的实验。将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与小纸屑、小铝片、小塑料等接触,再用绝缘棒接触小物体,绝缘棒就会排斥小物体,用小木片、小竹片、金属、棉花、塑料、10KV绝缘热所管、380V电缆绝缘层与小物体接触,小物体都会吸引这些物体,所有物体释放,然后小物体又被绝缘棒吸起,1秒钟后,小物体自然离开绝缘棒,再用上述任何一种物质放在小物体旁边,小物体都会吸起物体,这说明小物体所带的物质是绝缘棒传递的,小物体又将所带的物质传递给与它接触的物体。然后、在用24V的直流电的正、负极、4.5V的干电池的正、负极接触,结果小物体都会吸引,没有排斥现象,这说明小物体带的不是电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9、将一块铝板与地绝缘水平放置,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铝板对地电压,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铝板,数字表上有0~0.25V的电压,越接近电压就越高,接近固定不变时,读数为零,当绝缘棒离开铝板,数字表有0~0.25V的读数,将铝板改成导线一圈,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线圈,数字表又有相同的读数,固定不动时读数为零,离开时读数有为0~0.25V、当把导线增加一圈时,读数为0~0.5V。同样的条件用同样的方法,用2500V直流电的正、负极分别接近铝板和导线,万用表的读数均为零。后用永久磁铁接近铝板和导线,万用表的读数也为零。将两块不同材质金属板(铝板和镀锌铁板)水平放在相差 1mm的绝缘层上,用万用表测量两块金属板的电压,电压为零。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同时靠近两块金属板,最高读数为0.27V。如在—定高度来回切割两块金属板,最高读数为0.39V直流电压,这说明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具有磁更强的特性。
        10、用绝缘棒与绒布摩擦15cm长,在5cm处能将至少将.0.8mg小纸屑吸起,需要多大的电场力。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要使纸屑产生正、负分离,又需要多少功。而后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时,用两个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将绝缘棒与小物体接触一下,然后从与小物体互成180度的方向接近小物体时,就没有发生一边吸一边排斥的现象,而都是排斥现象,这说明小物体没有带正、负电荷,不具备真正的电荷的特性。
        11、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将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去与绝缘棒相吸引接触,绝缘棒离开细线0.5-1cm距离,移动绝缘棒,发现细线做跳跃运动,这说明绝缘棒产生的不是电荷。将小纸片、小铝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放在桌子上,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发现多摩擦几次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时,小物体有时会不停地在绝缘棒上翻转运动,有时发现小物体很快与绝缘棒接触-下又很快地离开绝缘棒。真正的电是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12、将纸放在水中,然后提起,纸变成潮湿的纸,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靠近潮湿的纸,发现绝缘棒会吸引湿纸,同时会吸引用湿纸隔离的小物体,吸引力的吸距同比减弱。
             13、做实验时都发现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或其物体相互摩擦的物体周围都存在吸引力场,吸距(最小吸引小物体的距离)可达10cm,最小也有2cm。
        14、把大小不同小纸片摆放在一起,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竖直接近小纸片时可以看到,不论小纸片体积的大小、小纸片轻重、形状不同,只要离绝缘棒一样远小纸片是同时被吸到绝缘棒表面。同时还会看到上一张小纸片会吸引下-张小纸片,出现小纸片串的现象。这是由于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吸引力(F吸)很大,所以能吸引形状各异、大小不—、质量不等的小纸片,小物体是不离开绝缘棒的引力场的。
         15、上述实验还有-个规律是:绝缘棒与毛皮时,摩擦力越大,绝缘棒与毛皮的吸引力就越强,与摩擦时间长短无关。速度越快,吸收力也越大。不同材质互相摩擦时均能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只是大小不同而矣,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16、在实验中还发现:尖端比其它形状更容易传递(包括引收和释放)力量粒子。将—金属圆簿片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从各个不同方向接近金属圆簿片,发现面积小的一面更容易吸引到绝缘棒上,面积越小越容易被吸引到绝缘棒上。用两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从互为180度的方向,接近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的金属圆簿片,沒有发现—边排斥—边吸引之现象,而是双方吸引金属圆簿片之现象。如果是电荷必定表现出一边吸引一边排斥的现象,在这沒有这种现象发生,又是与电荷不同之处。
            17、将小铝片、小纸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沒有与任何物体摩擦过的绝缘棒、橡胶导线的橡胶层和铜丝、螺丝刀的金属和绝缘层、竹筷子等大物体,一一接触小物体,发现有大小不同程度的吸收力,吸距有的达10mm之长,有的很短,小物体吸到大物体上时,当大物体离开时,小物体会随大物体移动一段距离,表明大物体吸引小物体。
             18、把小铝片、小纸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做成质量相同,用干燥的细线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分别将等质量细铜线、纸片、塑料片用细线也悬挂在空中,慢慢移动后面的物体,使小物体发生位移,观察测量小物体的位移量,其结果都是一样,均为1mm。变化小物体的质,另外质量不改变,发现位移量也是一致,均为 1.5mm。
            19、用空心塑料管、盒、10KV的绝缘热宿套管、玻璃管与毛皮摩擦后,将小物体放入管内,发现入管口处的力量(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比管内的力量大,且与摩擦处之力的方向一致,管内的力与摩擦处的力是一致的方向。随着离摩擦处的距离增加,吸引力也逐渐减少,为零后则由排斥力变为吸引力。表明摩擦是给吸粒子增加了一定的能量。
             20、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用10KV的绝缘热宿套管、绝缘棒、塑料尺在冷态和热态在同一物体上摩擦,摩擦次数均为三次,摩擦的力量基本相同,发现在某一温度点吸引力最大,吸距达到10cm,其它温度点的吸引力都比这—温度点的吸引力小。
             21、用一个绝缘棒(如竹筷子)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成90度(近90度)接触,发现沒有摩擦过的绝缘棒(竹筷子)也具有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同样的吸引力。如果将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做一个边,其它边可以是圆形或其它边,围成—个几何图形,发现沒有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的边,也同样具有吸引力。这说明吸粒子可以沿物体传导。
            22、用阴干的细砂装在铁皮桶中,用绝缘棒与细砂摩擦,用小物体去测量摩擦前、后的引力变化不明显,用电动168型装订机带动绝缘棒,电机功率为150W。
            23、用同样细砂加热将砂中的水份蒸干,将细砂分别装在铁皮桶(¢125mm)和塑料盒(¢50mm)中,用同根绝缘棒、同样的速度与细砂摩擦,用小物体测量绝缘棒(¢8.5mm)上的力,发现绝缘棒与砂入囗平面处的吸引力大增,离砂平面2.0~3.5cm处的吸引力一样大,再往深处吸引力逐步减少。用其它绝缘棒或金属材料与摩擦,结果也是入口平面处的吸引力大增,只是离砂平面的距离改变,规律都一样。铁皮桶和塑料盒外面吸引力有变化。发现绝缘棒与砂刚接触摩擦面的引力大,一段距离后最大,深度再增加,引力则减少。
             24、将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将土块接近小物体,发现土块会吸引小物体,后用石头块接近小物体,发现石块同样会吸引小物体,用石头块相互摩擦后,小物体吸引石头块的吸距增长。
        四、水漩涡洞的性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1、大河水漩涡洞的性质:
             大江大河水漩涡洞具有吸引固体、液体、气体的能力,且洞口周围是光滑,流速最快的地方,这个地方负压也就最大,吸引力最大,吸柱是能吸引物体的深度,即从水平面到流体改变处的深度,流体改变处是指水流动的状态发生改变,该处有复杂水流,就有各种复杂的力,还有热能产生,会使物体状态发生变化,随着深度的增加,流体状态进一步改变,水蓄积到足够的能量,则由吸引力转变成推吐力。水从洞口吸入,必从另一处吐出,所以在大江大河中也可以看到向上吐水的地方。水的流速越快,负压也就越大,吸引力就越大,吸柱也就越深,各种复杂的力就越大,物体状态就越容易越生改变,破坏性也就越大,吸水、吐水的力量也就越大。水洞变化过程从压力角度来看,经过负压、零压到正压的变化。从水流状态来看,经过吸水、平流水到吐水的变化。从摩擦方面来说,负压和正压时摩擦力最大。从观察大江大河水漩涡洞的状况看,大江大河水漩涡洞的性质有:
             A、大江大河水漩涡洞遵守物质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有进则有出。
             B、大江大河水漩涡洞具有改变所吸物体状态作用,有热能产生。
             C、大江大河水漩涡洞具有改变所吸物体状态作用的强弱与流速有关。
             D、大江大河水漩涡洞具有从另一端吐出另一状态物体的作用。
             E、水流速越快,大江大河水漩涡洞口周围越是光滑
             F、在水洞区域内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同时也遵守质能定律
             2、人造水漩涡洞的性质:
             用一个玻璃容器装上65%的干净水,将调速搅拌机放入玻璃容器内,开启搅拌机,速度由慢到快的变化,观察水流的变化。用细线将小物体固定,再将小物体放入有空气的水洞中,观察小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现小物体在水洞中做椭圆型的来回摆动的运动。观看水的流动状况变化是,水从上到下,水洞壁有两种水流层在运动,-种是从上到下的水流层,另一种是从下到上的水流层,这两种水流层在搅拌机的转速越快时越明显。速度越快,空气进入水中的深度则越深,两种流动层的摩擦也就越历害,发热量也就越大,水的温度就越升得快,摩擦会产生小水泡,搅拌机转动速度越快,产生水泡就越多,水泡会产生爆炸,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在搅拌过程中,使水产生雾化,产生一定水雾汽,转速越快,雾化能力越强。同样,人造水洞变化过程从压力角度来看,经过负压、零压到正压的变化。从水流状态来看,经过吸水、平流水到吐水的变化。从摩擦方面来说,负压和正压时摩擦力最大。小物体在水中的空气中动作频率就越快。它的性质有:
            A:人造水漩涡洞也会产生吸引力
            B:会产生摩擦,使水温升高
            C:有破坏作用,使水的雾化作用加快
            E:吸入空气,排出水蒸汽,使水量减少
            F:在水洞区域内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同时也遵守质能定律
           3、人造砂洞的性质:
             将砂蒸干,除去砂中的水份,将砂装在铁皮容器内,用能调速的搅拌机进行搅拌,可以看到,一些砂粒会射到容器外面,-些砂从底部往上运动,-些从上面往下流动,还有—细些砂变成灰尘向容器外飞扬,搅拌棒温度明显升高。砂洞变化过程从压力角度来看,经过负压、零压到正压的变化。从砂流状态来看,经过吸砂、平流砂到吐砂的变化。从摩擦方面来说,负压和正压时摩擦力最大。它的性质有:
            A、摩擦、发热、蒸发效果更加明显
            B、砂流动层也有两种
            C:在水洞区域内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同时也遵守质能定律
            4、用玻璃杯装2/3的水,用手对玻璃杯进行来回转动,则可以看到,在上面会形成一个V形立体形柱,同时发现水中有大小不同水泡,还有一大串小水泡,连接V形底到玻璃怀底,是弯曲流线型。
             玻璃怀来回转动时,水泡可以由压力低向压力高的地方运动,转动越厉害,水中的水泡越多,水泡串则越长,水泡越大越多。
        五、回答问题:
        1、黑洞的引力非常强大,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不能逃脱黑洞的吸引。那么它的引力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答:根据上述的实验可知,引力要大,它所含的吸粒子就应该多,又因任何物质的单位质量所含的引粒子是一个常数,所以黑洞天体的质量是相当大,密度相当高,且天体与外部或内部有摩擦的条件,这样吸引的力量更大,没有摩擦条件,吸引力要小-些。吸粒子是一种即具有吸引、电特性、磁特性的粒子,同时还具有电、磁所沒有的特性。这种粒子做某种形式的波动运动。吸粒子吸引的力方向都是指向物体本身。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范围在0.4 ~ 0.76um,作者通过对电磁波的研究发现,电磁波实际上是一种磁波,而没有电波。电波需要金属导线进行传播,而磁波则可在广大的太空、真空、水中等传播,磁波是磁粒子波动而形成的。
        通过对磁场和电/磁现象及其它一些自然现象观察分析、试验,磁场是由磁粒子定向波动形成的,磁场的磁粒子密度比周围的大-些。磁粒子是无处不有,处处皆是。磁粒子不停地做热运动,
        凡在大气层中的金属物体对地都会产生电压,即金属物体本身产生感生电动势,对地电压即有交流电压又有直流电压。作者和同事们对远离电场和磁场的金属物体进测量,发现所有金属物体对地都存在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交流对地电压值在0.2~0.72V之间变化,频率50~500Hz之间,直流对地电压在 2mV~3.0V之间变化,作者进行了多次实验。用-块磁场强度不大的磁铁,在适当距离进行变动,结果测得电压比没有磁场变动高得多。这证明由磁粒子组成的微弱磁场变化,在金属物体产生感生电动势所致。
        磁粒子存在所有空间,包括大气和物质中,它是化学反应的产物。如太阳通过光线向四周输出磁粒子和热能,磁粒子不停热运行,温度、太阳光线、宇宙射线、南北两极磁场对磁粒子运行状态影响大,在局部地区南北磁极性会倒转。大气对磁粒子运动很大的阻力,磁粘子只能在某一范围波动,遇到阻力小的物体磁粒子排列发生改变,往阻力小的方向波动,直到饱和状态,这时磁粒子的密度最大。
        不同成份的金属物在同一地方的感生电动势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不同成份的金属物其磁电转换率不一样。两种不同成份的金属物之间存在电压。不同成份金属物上的交流电压频率在30~500Hz之间变化。
        光是一种磁波,根据异性相吸之原则,只要洞内有足够多的磁粒子和吸粒子那么就将光线吸引进洞。上述实验表明,吸粒子是能吸引任何一种物质,只要它的数量足够多,吸粒子密度足够大,光线就一定能被吸引,改变它原来的运动方向,或使光子产生加速度,将光线离散分解。
        2、又是怎样将光吸引的呢?
        答:从以上实验看出,如果黑洞天体具备了大质量、高密度、高速度运动,那么黑洞天体就具备大量的吸粒子、磁粒子和其它基本粒子,则有非常强大的吸引力,非常高的磁场强度。则具备高密度、大量的吸粒子、磁粒子,这样黑洞就具备大吸引力,。任何物质被吸入洞口处、后至入洞口—定的深度,被吸入的物体在洞口处受的吸引力最大,就会产生大摩擦力、大碰撞、大爆炸、高温度、大蒸发、高电压、大电流现象,光也是—种电磁波,由于洞内洞口有大量的吸粒子、磁粒小的存在。从而轻而-举将光线吸引,将光线离散,方向是沿黑洞壁。黑洞口处有物质被吸入时,是光亮的,沒有物质吸入时是黑色的。离黑洞周围一段距离,随洞口的吸引力减弱,有一部分光线则能逃脱洞口的吸引力,则周围是光亮的。
        从上水洞、砂洞实验可以看到,黑洞入口处及入口一段距离内的吸引力比黑洞深处力量大,黑洞深处到黑洞出口吸引力是逐渐减少,
        3、吸进黑洞中的物质在黑洞中又是怎样运动的呢?
        答:物质被黑洞从洞口吸入,物质在黑洞内沿洞壁一边与壁摩擦碰撞由洞口向洞深处运动,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摩擦同时给吸粒子加能,吸距增加,特别洞口。物质在洞内由洞口受到吸引最大,到洞内某一处时吸引力变小,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到某一位置后由吸引力则转换为推力。
        在洞口处,由于物体被吸引,物体具有很高的初速度,加上吸引力的作用,物体在入口处将与洞口处发碰撞,爆炸、摩擦之现象。会产生大量热量,洞内温度升高,使物体蒸发。由洞内也有吸引力,将洞口处产生的-切物质吸入洞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洞口至入洞口—定的深度,被吸入的物体在这受的吸引力最大,又会产生大摩擦力、大碰撞、大爆炸、高温度、大蒸发现象,由于洞内有吸引力存在,将这些生成统统吸入洞内,反复洞口的工作情况,所以黑洞入口是亮的,只是比洞深处黑一些而矣。在没有吸入物质时,入口处是黑色的。
        由于吸粒子具有电、磁特性、吸引的特性,同时具有电、磁特性以外的特性。物体在洞内高速摩擦、碰撞、跳跃运动,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洞内温度升高,物体产生爆炸,物体迅速蒸发悼。产生大量磁粒子、吸粒子,洞内吸引力随物体的状态改变,会不断地慢慢地转换为推动力。原来的物体在洞内经过摩擦、发热、爆炸、高温蒸发使物质变化到最基本的粒子状态,离入口处越远,温度越变得越来越低,这时的各种基本粒子间由于吸引力的作用,实行最基本粒子重组,组成新的基本粒子,再由新的基本粒子组成物质,由另—洞口吐出,这时吐出的物质与入洞口时物质是完全不同的。吐出的物质有重组物质,还有黑洞损耗的物质,能量及沒有重组的最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等。由于洞内压力大,则密度高,温度高,在出口处—段距离内,物质从洞内的高温、高压突然  降低,物质则要突然膨胀吸热,膨胀时由于四周阻力基本-致,所以其形状近似球体。              同时还会吸入周边零散小物质、小粒子,随着物体不断前进,前方的阻力比其它方向的阻力大,物体由球形变成椭圆形。一边前进,—边吸引其它粒子,—边继续冷却。还有些粒子没有被大物体吸收,有些则变成了游离的粒子,具有它独特的性质和独特的作用。时间一长,黑洞会由于爆炸、高温、蒸发、冷却、重组而消耗自身的物质,吸入少,吐出多,黑洞损耗就大,最终导致黑洞消失灭亡。有时吸入的洞口沒有吸入物体,出口端也同样会吐出物质,那是滞留在洞内的物质和洞身本体消耗所致。
        黑洞吐出的最基本粒子,如在空中沒有生成稳态的粒子,根据现在纳米材料技术,纳米以下级的粒子在热态时没有生成越过微米级的粒子,那么当纳米级以下的粒子在冷态推积在—起时,就会发出自身燃烧,如果是大量的纳米级粒子在冷态堆积则会生成火球,直到把整个物质燃绕耗尽为止。
        从上述讲述可知,物体进入黑洞,在黑洞内摩擦、发热、高温爆炸蒸发、重组、冷却吐出。吸进黑洞中的物质在黑洞中就是这样运动的。
        光线是物质,没有静止质量,但有运动质量,进入黑洞中,也同会经过在黑洞内摩擦、发热、高温爆炸蒸发、重组、冷却吐出。吐出的则不全是光线,而是还有其它物质了。电磁波也是如此,沒有能逃脱物质重组之命运。
        4、黑洞两个端口的情况又如何呢?
        答:从上面的大江大河水漩涡洞的性质、人造水漩涡洞的性质、人造砂洞的性质可以看出,不论是水洞还是砂洞都遵守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同时也遵守质能定律,同时洞体本身有损耗。也就是说,黑洞一定有两个口,即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决不会是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如只是一个进口,那么靠洞口中心则出,靠洞壁则入,那么黑洞内部温度则非常高,压力非常高,时间稍长,黑洞由于高温熔融状态、高压状态一边爆炸,一边熔融,最终在不长的时间内消失。由于黑洞天体具有大质量、高密度、高速运动,双口黑洞阻力小,散热快,所以存在的时间比单口黑洞长得多。
        六、黑洞信息悖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1、根据量子理论,信息--无论它描述的是粒子运动的速度还是油墨颗粒组成文件的确切方式--是不会从宇宙中消失的.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约翰·普雷希尔和斯蒡芬·霍金却提出了一个固定的假设: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扔进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什么事?宇宙中是否有其他同样的百科全书是无关紧要的.正如物理学中所定义的,信息并不等同于含义,信息仅指二进制的数字,或是一些其他的代码,它被用来精确地描述一个物体或一种方式.所以看起来那些特定的书本里的信息将被吞没,并永远地消失.但人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答:根据上面分析,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扔进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与洞壁碰撞、摩擦、高温、蒸发、重组之命运,出来已经不是书了,包括书上的信息也是如此,可能是光线,也可能是黄金。就决定最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的重组情况,根据元素周期表和物质的化学性质来看,不同的元素只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排布不— 样。书及书上的信息蒸发、重组,如果重组后物质结构与金一样,那么书则变成了黄金。
        数学表达式:
        吸入量 (A)+ 洞内增减量(△) + 能量 (E) = 输出量 (F)
是不变的。
        2、霍金博士和索恩博士相信那些信息确实消失了,而量子力学必须对此做出解释.普雷希尔博士推测信息其实并没有消失;它也许以某种形式显示于黑洞的表面,如同在一个宇宙中的银幕上.
        答:信息其实并没有消失,只是重组转换成其它物质(如黄金),只是以某种形式(如黄金)显示于黑洞的出口处及周围而矣
        七、结束语:
        黑洞信息悖论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根据量子理论,信息--无论它描述的是粒子运动的速度还是油墨颗粒组成文件的确切方式--是不会从宇宙中消失的.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约翰·普雷希尔和斯蒡芬·霍金却提出了一个固定的假设: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扔进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什么事?宇宙中是否有其他同样的百科全书是无关紧要的.正如物理学中所定义的,信息并不等同于含义,信息仅指二进制的数字,或是一些其他的代码,它被用来精确地描述一个物体或一种方式.所以看起来那些特定的书本里的信息将被吞没,并永远地消失.但人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霍金博士和索恩博士相信那些信息确实消失了,而量子力学必须对此作出解释.普雷希尔博士推测信息其实并没有消失;它也许以某种形式显示于黑洞的表面,如同在一个宇宙中的银幕上.
        如果你把一本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扔进黑洞中去,将会发生与洞壁碰撞、摩擦、高温、蒸发、重组之命运,出来巳经不是书了,包括书上的信息也是如此,可能是光线,也可能是黄金。就决定最基本粒子、基本粒子的重组情况,根据元素周期表和物质的化学性质来看,不同的元素只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排布不—样。书及书上的信息蒸发、重组,如果重组后物质结构与金一样,那么书则变成了黄金。
  八、感谢语:
感谢同事们合作,同时感谢夫人和儿子的大力支持
        九、参考文献:
1, [美]J、C、斯莱特著。扬朝黃译<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 1981年出版。上海科技出版社。
2,[法]J、萨尔蒙;A、日瓦特著、顾世杰译。《量子力学》1981年出版。科学出版社出版。
3,[苏]福里斯、A、B、季莫列娃著、梁宝洪译。《普通物理学》1979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4,J、I、朗道;E、M 粟费席兹著;任朗;袁炳南译《场论》1978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5,复旦大学化学系编,《物理化学》1978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6,[美]E、威切曼著;复旦大学物理系译。《[wiki]量子物理[/wiki]学》科学出版社出版。
        7,[美]A、爱因斯坦等著。赵志田、刘一贯译。《[wiki]相对论[/wiki]原理》1980年出版发行,科学出版社出版。
        量子引力如何帮助解释宇宙的起源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云南  中国  黄兆荣
摘要:本文简述了作者利用量子引力和时空理论解释宇宙起源和灭亡之因
关键词:引力  电磁力  时空膨胀   时空收缩   粒子
概述:
        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是标准模型和广义相对论。前者利用量子力学来描述亚原子粒子以及它们所服从的作用力,而后者是有关引力的理论。很久以来,物理学家希望合二为一,得到一种“万物至理”--即量子引力论,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宇宙,包括宇宙是如何随着大爆炸自然地诞生的。实现这种融合的首要候选理论是超弦理论,或者叫M理论--这是其名称的最新“升级版”,M代表“魔法”(magic)、“神秘”(mystery)或“所有理论之母”(mother ofall theori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现象
        碳元素是自然界最稳定的元素之一,我在焦化厂工作,办公室在炼焦炉、各种堆积场地的上风口、距离在200米左右,白天随时随地都有四至六级的风在刮,我在办公室坐上两小时左右就会发现自己手变黑了,用水一洗,洗手的水变成了黑色的,这说明碳元素会变成肉眼看不见、且会被风吹走的徵粒。
        将一间表光滑的屋子密封起来,并打扫干净,放一张桌子放在屋内,时间一长,桌面上也会有一层灰尘。
        上述两种现象说明,灰尘是由于它克服了大物体表面的引力,从而飞散到空中。又由于引力的作用将飞散在空中的尘粒吸在-起,形成小颗粒,又由小物体堆成大物体。
        三、宇宙中存在的力
        目前,宇宙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力,是它们把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力从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这四种强弱悬殊、性质各异的基本力,分别控制了的宇宙。
        四种力的相对强度以及作用范围都有着巨大的区别。从相对强度上来说,假定以电磁力的强度为一个单位强度,则强力要比这个单位大出100倍,弱力只有 1/1000,引力小到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微观世界中,它只有电磁力的1040分之一!
        引力:弱力:电磁力:强核力:= 1 :1030 :10:37:1040
        各种物体都存在着一种即具有吸引、电特性、磁特性的粒子,还具有电、磁所沒有的特性。这种粒子(叫吸粒子)做某种形式的波动运动,当绝缘棒与毛皮摩擦时,是给波动的粒子加能,波动更快。就象有些金属具有光电现象一样,某种物体与另一物体摩擦会产生最大化的能量,而与其它的物质摩擦产生的能量少。摩擦不是产生静电,而是给比静电更强的粒子、具有电、磁所沒有的特性的粒子增加能量。这种粒子(吸粒子)遍布整个宇宙,只是密度不同而矣,地球内部、外部的物质互相摩擦也是给吸粒子增加能量,波速增加,带动更多的吸粒子运动,离地球越近吸粒子波动越快,单位体积内吸粒子含量就越多,离地面由近及远吸粒子的波动速度降低,单位体积内吸粒子含量也减少,吸收力也就降低。实验还表明,不论什么物质,在相同的高度,单位质量含有吸粒子数是相等,是-个不变的常数。
        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当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摩擦后,吸引物体的力量增强,开始吸引小物体,小物体(没有带电)被吸引一下后,然后再与小物体接近时,则由吸引变成了排斥力。
   上述实验表明,电磁力与吸引力可以相互转换,转换的条件就是摩擦。
    四、时空
        爱因斯坦建立了时空观念,并且说时空可以弯曲可以产生引力。空间本身是没有形状的,当没有任何物质或能量存在时,空间应该是平直光滑的,当一个大质量物体进入空间后,平直的空间就发生了弯曲凹陷,这就像一条拉得很平很直的床单上,当放进一个保龄球时,床单就凹陷下去,所谓引力就是因为这样的空间弯曲而导致的。
        作者根据爱因斯坦时空并加以发挥扩展,是时空不但能弯曲,还能膨胀和收缩。时空膨胀产生斥力,时空收缩产生引力,当时空膨胀与收缩平衡时,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就已确定。时空具有唯一性连续性,越临近性质越相似。以任一点为对称点,就象180度两端的点的性质相似,离对称点越近,两端点的性质越相似,性质相差越小。相反,离对称点越远,两个端点的点的性质相差越大。
        五、宇宙膨胀之因
        时空膨胀要消耗能量,时空收缩是贮存能量。对于整个宇宙来说,质能是守恒的,当宇宙中发光星球向外放射能量,使宇宙中的能量粒子增加,向外辐射粒子使星球质量减少,最后消失。或者由于质量减少,偏离原来运动轨迹,与其它星球碰撞合并,释放巨大能量。如果是一群星球与一个质量非常大相碰撞,这个大质量的星球在一群星球碰撞之下就会形成黑洞,或者几群星球分时段与同一个星球在同凹处碰撞,也能形成一个黑洞。摩擦能使引力变成电磁力,使引力转变成斥力,使宇宙加速膨胀。宇宙膨胀使空间中的粒子减少,促使星球加速向外辐射粒子。摩擦力保持不变,排斥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 a
        使宇宙膨胀加剧  加速度为a
        当大部份物体星球挥发变成无限小的粒子时,或变成一定小物体时,宇宙停止膨胀,开始收缩,即时空收缩。
六、宇宙收缩之因
        发光的星球、大星球衰减到一定程度时,如遇到一个黑洞时,星球被黑洞吸引与之碰撞,产生高温、高压,使星球气化至最小微粒,这些最小微粒被高压推出口,离出口-定距离物质被冷却,实行物质物体重组。重组时如果是同-种物质、或同一种占大多数,而其它物质占极少数,那么在堆积时就燃烧。
        沒有被黑洞吸收的颗粒,由于引力的作用使颗粒相吸引而堆积在一起,越堆越大,由于压力的作用,使堆积起来球内部发生变化,有的因物质不同,变得会发光,有的不发光。随着堆积体积加大,球体自转,有些粒子与大球摩擦,由引力变成电磁力,排斥外来粒子,加上空间颗粒减少,使球体体积增加速度放慢。空间粒子减少由排斥力变成引力,时间一长使宇宙收缩,即时空收缩。
        收缩到一定程度,又开始膨胀,宇宙就是一个轮回又一个轮回地运动着,膨胀、粒子离开星球进入空中、电磁力、再膨胀、…粒子离开星球再进入空中、循环下去,到极限,引力、堆积、宇宙收缩…引力、再堆积、宇宙再收缩、循环下去,到极限。
七、结论:
  物体表面的粒子克服其引力,离开物体进入空中,使宇宙膨胀,由于粒子间的引力作用,使粒子堆积小物体,由小物体堆积成大物体。  
八、感谢全班全体同事和儿子的支持
九、参考文献:
1, [美]J、C、斯莱特著。扬朝黃译<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 1981年出版。上海科技出版社。
2,[法]J、萨尔蒙;A、日瓦特著、顾世杰译。《量子力学》1981年出版。科学出版社出版。
3,[苏]福里斯、A、B、季莫列娃著、梁宝洪译。《普通物理学》1979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4,J、I、朗道;E、M 粟费席兹著;任朗;袁炳南译《场论》1978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5,复旦大学化学系编,《物理化学》1978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6,[美]E、威切曼著;复旦大学物理系译。《量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出版。
        7,[美]A、爱因斯坦等著。赵志田、刘一贯译。《相对论原理》1980年出版发行,科学出版社出版。
自然界是超对称的吗?如果是,超对称性是如何破灭的?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曲靖  云南  中国  黄兆荣
        摘要:本文简述了作者用时空观念来说明自然界是超对称的吗?如果是,超对称性又是如何破灭的?自然界从理论上是超对的,由于时空和自然界各种运动状况从而打破超对称性。时间相同空间不同,或空间相同而时间不同,时空的性质通过物质表现出来,物质是随时间而运动。
        关键词:时空   对称点  对称    运动 一、概述: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把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作用力统一成为单一的理论要求证明两种差异极大的粒子实际上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超对称现象.第一种粒子是费密子,可以把它们粗略地说成是物质的基本组件,就像质子、电子和中子一样.它们聚集在一起组成物质.另一种粒子是玻色子,它们是传递作用力的粒子,类似于传递光的光子.在超对称的条件下,每一个费密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玻色子,反之亦然.     物理学家有杜撰古怪名字的冲动,他们把所谓的超级对称粒子称为“sparticle”.但由于在自然界中还没有观察到sparticle,物理学家还需要解释这种对称性“破灭”的原因:随着宇宙冷却并凝结成现在的这种不对称状态,在其诞生之际所存在的数学上的完美被打破了.
二、时空:
        爱因斯坦建立了时空观念,并且说时空可以弯曲产生引力。空间本身是有形状的,当没有任何物质或能量存在时,空间应该是平直光滑的,当一个大质量物体进入空间后,平直的空间就发生了弯曲凹陷,这就像一条拉得很平很直的床单上,当放进一个保龄球时,床单就凹陷下去,所谓引力就是因为这样的空间弯曲而导致的。作者根据爱因斯坦时空并加以发挥扩展,是时空不但能弯曲,还能膨胀和紧缩。时空膨胀产生斥力,时空紧缩产生引力,当时空膨胀与紧缩平衡时,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就已确定。时空具有唯一性连续性,越临近性质越相似。以任一点为对称点,180度两端的点的性质相似,离对称点越近,两端点的性质越相似,性质相差越小。相反,离对称点越远,两个端点的点的性质相差越大。
        以对称点为圆心,离圆心半径为R的相邻近的点,其性质相似。越临近,性质越相似。
        B、C两点离圆心A的距离均R,B、C两点是非常紧密的相邻点,B、C的性质则非常相似,这是B、C两点在同一时间而不在同一空间,但两
空间很近,差异很小,所以性质差异很小,H点与B点相差很大。    B               C
   D、E两点的性质也是非常相似的,与B、C在空间上是对称
的,时空B、D两点对称,C、E对称。由于时间的变化,B、D
不是绝对对称。时空即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即时空能量子化。                     
        在同一点(如B点)不同时刻,该点的性质是不同的,                             A
时刻相差越长,性质相差越大。在同一时刻B、C两相邻
近点性质相似不相同,B、D是对  称的,有B点则有D点。     D                 E
    时间相同空间不同,或空间相同而时间不同,时空的性质通过物质表现出来。
三、自然界是超对称的吗?如果是,超对称性是如何破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物质都是都存在于时空中,从上面的时空性质可以看出,以某一点为对称点,离对称点越近,对称度越高,这个对称点可以近似认为为超对称,除此之外都不是超对称的。这是因为时空关系,时间相同空间不同,或空间相同而时间不同。时空的性质通过物质表现出来,物质是随时间而运动,不同物质的性质是不相同,有些物质的这样的对称相差很大。
四、结论:
自然界在形成之时是超对称的,超对称性是时空、物质运动而破灭的
五、参考文献:
1, [美]J、C、斯莱特著。扬朝黃译<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 1981年出版。上海科技出版社。
2,[法]J、萨尔蒙;A、日瓦特著、顾世杰译。《量子力学》1981年出版。科学出版社出版。
3,[苏]福里斯、A、B、季莫列娃著、梁宝洪译。《普通物理学》1979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4,J、I、朗道;E、M 粟费席兹著;任朗;袁炳南译《场论》1978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5,复旦大学化学系编,《物理化学》1978年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
6,[美]E、威切曼著;复旦大学物理系译。《量子物理学》科学出版社出版。
        7,[美]A、爱因斯坦等著。赵志田、刘一贯译。《相对论原理》1980年出版发行,科学出版社出版。
        论引力与电磁力的转换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云南  黃兆荣
        摘要:本文通过-些实验发现,引力可以转换为电磁力,电磁力也可转换为引力,转换手段则是摩擦。
        关键词:摩擦 转换  引力  电磁力
-、概述:
        目前,宇宙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力,是它们把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力从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这四种强弱悬殊、性质各异的基本力,完全控制了的宇宙,这四种力的起源是不一样的。  1、引力起源于物体的质量,两个物体间就存在引力,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
        2、电磁力是由于粒子的带电荷产生的,一个粒子可以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就存在吸引力或排斥力。如果一个粒子不带电荷,则不受电磁力的影响,不会感受到排斥力和吸引力。
        3、强力主要是把夸克结合在一起的力,所以也叫核力。像电磁力一样,也起源于电荷,不过只是夸克间的电荷,物理学家称它为“颜色电荷”。
        4、弱力的作用只是改变粒子,而不对粒子产生推和拉的力,就像核裂变和核聚变这两个过程一样,都是受弱力支配的。  四种力的相对强度以及作用范围都有着巨大的区别。从相对强度上来说,假定以电磁力的强度为一个单位强度,则强力要比这个单位大出100倍,弱力只有 1/1000,引力小到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微观世界中,它只有电磁力的1040分之一!
        引力:弱力:电磁力:强核力:= 1 :1030 :10:37:1040
        从作用范围上来说,引力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宇宙范围的;电磁力的作用范围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远,实际上,大多数物体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其外部都呈电中性;而强力和弱力的作用范围则极小,只能在粒子范围内发生作用。弱力的作用范围是10-16m  强力的作用范围是10-15m 原子半径为10-10m
        宇宙中有四种力:弱力,强力,电磁力,引力。强力的作用范半径很短,力量很强。一般情况下。都是引力和电磁力在对抗,保持物质的稳定状态,强力在原子核里,力量最大,对物质稳定作用不大。如果引力增加或压力太大,突破电磁力的时候,二个原子的原子核就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元素,两个原子核受强力约束,无法分开,强力也是引力。宏观上,两个物体的距离越小,引力就越大。当距离小到受到电磁力的排斥时,产生排拆力。当距离小到受电磁力的排斥并受强力作用距离(强力不是很大的距离)时,两物体就分不开了,当物体间的距离突破电磁力的排斥距离,两个原子核接近的时,强力则起作用。电磁力在其中失效。
二、摩擦产生什么?
        摩擦力存在于两界面间有相对运动(动摩擦),或两界面间没有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静摩擦)时。摩擦会产生热能,也有说摩擦产生静电,那么摩擦的机理是什么呢?
        摩擦的机理:流行的理论认为,摩擦力起源于原子间的电磁作用力,存在于固态﹑液态或气态接触面间。还有人认为,摩擦力起源于两接触面间的附着吸引力,由于原子或分子间的电磁吸引力导致于摩擦的存在,只有原子或分子间的距离必须很短(几个原子半径间距离)时,其分子或原子间才有较明显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两个接触面必须接近到一定的距离才会有显著摩擦力存在。如果一个平面的表面似光滑,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表面上则是凹凸不平,其凹凸坑的大小,有数百个原子半径。两个接触表面间,只有凹凸出的表面部份相互接触,当压力或吸引的力增加时,会使得凸出表面稍微变平,增加了接触面积,增加的接触面积往往只占接触面的面积很小的一部份,大部份仍然相距10-50个原子半径的距离,使得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压力大小只决定"实际接触面积",而原子间的吸引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所以摩擦力正比于接触面间的压力。接触面积也与接触面接触表面的性质相关(原子种类、光滑程度等),也就是与摩擦因数相关的因素。 两接触面间相对静止时比相对运动时实际接触面积大。因此静摩擦大于滑动摩擦。 滑动的过程中将会有部份原子由其中一个接触面转移到另一个接触面上,摩擦后留下的痕迹也使得表面更平滑。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摩擦可以使吸引力与电磁力相互转换。
        用沾满焦油木棍与细砂摩擦发现,木棍上的焦油摩没了,木棍上沾满了细砂,而细砂中却含有焦油,同时两种物质都有损耗,损耗的物质变成了能量,使物质发热做功。用磨石磨刀可以看到,刀上沾有磨石泥,而刀上物质也减少到磨石上,同时二者谐有物质损耗,转换成其它能量。
三、实验证明:
         1、用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会吸引小纸屑、小金属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作者于2007年10月在工作场所(办公室)中(和在家中)将小纸屑、小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悬挂在空中保持自由状态,将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用绝缘棒去接近小纸屑、小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第一次能吸引小纸屑等小物体,再一次重复实验,再用绝缘棒去接近小物体时,则表现出排斥现象,直到消耗到打破平衡时。又开始吸引现象,吸引一次后又表现为排斥,同样的操作在工作场所和在家中却表现出不同的现象,上述现象是在家中做实验表现的现象。在工作场所做实验,表现的是不论怎么做,小物体均表现为吸引之现象。将家中的小物体拿到工作场所同时做实验,发现工作场所的小物体都表现为吸引现象,后为排斥现象,和在家中做小物体的表现一样,过了一天后,又将工作场所小物体与家中小物体同时在工作场所做,都表现为吸引现象。
    用10KV电压等级绝缘热缩套管与细线相连的小物体相隔离,用与皮毛摩擦过绝缘棒接触小物体,每次接触每次都是表现为吸引的力量。只是吸引力减弱一些而矣,分析怀疑工作场所是否比较潮湿,用红外线取暖器加热小物体,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第二次有一小点排斥,第三次就又吸引小物体。后又用红外线取暖器加热细线,第一次为吸引现象,第二次为排斥现象。将小物体用水打湿,再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小物体,第二次就有排斥现象,与在家中做的实验-样。所用的细线都在10cm以上。这说明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不是电,要击穿10cm长的棉线需要不低于100KV的电压,摩擦是不可能产生100KV的电压。
        2、用干竹片(如竹筷子)、干木材与人造皮、布料摩擦也会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将绝缘棒在空中用手摆动,绝缘棒同样会产生吸收小物体力量。且绝缘棒垂直摆动产生吸引小物体的现象比水平摆动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强。这说明物体与空气摩擦也会产生物体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同时说明垂直的效率比水平的效率高。空气中还有磁粒子。
        3、用一段12cm的0.25mm2的聚氯乙烯铜线,中间剥去绝缘层2cm长,两头留有绝缘层,用铜与毛皮摩擦,铜也会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只是没有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强。金属与物体摩擦也会产生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4、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吸引的小物体的距离是3~5cm(称为吸距),越靠近金属吸距越短,悬空时吸距不少于5cm。而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用2500V的直流电的吸距是0.5~1.5cm。用2500V的直流电吸引住小物体时,再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吸引的小物体,在距离小物体2.0~4.0cm时,会从2500V直流电源处将小物体等抢吸过来,证明摩擦产生的粒子能量比电强。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5、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时,去吸引过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纸与磁铁的吸距为1cm,纸与纸的吸距为1.0~1.5cm,纸与布的吸距为 0.5~1.5cm,纸与玻璃的吸距为2.0~2.5cm,纸与金属的吸距1.0~2.5cm。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6、将小纸屑等小物体悬挂在空中,用10kv的绝缘热缩套管套住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去接近小纸屑,小纸屑依然被吸引或排斥。然后再用小铝片、小塑料等小物体进行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小纸屑相同。用数字式的兆欧表2500V档对10KV级的绝缘管进行测量,实验发现绝缘电阻没有任何改变即无穷大,说明绝缘材料是良好的,如果是电则无法通过10KV的绝缘等级热缩套管,也不会将10KV绝缘热缩套管击穿。兆欧表的读数也说明这一点。这又是说明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的是比电的能量还强的粒子。只是吸引力减弱一些而矣。
        7、用24V的直流电压对小纸屑等小物体进行试验,在电源中间串联一块电流表,将24V的正负极相差1mm,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把小纸屑吸引到24V 的正、负极之间,如果纸屑带静电,那么电流表应电流指示,但电流表没有任何指示,这说明小纸屑没有电荷。
        8、在家中做同样的实验。将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与小纸屑、小铝片、小塑料等接触,再用绝缘棒接触小物体,绝缘棒就会排斥小物体,用小木片、小竹片、金属、棉花、塑料、10KV绝缘热缩管、380V电缆绝缘层与小物体接触,小物体都会吸引这些物体,所有物体释放,然后小物体又被绝缘棒吸起,1秒钟后,小物体自然离开绝缘棒,再用上述任何一种物质放在小物体旁边,小物体都会吸起物体,这说明小物体所带的物质是绝缘棒传递的,小物体又将所带的物质传递给与它接触的物体。然后、在用24V的直流电的正、负极、4.5V的干电池的正、负极接触,结果小物体都会吸引,没有排斥现象,这说明小物体带的不是电荷。
        9、将一块铝板与地绝缘水平放置,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铝板对地电压,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铝板,数字表上有0~0.25V的电压,越接近电压就越高,接近固定不变时,读数为零,当绝缘棒离开铝板,数字表有0~0.25V的读数,将铝板改成导线一圈,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线圈,数字表又有相同的读数,固定不动时读数为零,离开时读数有为0~0.25V、当把导线增加一圈时,读数为0~0.5V。同样的条件用同样的方法,用2500V直流电的正、负极分别接近铝板和导线,万用表的读数均为零。后用永久磁铁接近铝板和导线,万用表的读数也为零。将两块不同材质金属板(铝板和镀锌铁板)水平放在相差 1mm的绝缘层上,用万用表测量两块金属板的电压,电压为零。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同时靠近两块金属板,最高读数为0.27V。如在—定高度来回切割两块金属板,最高读数为0.39V直流电压,这说明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具有磁更强的特性。
        10、用绝缘棒与绒布摩擦15cm长,在5cm处能将至少将.0.8mg小纸屑吸起,需要多大的电场力。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要使纸屑产生正、负分离,又需要多少功。而后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时,用两个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将绝缘棒与小物体接触一下,然后从与小物体互成180度的方向接近小物体时,就没有发生一边吸一边排斥的现象,而都是排斥现象,这说明小物体没有带正、负电荷,不具备真正的电荷的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11、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将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去与绝缘棒相吸引接触,绝缘棒离开细线0.5-1cm距离,移动绝缘棒,发现细线做跳跃运动,这说明绝缘棒产生的不是电荷。将小纸片、小铝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放在桌子上,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发现多摩擦几次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时,小物体有时会不停地在绝缘棒上翻转运动,有时发现小物体很快与绝缘棒接触-下又很快地离开绝缘棒。真正的电是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12、将纸放在水中,然后提起,纸变成潮湿的纸,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靠近潮湿的纸,发现绝缘棒会吸引湿纸,同时会吸引用湿纸隔离的小物体,吸引力的吸距同比减弱。
             13、做实验时都发现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或其物体相互摩擦的物体周围都存在吸引力场,吸距(最小吸引小物体的距离)可达10cm,最小也有2cm。
        14、把大小不同小纸片摆放在一起,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竖直接近小纸片时可以看到,不论小纸片体积的大小、小纸片轻重、形状不同,只要离绝缘棒一样远小纸片是同时被吸到绝缘棒表面。同时还会看到上一张小纸片会吸引下-张小纸片,出现小纸片串的现象。这是由于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吸引力(F吸)很大,所以能吸引形状各异、大小不—、质量不等的小纸片,这个力(F吸)至少大于这些小纸片所受的阻碍力(F阻)和重力mg,才可以产生这种现象。此时绝缘棒吸引力(F吸)的大小至少为:小纸片所受的重力(mg)加上其它阻力(F阻)。用另-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被吸引的小纸片时,就会看到小纸片被排斥。
         15、上述实验还有-个规律是:绝缘棒与毛皮时,摩擦力越大,绝缘棒与毛皮的吸引力就越强,与摩擦时间长短无关。速度越快,吸收力也越大。不同材质互相摩擦时均能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只是大小不同而矣,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16、在实验中还发现:尖端比其它形状更容易传递(包括引收和释放)力量粒子。将—金属圆簿片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从各个不同方向接近金属圆簿片,发现面积小的一面更容易吸引到绝缘棒上,面积越小越容易被吸引到绝缘棒上。用两根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从互为180度的方向,接近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的金属圆簿片,沒有发现—边排斥—边吸引之现象,而是双方吸引金属圆簿片之现象。如果是电荷必定表现出一边吸引一边排斥的现象,在这沒有这种现象发生,又是与电荷不同之处。
            17、将小铝片、小纸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沒有与任何物体摩擦过的绝缘棒、橡胶导线的橡胶层和铜丝、螺丝刀的金属和绝缘层、竹筷子等大物体,一一接触小物体,发现有大小不同程度的吸收力,吸距有的达10mm之长,有的很短,小物体吸到大物体上时,当大物体离开时,小物体会随大物体移动一段距离,表明大物体吸引小物体。
             18、把小铝片、小纸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做成质量相同,用干燥的细线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分别将等质量细铜线、纸片、塑料片用细线也悬挂在空中,慢慢移动后面的物体,使小物体发生位移,观察测量小物体的位移量,其结果都是一样,均为1mm。变化小物体的质,另外质量不改变,发现位移量也是一致,均为 1.5mm。
            19、用空心塑料管、盒、10KV的绝缘热宿套管、玻璃管与毛皮摩擦后,将小物体放入管内,发现入管口处的力量(包括吸引力和排斥力)比管内的力量大,且与摩擦处之力的方向一致,管内的力与摩擦处的力是一致的方向。随着离摩擦处的距离增加,吸引力也逐渐减少,为零后则由排斥力变为吸引力。表明摩擦是给吸粒子增加了一定的能量。
             20、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用10KV的绝缘热宿套管、绝缘棒、塑料尺在冷态和热态在同一物体上摩擦,摩擦次数均为三次,摩擦的力量基本相同,发现在某一温度点吸引力最大,吸距达到10cm,其它温度点的吸引力都比这—温度点的吸引力小。
             21、用一个绝缘棒(如竹筷子)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成90度(近90度)接触,发现沒有摩擦过的绝缘棒(竹筷子)也具有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同样的吸引力。如果将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做一个边,其它边可以是圆形或其它边,围成—个几何图形,发现沒有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的边,也同样具有吸引力。这说明吸粒子可以沿物体传导。
              22、用阴干的细砂装在铁皮桶中,用绝缘棒与细砂摩擦,用小物体去测量摩擦前、后的引力变化不明显,用电动168型装订机带动绝缘棒,电机功率为150W。
            23、用同样细砂加热将砂中的水份蒸干,将细砂分别装在铁皮桶和塑料盒中,用同根绝缘棒、同样的速度与细砂摩擦,用小物体测量绝缘棒上的力,发现绝缘棒的吸引力大增,铁皮桶和塑料盒外面吸引力有变化,只是变化不大。且发现与砂刚接触摩擦的引力大,一段距离后最大,深度再增加,引力则减少。
             24、将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将土块接近小物体,发现土块会吸引小物体,后用石头块接近小物体,发现石块同样会吸引小物体,用石头块相互摩擦后,小物体吸引石头块的吸距增长。
        B、上述24个实验证明,各种物体都存在着一种即具有吸引、电特性、磁特性的粒子,还具有电、磁所沒有的特性。这种粒子(叫吸粒子)做某种形式的波动运动,当绝缘棒与毛皮摩擦时,是给波动的粒子加能,波动更快。就象有些金属具有光电现象一样,某种物体与另一物体摩擦会产生最大化的能量,而与其它的物质摩擦产生的能量少。摩擦不是产生静电,而是给比静电更强的粒子、具有电、磁所沒有的特性的粒子增加能量。这种粒子(吸粒子)遍布整个宇宙,只是密度不同而矣,地球内部、外部的物质互相摩擦也是给吸粒子增加能量,波速增加,带动更多的吸粒子运动,离地球越近吸粒子波动越快,单位体积内吸粒子含量就越多,离地面由近及远吸粒子的波动速度降低,单位体积内吸粒子含量也减少,吸收力也就降低。实验还表明,不论什么物质,在相同的高度,单位质量含有吸粒子数是相等,是-个不变的常数。
        物体之间相互吸引,当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摩擦后,吸引物体的力量增强,开始吸引小物体,小物体(没有带电)被吸引一下后,然后再与小物体接近时,则由吸引变成了排斥力。
   上述实验表明,电磁力与吸引力可以相互转换,转换的条件就是摩擦。
四、结束语:
            实验发现和证明,引力可以转换为电磁力,电磁力也可转换为引力,转换手段则是摩擦。
五、感谢语:感谢同事、夫人、儿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六、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版
        2、要焕年 曹梅月著   《电力系统谐振接地》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年3月北京第二版社
    3、 天津大学 编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1年9月北京第二版
    4、 东北工学院 耿 毅主编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工业企业供电》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版
   5、 严导淦编  高等学校教材  《物理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4月第8次印刷
        6、 上海工业大学  陈伯时 主编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  1991年4月
        浅谈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曲靖 云南  黄兆荣
        摘要:本文以实验为事实说明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引力是时空紧缩形成的,排斥力则时空膨胀形成的。
        关键词:引力(时空紧缩) 排斥力(时空膨胀) 电磁力  物体大小
概述:宇宙间有四种基本力。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组成。
        目前,宇宙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力,是它们把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力从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这四种强弱悬殊、性质各异的基本力,完全控制了的宇宙,这四种力的起源是不一样的。  1、引力起源于物体的质量,两个物体间就存在引力,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
        2、电磁力是由于粒子的带电荷产生的,一个粒子可以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就存在吸引力或排斥力。如果一个粒子不带电荷,则不受电磁力的影响,不会感受到排斥力和吸引力。
        3、强力主要是把夸克结合在一起的力,所以也叫核力。像电磁力一样,也起源于电荷,不过只是夸克间的电荷,物理学家称它为“颜色电荷”。
        4、弱力的作用只是改变粒子,而不对粒子产生推和拉的力,就像核裂变和核聚变这两个过程一样,都是受弱力支配的。  四种力的相对强度以及作用范围都有着巨大的区别。从相对强度上来说,假定以电磁力的强度为一个单位强度,则强力要比这个单位大出100倍,弱力只有 1/1000,引力小到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微观世界中,它只有电磁力的1040分之一!
        引力:弱力:电磁力:强核力:= 1 :1030 :10:37:1040
        从作用范围上来说,引力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宇宙范围的;电磁力的作用范围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远,实际上,大多数物体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其外部都呈电中性;而强力和弱力的作用范围则极小,只能在粒子范围内发生作用。弱力的作用范围是10-16m  强力的作用范围是10-15m 原子半径为10-10m
        宇宙中有四种力:弱力,强力,电磁力,引力。强力的作用范半径很短,力量很强。一般情况下。都是引力和电磁力在对抗,保持物质的稳定状态,强力在原子核里,力量最大,对物质稳定作用不大。如果引力增加或压力太大,突破电磁力的时候,二个原子的原子核就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元素,两个原子核受强力约束,无法分开,强力也是引力。宏观上,两个物体的距离越小,引力就越大。当距离小到受到电磁力的排斥时,产生排拆力。当距离小到受电磁力的排斥并受强力作用距离(强力不是很大的距离)时,两物体就分不开了,当物体间的距离突破电磁力的排斥距离,两个原子核接近的时,强力则起作用。电磁力在其中失效。
实验:
        1、将两张纸平行放在相隔一定距离内,用嘴在两张纸之间吹气,两张纸就会吸在一起同时两张纸会对称振动,表明两纸之间产生负压(时空紧缩)将纸吸引。而两张纸另外一面则产生正压(时空膨胀),对纸施加压力。换两张大纸张,同样实验,发现纸张越大,引力越大,两张纸对称振动频率越慢。时空紧缩和时空膨胀同时发生在一张纸两个相反的面,同时消失,时空紧缩产生引力,时空膨胀产生排斥力。引力越大时空紧缩度就越大,时空紧缩度与物体大小、质量、状态有关。同样,时空膨胀度也与物体大小、质量、状态有关。
    2、将一小物体(薄金属片、纸片、纸和金属混合纸、),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分别用竹制品(筷子)、木板、金属、高压绝缘材料、纸片、土块、石头等大物体去接近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时,发现小物体被大物体吸引,物体质量越大、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表明时空紧缩度越大。万有引力的数值小
        3、用塑料棒与毛皮摩擦,摩擦过的塑料棒吸引悬挂在空中小物体,使小物体与塑料棒接触一下后,再用塑料棒去接近小物体,可以看到小物体被塑料棒排斥(表明时空膨胀),再用大物体接近小物体,大物体会将小物体吸引(表明时空紧缩),吸距比引力大,小物体与其它任何接触后,引力迅速降低,与引力的吸距一样长,小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表示将能量泄放,使小物体不具有能量。电磁力变成了引力。该实验说明电磁力与引力转换是靠增加能量利减少能量,引力产生的物体,如果其能量增加,则万有引力转换电磁力,物体的能量减少,则电磁力转换成引力其力的性质相同。即时空的紧缩度不同而矣。
        4、将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与毛皮摩擦过塑料棒接触小物体,第一次小物体表示为吸引力(时空紧缩),开始给小物体充能,时空开始紧缩,接触时充能至最大值,时空紧缩度到最大值。小物体离开塑料棒时,时空开始膨胀,后离开塑料至最大值,时空膨胀度至最大值。再用另一小物体与已蓄能小物体接触时,第一次两小物体是时空紧缩,时空紧缩度至最大值时,则转换为时空膨胀,直至最大值。
        5、用同一材质分成小、中、大三个物体,分别用细线将三个物体悬挂在空中,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依次去接触小、中、大三个同材质的物体,中物体是10倍以上小物体,大物体是5倍以上中物体。第一次三个物体均表示时空紧缩,第二次小物体表示时空膨胀,中物体-会为时空紧缩,一会为时空膨胀,大物体始终为时空紧缩,将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多次去接触小、中、大三个同材质的物体,其结果均与第一次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次换小物体的材质,依次实验,其结果都是一致
   6、将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与小纸屑、小铝片、小塑料等接触,再用绝缘棒接触小物体,绝缘棒就会排斥小物体,用小木片、小竹片、金属、棉花、塑料、 10KV绝缘热缩管、380V电缆绝缘层与小物体接触,小物体都会吸引这些物体,所有物体释放,然后小物体又被绝缘棒吸起,1秒钟后,小物体自然离开绝缘棒,再用上述任何一种物质放在小物体旁边,小物体都会吸起物体,这说明小物体所带的物质是绝缘棒传递的,小物体又将所带的物质传递给与它接触的物体。
        7、将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将土块接近小物体,发现土块会吸引小物体,后用石头块接近小物体,发现石块同样会吸引小物体,用石头块相互摩擦后,小物体吸引石头块的吸距增长。将小物体充能后,用瓷杯、筷子、金属、土块等任何一种物体接近小物体,均表示为引力现象。
        8、将小物体用细线固定、大物体(20倍小物体)用细线固定、细线、三个物体分别悬挂在相隔一定距离同一根竹杆上,用塑料( 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分别去接近小物体、大物体、细线三个物体。第一次接近时三个物体都表现吸引现象,第二次以后小物体都表现为排斥力,细线与大物体都表现吸引力。
        将塑料棒摆放一段时间,再去接近三个物体,细线有时表现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小物体和大物体都表现为排斥力,经过多次接触后,大物体和细线表现为引力,小物体表现都是排斥力的现象。
        三、结束语:
          实验发现和证明,引力可以转换为电磁力,电磁力也可转换为引力,转换手段则是能量的变化。
        四、感谢语:感谢同事、夫人、儿子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五、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上、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版
        2、要焕年 曹梅月著   《电力系统谐振接地》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年3月北京第二版社
    3、 天津大学 编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1年9月北京第二版
    4、 东北工学院 耿 毅主编  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工业企业供电》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版
   5、 严导淦编  高等学校教材  《物理学》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4月第8次印刷
        6、 上海工业大学  陈伯时 主编  高等学校教材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 机械工业出版  1991年4月
        再谈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云南 中国  黄兆荣
摘要: 本文用实验和现有理论证明引力和电磁力是一种性质的力,只是电磁力比引力大。
关键词: 电磁力  引力    同性质的力  
一、概述:宇宙间有四种基本力。引力、强力、弱力、电磁力组成。
        目前,宇宙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力,是它们把散沙般的基本粒子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力从本质上都可归结为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这四种强弱悬殊、性质各异的基本力,完全控制了的宇宙,这四种力的起源是不一样的。  1、引力起源于物体的质量,两个物体间就存在引力,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
        2、电磁力是由于粒子的带电荷产生的,一个粒子可以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就存在吸引力或排斥力。如果一个粒子不带电荷,则不受电磁力的影响,不会感受到排斥力和吸引力。
        3、强力主要是把夸克结合在一起的力,所以也叫核力。像电磁力一样,也起源于电荷,不过只是夸克间的电荷,物理学家称它为“颜色电荷”。
        4、弱力的作用只是改变粒子,而不对粒子产生推和拉的力,就像核裂变和核聚变这两个过程一样,都是受弱力支配的。  四种力的相对强度以及作用范围都有着巨大的区别。从相对强度上来说,假定以电磁力的强度为一个单位强度,则强力要比这个单位大出100倍,弱力只有 1/1000,引力小到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微观世界中,它只有电磁力的1040分之一!
        引力:弱力:电磁力:强核力:= 1 :1030 :10:37:1040
        从作用范围上来说,引力的作用范围是整个宇宙范围的;电磁力的作用范围在理论上可以达到无限远,实际上,大多数物体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其外部都呈电中性;而强力和弱力的作用范围则极小,只能在粒子范围内发生作用。弱力的作用范围是10-16m  强力的作用范围是10-15m 原子半径为10-10m,即:
        引力:弱力:电磁力:强力 = ∝ :10-16m :∝ :10-15m
        宇宙中有四种力:弱力,强力,电磁力,引力。强力的作用范半径很短,力量很强。一般情况下。都是引力和电磁力在对抗,保持物质的稳定状态,强力在原子核里,力量最大,对物质稳定作用不大。如果引力增加或压力太大,突破电磁力的时候,二个原子的原子核就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元素,两个原子核受强力约束,无法分开,强力也是引力。宏观上,两个物体的距离越小,引力就越大。当距离小到受到电磁力的排斥时,产生排拆力。当距离小到受电磁力的排斥并受强力作用距离(强力不是很大的距离)时,两物体就分不开了,当物体间的距离突破电磁力的排斥距离,两个原子核接近的时,强力则起作用。电磁力在其中失效。
        将小物体用细线固定、大物体(20倍小物体)用细线固定、细线、三个物体分别悬挂在相隔一定距离同一根竹杆上,用塑料( 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分别去接近小物体、大物体、细线三个物体。第一次接近时三个物体都表现吸引现象,第二次以后小物体都表现为排斥力,细线与大物体都表现吸引力。
        将塑料棒摆放一段时间,再去接近三个物体,细线有时表现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小物体和大物体都表现为排斥力,经过多次接触后,大物体和细线表现为引力,小物体表现都是排斥力的现象。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电磁力与引力的作用距离都是无限远,只是大小不同而矣,且都是物体之间的力
        二、实验:
        1、将小物体用细线固定、大物体(20倍小物体)用细线固定、细线、三个物体分别悬挂在相隔一定距离同一根竹杆上,用塑料( 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分别去接近小物体、大物体、细线三个物体。第一次接近时三个物体都表现吸引现象,第二次以后小物体都表现为排斥力,细线与大物体都表现吸引力。
        将塑料棒摆放一段时间,再去接近三个物体,细线有时表现引力、有时表现为斥力,小物体和大物体都表现为排斥力,经过多次接触后,大物体和细线表现为引力,小物体表现都是排斥力的现象。
            2、将金属薄纸、普通纸分别做小物体、大物体等,用细线将这些物体固定悬挂在木棒上,悬挂在木棒上还有长短不一的各种细线。
        用800瓦转速为600转/分的电钻夹住玻璃棒、塑料棒、竹棒、木棒旋转,用棉手套、皮手套、纸、塑料分别与上述棒料摩擦,摩擦到手感觉发热发炀为止,停止摩擦,然后用摩擦过的棒料分別去接近悬挂在木棒上的各种物体,发现大物体、细线每次接近每次表现为引力现象(吸引),只是小物体第一次表现为吸引(引力),第二次则表现为排斥力。当电力消耗到一定时,小物体也表现为次次为吸引力(引力)。多次实验结果一致
        用土块、石头、金属、橡胶制品、玻璃棒、塑料棒等任何一种物质去接近小物体、细线、大物体均表现为吸引(引力)现象。
        从实验可以看到,引力是物体之间的,吸距小,力量小,电磁力也是物体之间的力,吸距大,力量大。当电磁力衰减变小时就成为引力了。
        三、结论:
         电磁力与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都是引力,只是大小不同而矣。
        四、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版
        2、天津大学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0年6月第一版
        3、东北工学院 耿 毅 主编   [工业企业供电]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一版
4、严导淦编  [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年6月第—版
5、芜湖机械学校 主编  [电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9年1月出版
        6、《摩擦生什么》作者 黄兆荣
        电磁力与引力统一的补充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云南 中国 黄兆荣
摘要:本文是对《浅谈电磁力与引力统一》和《再谈电磁力与引力统一》、即电磁力就引力的补充,是对实验项目内容进行补充。
关键词:电磁力   引力   吸引   排斥
概述:
        在《浅谈电磁力与引力统一》和<<再谈电磁力与引力统一>>文章中,用实验和相关理论证明电磁力就是一种引力,本文再一次用实验证明电磁力就是一种引力。
实验:
将细线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用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绝缘棒)吸引小物体(引力)并接触,碰撞一下迅速离开塑料棒,第二次塑料棒接近小物体时,小物体表现出排斥(斥力)现象。
        用磁铁接近小物体,表现为吸引现象,不分南、北极都是吸引,即引力。
        用直流2500V正、负两极接近小物体也表现为吸引现象,也是引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其它物体接近小物体时也同样表现为吸引现象。
用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绝缘棒)吸引两个小物体时,两个小物体均表现为排斥现象,用用直流2500V正、负两极接近两个小物体,小物体间也表现为排斥现象,其效果沒有用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绝缘棒)吸引两个小物体时,两个小物体均表现为排斥现象强。
        上面的引力只是比万有引力大一些而矣。
结论:上面五项实验再一次说明:电磁力就是一种引力。
感谢儿子对实验的帮助
        五、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版
        2、天津大学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0年6月第一版
        3、东北工学院 耿 毅 主编   [工业企业供电]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一版
        4、严导淦编  [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年6月第—版
        5、芜湖机械学校 主编  [电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9年1月出版
        6、《摩擦生什么》作者 黄兆荣
        7、《〈再谈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作者  黄兆荣
        8、〈〈浅谈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作者  黄兆荣
        论电力、磁力、引力之间的关系
        云南云维集团 电仪公司 黄兆荣
摘要:本文用实验简述了电力、磁力和引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电子  磁力  引力  电磁力  转换  
概述:
        电力是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电荷周围有电场,电荷之间的力是通过电场而传递的。电力与电荷的多少成正比,与电荷间的距离成反比。
        磁力是磁铁之间或磁铁与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磁力是通过磁场相互作用的。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磁场,地球也是一个大磁场。
        电磁力是电力与磁力统称
        引力是物体之间存在吸引力,是通过引力场而相互作用的。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
        二、 实验:
        1、电力与引力
        用塑料棒、¢0.25mm绝缘细铜线部份裸铜线与毛皮摩擦,摩擦后塑料棒、¢0.25mm绝缘细铜线部份裸铜线会吸引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第一次表现为吸引力,第二次则为排斥力。
        用任何物体接近与毛皮摩擦过塑料棒接触过的悬挂在空中小物体,小物体均表现为吸引现象,即引力现象。
        将摩擦后塑料棒、¢0.25mm绝缘细铜线部份裸铜线会吸引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用细线悬挂在空中,用石头、金属、绝缘棒接小物体,小物体都表现吸引现象。摩擦生热,又使引力增强转换电力,衰减使电力变成引力。
        这说明电子与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2、磁力与电力
        从定义上看,电力与磁力是豪不相干,但它们是可以转换的,磁场与导体相互运动会产生电力和磁力,这是由于导体中有磁粒子,磁场与导体相互运动时,导体中磁粒子会跟着磁场变化,改变电荷的运动状态,显示出电力。
        通有电流导体周围有电场和磁场,磁场是磁粒子的集合,磁粒子是磁场最基本的粒子。电场是吸粒子的集合,吸粒子是引力场的基本粒子。
        引力、电力、磁力的关系是:
              摩擦              线圈  
      引力                电力             磁力
               衰减              相互运动
        三、 结论:如下图
                摩擦              线圈  
      引力                电力             磁力
               衰减              相互运动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引力通过摩擦增大变成电力,电力衰减后减小变成引力。电力通过导体变成磁力,磁力与导体相互运动变成电力。引力与电力是大小的关系,性质一样。
        四、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版
        2、天津大学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0年6月第一版
        3、东北工学院 耿 毅 主编   [工业企业供电]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一版
4、严导淦编  [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年6月第—版
5、芜湖机械学校 主编  [电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9年1月出版
6、《摩擦生什么》作者 黄兆荣
7、《再谈引力与电磁力的统一》  黄兆荣
8、《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差距》 黄兆荣
        9、《探讨磁场》  黄兆荣
10、《完善电磁理论》 黄兆荣
        浅谈大气中金属物带电现象
        云南 云维集团电仪公司 黄兆荣 云南曲靖 655338
        摘要:本文简述了大气层金属物带电的现象,金属中既带有交流电又有直流电。并分析了带电原因及如何利用这种带现象。
        关键词:感生电势   磁粒子   频率   波动
—、概述:
        凡在大气层中的金属物体对地都会产生电压,即金属物体本身产生感生电动势,对地电压即有交流电压又有直流电压。作者和同事们对远离电场和磁场的金属物体进测量,发现所有金属物体对地都存在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交流对地电压值在0.2~0.72V之间变化,频率50~500Hz之间,直流对地电压在 2mV~3.0V之间变化,而且正负极性会改变。
二、分析上述现象及验证:
        1、交流电现象的分析及验证:
        使空气中的金属物带电的原因有两种:-种是与电源直接接触而带电。另种一是在交替变化的强磁场周围感应产生感应电动势带电。测量的这些金属物都远离上述两种情形的地方,一位电力专家告诉我,很可能是大气中磁粒子波动所致。根据提议及电磁理论可知,应该是磁粒子定向波动所致。为了证实这-说法,作者进行了多次实验。用-块磁场强度不大的磁铁,在适当距离进行变动,结果测得电压比没有磁场变动高得多。这证明由磁粒子组成的徵弱磁场变化,在金属物体产生感生电动势所致。
        磁粒子存在所有空间,包括大气和物质中,它是化学反应的产物。如太阳通过光线向四周输出磁粒子和热能,磁粒子不停热运行,温度、太阳光线、宇宙射线、南北两极磁场对磁粒子运行状态影响大,在局部地区南北磁极性会倒转。大气对磁粒子运动很大的阻力,磁粘子只能在某一范围波动,遇到阻力小的物体磁粒子排列发生改变,往阻力小的方向波动,直到饱和状态,这时磁粒子的密度最大。
        不同成份的金属物在同一地方的感生电动势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不同成份的金属物其磁电转换率不一样。两种不同成份的金属物之间存在电压。不同成份金属物上的交流电压频率在30~500Hz之间变化。
        2、直流电现象的分析及验证:
        直流电是纹波系数很小电压和电流,他的脉动成份小,那直流电在金属物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磁粒子不波动是不会产生感生电动势。波动的频率很高,幅值低,金属物转换率低会形成直流电,测得频率是50~500Hz。另外是波动频率低,幅值低也产生直流电。测量仪表测不到低频电压,同样用实验方法验证。用上面实验同一块磁铁每秒钟转1~10转测量直流电压值,测量直流电压值为0.2mV~3.0V.
        3、直流电压对地的极性为什么会改变呢?
        直流电压是磁粒子波动频低、幅值小而形成的,直流极性的改变又是形成的。是不是磁粒子南北磁极在一定条件下会改变呢,还是用磁铁来实验,结果只是在极性变化时才会改变直流电压的极性。
三、磁粒子定向波动在金属物上产生感生电动势的利用:
        由于磁粒子定向波动在金属物会产生感生电动势,在两块不同成份的金属物上存在电压,那么经适当地改造不就变成了电源吗?事实也是如此,而且是不耗其它能源、绝对环保的电源,只是功率小了一点。如将-块不锈铁和碳钢放在一块,中间适当加填充物,就可以得到电压为2V左右的电源。
四、结论:
        大气中金属物带电现象是大气处处存磁粒子定向波动,在金属物上产生感生电动势所引起带电。
五、结束语:感谢云维股份公司高压试验班和仪表全体同仁的大力支持。
六、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版
        2、天津大学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0年6月第一版
        3、东北工学院 耿 毅 主编   [工业企业供电]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一版
        4、严导淦编  [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年6月第—版
        完善电磁理论
        黄兆荣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云南 中国
摘要:本文对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以实验为基础,补充现有电磁理论。
关键:磁场 电场 磁粒子 波动
1、电子带电理论。
        一切电的现像都起源于电荷的存在或电荷的运动。那么电子为什么会围绕原子核作高速
运转。为什么原子核、电子长期带电荷不会消失呢?为什么磁场与导体做相对运动时能产生
感应电动势?变压器为什么会有升压、降压的现象?电磁波又是怎样传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学上是这样给电荷定义的:我们把两种质料不同的物体绝缘棒与毛发摩擦后它们都
能吸引小纸片等轻微物体。这时我们就说毛发和绝缘棒这两个物体都处于带电状态。它们分别带有了电或有了电荷,处于带电状态的物体称为带电体。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而作者认为它们摩擦后实质上是具有吸引力了。
2摩擦实验的再分析。
   电子为什么会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为什么原子核和电子都带有电荷而且永不消
失呢?
        作者同样做毛发与绝缘棒的摩擦实验。把摩擦后的绝缘棒用线吊起来使它处于自由状态
放入磁场中。我们会观察到绝缘棒在磁场中作不规则跳跃活动。再用摩擦后的绝缘棒吸上小纸片放入磁场中{恒磁场和交流磁场}同样作不规则的跳跃运动,磁铁也会吸引小纸片。再用绝缘棒在磁场中作来回运动然后去吸引小纸片,小纸片又被吸起,这表明绝缘棒又具有吸引力{成带电}。这表明绝缘棒与磁场中的磁粒子摩擦会增加吸引力{参看录像}。
3、磁场中的磁粒子是怎样运动的?
        地球是一个磁场,宇宙是一个大磁场,磁粒子是组成磁场的基本粒子,是物质剧烈化学
反应和星球爆炸的生成物。因此,磁粒子无处不在,遍布在整个宇宙空间,其波动频率
是在20――500之间,幅度在0.3――2.0伏之间,只是电位差不同{参看照片}。
4、导体与磁场相互运动时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金属导体与磁场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而磁场是由磁粒子组成。金属导体中存
在原子核,电子和波动的磁粒子。磁场变化时磁粒子就具有动能。当磁场与金属导体相对运动时磁场中的磁粒就会与金属中的电子、原子核、磁子发生碰撞。根据动量、动能守恒定律,碰撞过程中要进行能量和动量传递。由于原子核质量是电子的1840倍,所以原子核就会吸收一部份动能,而电子就会偏离原子核显电性,而导体中磁粒子不仅会与磁场中磁粒子碰撞进行能量传递,还会改变磁场中磁粒子的波动方向。由于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引起磁场变化,磁场越强磁粒子越多,输出的功率也就越大。   
5、变压器为什么会有升压、降压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导线的直径越大,通过的电流就越大;变压器的匝数越多,电压值就越高;铁芯越大,功率就越大;反之亦然。 任何一种物质中都有电子、原子核、磁粒子等粒子,当大气中的磁子波动时会在金属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但功率很小。将导线环绕相连,通上电流,就会形成一个磁场,这是因为导线中的粒子带动导线周围的磁粒子定向波动形成的。同理,将原线圈绕在铁芯(闭合铁芯电阻小),原线圈中的磁粒子带动铁芯中的磁粒子作定向波动,铁寻中的磁粒子带动沒有通电导线中磁粒子作定向波动。从而又带动导线中的电子作定向波动,且每匝导线磁粒子波动方向相同进行叠加,使电压值与匝数成正比。导线铁芯中横截面积越大、磁粒子就越多,电流通过值就越大;电流越大,波动的电子、磁粒子就越多,发热量就越高,成线性关系。导线传输电能时,磁粒子阻碍了电子波动。如果没有磁粒子的阻碍,导线中的电阻就会减小,在导线周围就没有磁场形成,电流值就是最大。
6、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并不是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向四周传播的,而是只有磁场组成的元
素磁粒子在空气中相互变化而传播?
          电场能被真空隔断,磁场则不会。电场与磁场的转换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就金属导
体且两者要有相对运动。按现在的说法,到某处只需带块磁铁,高速变化就可以得到电场,
显然是不可能的。电场通过金属导体转换磁场,由大气、太空中都有磁粒子,根据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之性在大气、太空中形成-N—S—N—S…链回路传递下去。而不是-电场— 磁场—电场—磁场..传递下去。空气太空中沒有金属导体,沒有转换条件。电场转换成磁场转换率肯定小于1,磁场转换成电场的转换也是小于1,功率衰减很大。
7、结束语:从摩擦起电的实验中,可以看出电实质上也是一种引力,有力就会做功,做功
        就会产生能量转换,其中一部份遇阻力转换成热能,阻力越大,发热量就越大;波动的粒子越多,发热量也越大,当发热量到一定的数值时物体就会发光。
        用时空概念看世界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曲靖 云南  黄兆荣
        摘要:本文简述了作者通过简单物质之现象,建立了时空物体模型、性质,利用其模型和性质分析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及物质世界的对称性。
        关键词:物质点   时空  时空紧缩   时空膨胀  力的统一  对称性
概述:
        时空概念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来的,利用时空弯曲概念解释了引力问题,却不能解释电磁力问题。利用时空紧缩和时空膨胀就能很好解释引力和电磁力是同一种力,即都是引力。同时还能解释世界的对称性问题。
时空物体模型、时空性质:
        宇宙中很多星球是球形的,或基本上是球形,根据各实验得出,球形物体是受力最大的,根据量子力学,为了很好地了解宇宙,需要建立一个时空物体模型,这个时空物体模型与真实可能有差别,但主要内容包括其中。作者把时空物体模型中的物体定为一个球形的且是实心的点,其密度为研究对象系统中的平均密度。
        时空为相对物体来说,空间为无限大,时间为物体所在空间时间。空间为无限大时,空间就可以压缩和膨胀,而时间则是一次性的不可变的。根据概念和上述之定义,时空就可压缩、膨胀、变形和弯曲。而对一个在时空中来说,就一定会受到时空的影响。相反,当时空中有物体时,会对时空造成(紧缩或膨胀)影响,但整个时空影响不大。
        在整个时空中,在某一区域的具体时空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在无限大的时空中,某一区域的时空发生变化,对周围影响大,离变化区域越远,影响越小。
        相邻时空影响最大,两相邻时空越近,同一性比例就越大。假如两时空重叠,同一性比例为100%,两相邻时空越远,同一性比例就越小。
        时空是可弯曲、紧缩和膨胀的  时空是随时、随物而变化的
        解释自然界是超对称的吗?如果是,超对称性是如何破灭的?
        三 、同一时间同一个模具生产的同型号同规格两个酒瓶相同,但不是同一性比例100%绝对相同,即使同一个酒瓶以直径为轴是对称的,也不是同一性比例100%绝对相同,这是为什么?
        答:在同一天同一时候在同一模具生产两个酒瓶,从宏观上是对称的,但不是同一性比例100%绝对相同,这是因为在同一时空不可能生产两个酒瓶,生产两酒瓶要么空间相同,那么时间绝对不同,要么时间相同,而空间绝对不同,所以自然界没有同一性比例100%绝对相同物体或粒子,只有非常相似的物体。
        同一个酒瓶以直径为轴是对称的,也不是同一性比例100%绝对相同,这是因为时间虽相同,但空间是不相同的。
        相邻两时空的物体(粒子),是对称的。但也不是同一性比例100%绝对相同,就是因为时空不是同一性比例100%绝对相同。
        a)为什么各种物体(物质)各有形状?且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
  答:对于-具体时空来说,时空有紧缩和膨胀两个性质,对于一个酒瓶来说,外表面是由时空紧缩度来决定的,内表面是由时空膨胀度来决定的,当时空的紧缩度与时空膨胀度相等时,物体的形状就形成了。不论物体的形状如何,外表面的面积始终大于内表面的面积,所以物体之间总存引力。
        b)气球的工作过程是什么?
           答:给一个沒有充气的气球吹气时,球内时空膨胀度大于球外的时空紧缩度时,气球膨胀,当球内时空膨胀度等于球外的时空紧缩度时,气球形状就固定形成了。相反,球内时空膨胀度小于球外的时空紧缩度时,气球体积缩小。将气球以对称线分开,两部份从宏观上看是对称,严格地说两部份不是同一性比例100%绝对相同,这是因为时间虽相同,但空间却是不相同的。
        4、解释自然界是超对称的吗?如果是,超对称性是如何破灭的?
        自然界是超对称的吗?如果是,超对称性是如何破灭的?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把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作用力统一成为单一的理论要求证明两种差异极大的粒子实际上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超对称现象.第一种粒子是费密子,可以把它们粗略地说成是物质的基本组件,就像质子、电子和中子一样.它们聚集在一起组成物质.另一种粒子是玻色子,它们是传递作用力的粒子,类似于传递光的光子.在超对称的条件下,每一个费密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玻色子,反之亦然.物理学家有杜撰古怪名字的冲动,他们把所谓的超级对称粒子称为“sparticle”.但由于在自然界中还没有观察到sparticle,物理学家还需要解释这种对称性“破灭”的原因:随着宇宙冷却并凝结成现在的这种不对称状态,在其诞生之际所存在的数学上的完美被打破了.玻色子,得名于印度物理学家玻色.    根据上述所述事实,物质在形成时,由于时空不一样,所以形成的粒子是不同的。由于两相邻的时空是对称的,但由于时空紧缩和时空膨胀之因,会使是同一性比例 100%绝对相同的时空被打破。
四、电磁力之解释
   电磁力是带电粒子之间的力,带电粒子之间的力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之事。用时空观念来解释是,正电荷为时空膨胀,负电荷为时空紧缩。当时空膨胀与时空紧缩方向一致时,则为引力。在时空中,时空膨胀度(B)与时空紧缩度(G)遵守减法原理, 有:
             H = G — B  
  当 H > 0 时   表示时空紧缩  方向指向物体中心
  当 H < 0 时    表示时空膨胀    方向是离开物体中心
时间处于自由状态时,时空的紧缩度和时空膨胀度均为1,当外部做功将物体压烂时,时空紧缩度为10,同样,当外部做功使物体膨胀至烂时,时空膨胀度均为10。外部做功会使时空紧缩度和时空膨胀度发生改变。
        一个粒子在沒带电时,粒子的时空紧缩度和时空膨胀度均为1。当粒子带电时(外力做功),粒子的时空紧缩度和时空膨胀度均发生变化。对于一个带粒子,会随外部做功而改变时空的紧缩度和时空膨胀度。所以带电粒子会随外部做功而改变。
        从上述讨论可知:电磁力也是引力。
        五、摩擦生什么
     电学中说摩擦生电,而力学中说摩擦生热,那么到底摩擦生什么?
摩擦是由于两物体表面凹凸不平,相对运动时产生一种能量损耗现象。能量会使时空紧缩度和时空膨胀度相互转换。
        当物体在自由状态下时,时空紧缩度和时空膨胀度相等。当有摩擦情况发生时(即外部对物体做功),一个物体内部的时空膨胀度增加,那么另一个物体的时空紧缩度增加,即有:
        一个物体表现: H  =  G — B < 0   时空膨胀
        另一个物体表现: H  =  G — B > 0   时空紧缩
时空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外部发生变化。
   六、各种物体密度不同之解释:
        各种物体或各种物质都有各自的密度,各种元素有各自的排布,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各种元素、各种物体在形成时所处的时空不同而矣。时空在物体或元素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
        七、结束语:一切物质的存在都会占有时空,不占时空的物质是不存在,时空也是变化的,同时还会发生紧缩、旋转和膨胀之现象。利用时空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八、参考文献:
        1、《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编写组 [工厂常用电气设备手册]  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版
        2、天津大学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工业出版社 1980年6月第一版
        3、东北工学院 耿 毅 主编   [工业企业供电]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5年11月第一版
4、严导淦编  [物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年6月第—版
5、芜湖机械学校 主编  [电机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79年1月出版
        6、《摩擦生什么》作者 黄兆荣  电话:0874-3064015 131707243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0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保持版面整洁,我把楼主的其他主题贴删了,都存到这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 琼ICP备05005796号 )

GMT+8.8, 2024-10-23 11:17 , Processed in 0.1402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