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科技语录:
查看: 1912|回复: 1

宇宙猜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8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太极宇宙模式猜想

         
                   浩瀚无垠的宇宙,一直都引动着人们无限的暇思。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由古人“苍天如圆盖,绿地似棋局”的封闭式天地观;到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机械宇宙观;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弯曲的空间概念把物质、运动、时空联系在一起来描述静态的、孤立的、均匀分布的宇宙时空观;到今天的高维动态时空观。经历了数千年,人类对宇宙的猜想从没停止过。对于高维动态的宇宙描述,还有很多的争论。量子物理时空观的多个平行宇宙观、超弦理论的高维宇宙观等,均认识到宇宙是多维的。可究竟有多少维?这些维是否真的存在?一时还难以定论,更难说清它们的原理和规律。

         在许多个晚上,面对广褒深幽的夜空,我的思维随着灿烂的星光,延伸到宇宙的深深处……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现在虽局限在描述静态的、孤立的、均匀分布的宇宙时空,还没有建立高维动态时空流形的物理概念,没有分析时空的结构、演变。但我觉得:只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延伸一下,就可能会找到答案。

       从爱因斯坦描述的物质、运动、时空的转变模式中,我们知到:物质的运动速度加快,体积就会缩小,时间被延长;当物质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体积等于零,时间延伸至无限长。在这刻,一切都似乎停动了,因为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但实际上并不是停动了,而是转变了。物质的体积等于零,是物质不占有空间,而不是空间消失了。那么,物质去那了?跟据质能关系式(E=mc2  ),物质超越光速后,就转变为能量。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微观粒子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波动性和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在亚原子层面,波粒的分界消失,物质不能只作为其中一种来解释了,它们既是波,又是粒子。波是一种能量,它不以我们可见的粒子状态来表现,但不能说它不是物质。此时,物质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能量就是物质,物质即是能量!能量是物质的本质,也就是宇宙的本质。则说明了宇宙是由能量构成的。现在的难题是如何把物质加速至超光速。因为,跟据质能关系式,能量等于物质的总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那么,要证实宇宙的能量本质,就要先证实超光速的存在;物质是如何加速至超光速的?宇宙中是否有一个我们还未发现的、能把物质加速至超光速的力场,它的作用原理和物理概念是什么?但在现实中,光速是一切物质运动的上限。在现代的实验室中,根本无法把物质加速到超光速。也就是说,光速后面的一切,我们都无法理解。

        我在想,与其束手无策,何不换个方式和角度去思考?跟据质能关系式,物质超越光速后,就变成能量。那么,光速就是一个转变点。即当物质运动的速度达到光速,就向能量转变,宇宙中没有超光速!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相对论的描述:当物质的运动速度达到光速时,物质的体积等于零(物质不再占有空间。物质变成波的能量形式),时间无限长,即时间也停止了。这时的波,无空间概念,无时间概念,也就是说,也无速度的概念(速度是相对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而产生的)!既无速度的概念,那没有超光速就顺理成章了。那么,光速之后是什么状态的呢?根据波的概念:波的运动形式是以振动的方式进行的,而时间变成频率。也就是说:光速之后就是能量的海洋、波的海洋,它们以不同的波长、不同的频率、不同的波幅进行交流、沟通、变化。这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整个宇宙的演变过程了。如图一:



                                                                  图一、太极宇宙模式

        Y轴为光速的界线,左边为物质世界,右边为能量世界。象限a为现在的物质世界,象限d为诞生时期的物质世界。当a象限的物质一路加速运动到Y轴时,物质由星球到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介子、超子……,最后转变为波;波在Y轴产生振动,向外扩散并逐渐增强,到X轴后,波开始减弱,回到Y轴时,波的振动消失,回复光速,又向物质转变,当速度继续减弱时,物质又由……超子、介子、中子、质子、电子、原子、分子到星球进行聚合变化;当物质的变化去到X轴时,又再增速,向Y轴转变,产生新的一轮变化。生生不息,如环无端。正好与中国的太极图一至。原来宇宙的模式就是太极模式!我们的祖先们真了不起,人类绕了几千年的圈子,最后还是跳不出他们的“五指山”!



                    二、宇宙的结构猜想

              
         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宇宙的现象了。
        宇宙的空间是无限大的,而波的世界不占有空间。也就是说,波的世界与我们的物质世界是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在Y轴上,可以产生无限个的“奇点”,而任何的一个“奇点”也可产生一个新的物质世界。无限的“奇点”,可以产生无限个物质世界。则有无数个相同或不相同的世界共存是现实的。也就是说,多个平行宇宙的推论是有道理的。只是有的离我们太远,有的在不同的维度,故我们看不见或探测不到它们的存在。我们把图一画成立体图看看就可了解了。如图二:



                                                                        图二、立体模式

        由图二可看到,宇宙有八个象限。其中a、b、c、d为物质世界的象限;e、f、g、h为波世界的象限(正好又是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每个象限中,由于时间和速度的维度不同,又可分为无数个不同的空间。如图三:



                                                                 图三、多层空间示意图

        如a象限,可分成无数个子空间。我们把x轴代表运动速度,y轴代表光速,其中的点看作空间层次。也就是说,由x轴向上,可分成无数个空间层;由y轴向x8的方向可分成无数个速度区。我们把各速度区分别分为:x8为o-10%光速、x7为10%-20%光速……到x1为90%-光速。我们看到,每个空间层都对应一个速度区。那么,物质运动速度相同的空间层都在同一个位置(同一个小宇宙),只是距离有远近的分别。但不同的速度区,其位置不同(不是距离的分别),则它们就不在同一个小宇宙,那我们看不到它们也是正常的现象。因为生活在低速区世界的人是难以理解高速度区世界的事物的。可比蚂蚁不会理解人的世界一样。古代的人,若见我们乘飞机从天而降,他们很定把我们看作神仙;同样,我们看见飞碟从天而降,也会把它看作神祕莫测的事物(由于我们的科学知识水平比古人高得多,知道世上没有神仙,才不会把外星人看作神)。可见速度的分别就是世界的分別!原始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生活速度分別大约是10公里/小时∶2000公里/小时,也只是200倍左右,但两个世界却相隔了几千年。从我们现在的速度与飞碟的速度对比来看,我们与它们可能相隔上千年。

        由这看出,速度的分别十分重要,那么,在我们现在的四维时空概念中,是否应该再加上速度维?我们现在生活在速度为0-0.001%左右光速、物质为分子-—星球的物质空间。如图三,如果把我们生活的时空定为x8,那么,在x7-x1就有无数不同速度、不同物质分别的时空存在(时间的概念是相对空间、速度的概念而来。也就是说,物质所处的空间不同、速度不同,其时间观念也不同)。在同一时空,因空间层次不同,其分别也不同:如(x8.y1)-(x8.y8)的空间。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生活的空间,也是因速度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就拿我们人类自己为例:在古代,人类的活动速度范围大约是0-10公里/小时,那时产生力低下,人类活动范围只限于方圆百里;到人类掌握了兽力或畜力,活动的速度范围增至50公里/小时,这时人类的生产力大大提高,活动范围由方圆百里变成千里万里,人口大幅增长,各种物质都丰富起来,社会文明进步,科学技术也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应用;到了19世纪,人类的生活速度突破了100公里/小时,人类进入了科技飞跃发展的时代,活动范围幅盖了全球,并突破了自然的限制,开展了航空的技术,活动范围由平面空间进入了立体空间,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空前发展;20世纪,人类的生活速度进入了超音速,活动空间进入了太空年代,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科学文明都达到了物质世界的鼎盛时代。21世纪,人类迈进了更高速的信息时代,活动空间将会向宇宙扩展,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将更丰富、更完善;科学技术也必更先进,更完美。由此可知,速度的变化,是可以改变空间和物质的。速度既然与空间、时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那么,我们的四维时空观念就得改变了。四维时空只用了空间的长、宽、高三维,另把时间算作一维。但时、空、速三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应要再加上速度。空间有长、宽、高的分别,而时间也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速度也有静止、运动、光速的分别。如果我们把空间分成三维,那么,时间和速度也应该各自分三维。我把这个模式称作〈“三常九维”物质宇宙〉。三常是时间、空间、速度;九维是过去、现在、未来、长、宽、高、静止、运动、光速。

       根据简单的公式S=t · v (S为距离、t是时间、v为速度),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v越大则S越大,即速度越快,则空间越大;若把时间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维分别来代入公式计算的话,空间马上变了,如设过去时为- t ,S=- t · v  ,则空间变成负数。空间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变成了动态流形的空间!也就是说,时间是过去维的话,空间变成了过去的空间;时间是未来维的话,空间变成了未来的空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理论上的时空变换。或者,将来把握了这三常九维的时空原理后,人类能利用时空转换的方法去实现宇宙旅行。

        “三常九维”物质宇宙可能只属于a象限的,因其它象限的物质运动方式不同,故它们应有自己的常和维。比喻,我们生活的a象限为正物质世界,那么,在物质世界与a象限对应的b象限则为负物质世界,而相反的c象限则为反正物质世界,d象限则为反负物质世界。这是基于物质运动的阴阳面来分别的。如图四:


         
        我们把一个正在旋转运动的圆剖开来看看:从正面看,它是由左向右旋转;但从背面看,它则是由右往左旋转。如果把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开来,再重叠在一起,那么,它们的相对旋转的运动刚好互相抵消;若把它们并排在一起,那么,它们的作用方向是一至的。如图五:



                                                                                        图五

        把a、b两个象限看成两个齿轮,x轴是运动的力量流向。在x这个力量的作用下,两个象限的物质被推向两边,产生了以x轴为中心的外旋运动,在a象限的物质向右旋,在b象限的物质向左旋。从而产生了正反的物质世界。正负的物质世界与正反的物质世界是有区别的。正反的物质世界的分别是各自的物质运动相反;而正负的物质世界的分别是两者的物质运动方向一至,只是处在相对的位置,故一个向前,一个向后。如图六:



                                                                                        图六
        a向b运动,b向a运动。但a、b永远处在相对的位置,故a向前运动则b向后运动,b向前运动则a向后运动。这种相对的反向运动就是正负的分别。由于有相对的关系,故反物质世界也有正负的分别。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正、负、反正、反负的四个象限中,都有互相对应的点,即在其它的三个象限中,都能找出与我们的宇宙相对应的宇宙。如图七:



         假如象限a为正物质世界,我们的宇宙Z在(X2 ,Y2)点上,那么,在(Y2 ,X-2)、(X2 ,Y-2)、(X-2 ,Y-2)三点上都能找到对应的Z1、Z2、Z3的宇宙。只是它们的运动方向与我们的相对或相反。那么,在宇宙中有没有与我们这个宇宙一模一样的宇宙存在呢?答案是有的。我们回头看看图二。图二中,a为正物质世界,b为负物质世界,c为反正物质世界,d为反负物质世界,e为负正物质世界(正能量世界),f为负负物质世界(负能量世界),g为反负正物质世界(反正能量世界),h为反负负物质世界(反负能量世界)。因负负等于正。所以,与我们相对的f象限中,就有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宇宙,但不是真实的宇宙,而是信息宇宙(只有在另外的a象限中,才有和我们一模一样的真实宇宙)。为什么这样说?因为f象限是处在物质世界另一边的能量世界中,能量以波的形式存在,而波就是信息,也就是说,能量世界就是信息世界。  如 图八:                                    



        如果我们把光速这个奇点看成是一个凸透镜,那么,我们可形象地看到,物质世界被反射到信息世界中,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都可在信息世界中找到对应 的信息点。假如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的d点,在信息世界中就有与我 们的d点相对应的-d点,即-d点是我们现在的信息点,若e、f、g点为我们过去的时空;a、b、c点为我们未来的时空,则信息世界中-e、-f、-g点为我们过去的信息,而-a、-b、-c点则为我们未来的信息。若我们通过奇点,去到-e、-f、-g点,我们就回到了过去的信息世界,在那里,我们可看到过去所发生的一切;若我们去到-a、-b、-c点,我们就去到了未来的信息世界,在那里,我们可看到我们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当然,现今的科技还无法做到这点,但人的意识却可轻松做到,因人的思维就是脑电波,与信息世界的波是相通的,关键是调整波长与频率、波幅。
        那么,与我们的宇宙一模一样的真实的宇宙存在吗?按理推论是存在的。我们已知到:物质向信息转化,信息向物质转化。如图一,在y轴上可产生无数的奇点,信息世界的所有信息都可在任何一个奇点生成一个新的物质宇宙,无限的奇点,就有无限个物质宇宙,只是它们都有各自的坐标系。因信息世界中,没有时间、空间、速度的概念,也就是说,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分别。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在信息世界中的信息,必会因自然转变的法则把我们生活着的宇宙复制到无数个对应的坐标系的物质世界中!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坐标系,与我们相同的象限中,都会有一个与我们生活着的宇宙一模一样的宇宙。也由于信息世界没有时间、空间和速度的概念,所以,过去、现在和末来在无限大的物质世界中,有可能是并存的。即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可能在宇宙的另一边与我们同步上演。
         根据以上推论,宇宙应是一个无限大的、立体、多维、多坐标系的复式宇宙。


       三、宇宙运动的原理猜想

        在无限大的宇宙空间中,有无数的超细的,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质,不断地在奇点中穿梭于阴阳之间。由于它们的穿梭运动,把无数的信息波带到宇宙空间。这些波越过奇点之后,转化成超子,当速度逐步减慢时,超子又变为介子、中子、质子、电子、原子、分子;当速度继续减慢,这些物质的体积也越来越大,变成无数的宇宙尘埃,又由宇宙尘埃形聚成大大小小的星云、殒石、慧星等,最后演变成星球。另一种情况是:信息波高度集中在一个奇点,在宇宙某一区域产生出一个物质团。当这个物质团聚集的物质越来越多,內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这个物质团的內部压力达到极限时,产生了巨大的爆炸,从而产生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宇宙世界。
        由于在宇宙的浩瀚空间中,物质的诞生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甚至是真空的。于是,在物质希薄或真空的地方就产生了压力差(负压区),当这个压力差达到一定的值时,周围的物质就向这个低压区域流动。压力差越大,物质流动的速度就越快,到了最后,就形成了巨大的宇宙旋涡——黑洞。周围的一切物质,都被这个黑洞的力量吸引而围绕着它旋转并逐步向它靠近,并最后让它吞噬。现在的科学探测已证实:所有的星团都是围绕着一个没有任何物质的空间旋转的。我们银河系的银心就是一个宇宙级的黑洞,整个银河系的星球都处在这个旋涡的范围中,并在这个旋涡的作用下围绕着它旋转。由于黑洞巨大的吸引力,所有进入的物质都被加速至光速而转化为能量(信息)。光线也一样,进入黑洞就向能量转变,故我们只看见光的进入,却看不见有任何光可走出来。图四就象黑洞的两面,正面是正物质世界,背面是反物质世界。白洞却与黑洞相反,它不断地抛射物质,却看不到任何物质的进入。故我猜想,黑洞和白洞就是两个奇点:黑洞是物质向能量转变的奇点;白洞是能量向物质转变的奇点。由此可知,宇宙物质世界的运动是建立在宇宙物质的不平行状态上的。由于不平行,就产生了压力差距;有了压力的差距,就产生了物质的运动。也就是说:由于不平行的自然现象而产生了物质的运动。事实上,大自然的本身就是不平行的。老子的《道德经》说得很清楚:……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高山流水,有平原丘陵,有草原慌漠……处处都透出不平行 。空气的流动,风暴的产生,是因为大气中有高压区和低压区,从而形成气压;水的流动是因为地势有高低,从而形成落差(水压);我们日常用的电,也是因电位差(电压的 高低)而产生电流的。这说明了宇宙是由于物质的分布不平行而产生了差距 ,差距产生了压力,压力产生了运动 。

       由于黑洞的旋涡作用,宇宙的一切物质,小如粒子,大如星球,在这个牵引力的作用下,在向前运动的同时又产生了自旋的运动。这好比陀螺,在外力抽击的作用下自旋着向前运动。这种旋转运动所产生的力是宇宙运动的最基本的自然力!叫引力(宇宙中发现的四种力都是旋转的力)。由于宇宙是一个大旋涡,星团、星系是次一级的旋涡,其下还有无数更小的旋涡。宇宙万物都是旋转运动的!而由于旋转的运动方式,就必然产生电磁场!而磁场又具有力和能的特征!因物质在旋转运动中必然产生电流,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又产生电流。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变、相互依存的。如易经所说的“如环无端,生生不息”。宇宙是一个大磁场,各星系、星团是次一级的磁场;而星球的自旋又产生了自己的磁场。不同的磁场产生出不同的电流,相同方向的电流之间,必然产生相互吸引现象,形成吸引力;而相反方向的电流之间,则形成排斥力。这种力叫电磁力。加上强力和弱力(强力是原子核內把中子和质子结合起来的力,因质子都带正电荷,而正电荷产生的斥力经常试图互相推开,若无强力把它们约束起来的话,它们将互相飞开,不能形成原子;弱力是改变粒子的力,但对粒子不产生推和拉的作用)。这些力的互相作用,在维持着宇宙运动的均恒时又产生出各种的作用力,从而变成今天的复杂的运动形式。
        在能量世界中,或称信息宇宙,由于它没有时间、空间、速度的概念,所以它的运动概念也不同。我们已知能量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而波是以振动的形式传递的。波有不同的波长、不同的频率。按照不同的波长和不同的频率,可分为许多不同的波段和频道,如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超高频、高频、中频、低频、超低频等。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构成了无数种不同的波。在粒子物理的基本小宇宙中,每一种能量都有对应的频率,而每一个频率都对应一个波。即一个波就是一个超微的粒子。超弦物理学家们便认为:宇宙中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由一根纯能量构成的超弦组成,超弦按照不同的形式振动,产生了各不相同的粒子。
        波的振动是因为物质在转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波动。当物质穿过奇点变成能量时,尤如向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引起水的振动而产生了涟渏。波的运动形式与物质的运动形式不同,波是以共振的形式进行传递的。共振是指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也产生振动的现象。共振在声学上叫共鸣,是指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跟着发声。共振在电磁学上叫谐振。波的传递就是在振动中引起相同频率的波共振,从而产生连锁反应或叫骨牌效应,使信息瞬间传遍整个信息宇宙。由于波的这种共振特性没有速度概念,所以任何信息在信息宇宙中有相同频率的地方都会同时出现。其实并不是信息传递了过去,而是由于共振的关系把信息复制了过去。我把它称作“共振信息同步”。这个问题可从全息现象找到证据:科学家发现,全息照片玻璃摔碎时,全息照片的碎片并没有变成拼图似的小片,可以拼在一起恢复原来的画面,而是每一个小片中都显示出整个画面。根据传统物理学的定律知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一小片玻璃中的每个分子瞬间就改变了外观,却没有直接的物理作用能够解释这种变化。这一发现暗示着在一个更深的或者是非物质的层面上,甚至是简单的无生命的无机玻璃分子都知道它们自己的角色,它们有自我意识,知道自己的状态,并知道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这也暗示着这些玻璃分子有集体“记忆”,并且它们之间还能交流沟通。要不是这样,单个的碎片又怎能知道该重组成什么样的图像呢?
        最新的超弦理论研究指出,宇宙相当于全息成像的产物。例如马尔达塞纳的模型认为4维的场可以认为是5维场的全息投影,就象激光全息摄影中三维物体被投射到二维的平面上一样。在全息的宇宙里,某一体积内所有事物的信息会以某种方式显示在表面。按“共振信息同步”的原理,任何事物的信息都会瞬间出现在宇宙的各个地方。而通过质能传换的关系,这些信息可在宇宙的各个地方转变成现实的事物。太不可思议了吧?但不管怎样,宇宙是全息、多维、复式宇宙该可很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大科技

GMT+8.8, 2024-12-23 07:59 , Processed in 0.09699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